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作者】 于 涵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杜威)英语,是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为此,本文着重就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突出生活化的一些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课前,围绕教材寻找英语语言与生活的切入点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
1.灵活编排教材内容。初中英语教材的各单元都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训练,这样的体系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课堂的实际操作,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但是,如果过于拘泥教材体系,必然使教学程序化。因此,教师必须灵活编排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打破原有教学顺序,生活化的编排教学资源,来实现轻松导学——点拨——任务——评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2.整和丰富教材语料。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效仿生活经历的同时,必须摆脱对固定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由师生共同整合生活资源,寻找到教材的语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来进行语言训练,拓展训练渠道。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授7AUnit4 Food时,我让学生到超市把涉及到食物的单词和句型收集整理,在教授预备课程Public signs时,我让学生把交通图示用简笔画画好同时再配上英文,图文并茂,教学效果好。
二、课中,围绕课堂寻找语言与生活的融合点
英语课堂唯有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才会真正发挥语言的功能。建构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将会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它将会改善孩子学习英语无话开口,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现象,使英语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
1.构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创设生活化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在学习氛围创设同时,更应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针对教材每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设计话题手抄报等相关知识小报张贴在班级里,使学生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非每个话题都会联系到学生实际,为使教学任务有序展开,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功能来创设教学情景。
2.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意境。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组织和参加与其生活有关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真实语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体验语言。教授8AUnit5 Study skills时,本课主要是呈现一些英语中用到的单词缩写及数学符号的英语表达法,如果简单呈现给学生再加以背诵,学生肯定积极性不高,为此,我设计了我在超市购物的场景,把去超市的路程和所用时间(cm.,km.,min.,sec.),商品的信息(info.),商品的价格(price; tariff) 等用英语符号表达,学生在听我讲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不知不觉掌握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缩写表达法。
3.构建生活化的交际情境。《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英语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如,教授9AUnit2Grammar时,在讲解完Would rather…than…, prefer….to 两个比较句型时,为避免直接采用书面练习单调地巩固所学内容, 我在最后Pairwork中让学生根据所给素材设计自己的卧室, 在对卧室进行构想时,要求学生分别用这两个句型表述自己观点,学生在构思自己卧室同时,又操练了重点句型。学生始终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言,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课后,以作业为桥梁寻找语言和生活的拓展点
布置作业应该把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探讨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
1.听说读写综合作业。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要使学生能真正提高英语能力,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次的作业。每天让学生听录音模仿原汁原味的课文录音,模仿朗读课文磁带,写一写新学的词汇,语言。每天布置学生写课上三分钟的演讲稿,有效培养说的能力。
2.灵活多样手工作业。除了英语基本能力的作业外,让学生做一些收集,调查,手工的作业,能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拓宽学习途径。如:手抄报、新年卡、圣诞卡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日常作息的语言,我们让学生统计家人的一天作息表,使英语真正体现生活化。
3.生活英语收集作业。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为使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走进课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并将收集内容制作成小辞典或图片词典,每周在英语角为大家展出,并由完成这项收集任务的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教会大家说。在课外收集的语言是真正的生活中的语言,将它们带进课堂,不仅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更丰富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而且可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
一、课前,围绕教材寻找英语语言与生活的切入点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
1.灵活编排教材内容。初中英语教材的各单元都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训练,这样的体系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课堂的实际操作,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但是,如果过于拘泥教材体系,必然使教学程序化。因此,教师必须灵活编排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打破原有教学顺序,生活化的编排教学资源,来实现轻松导学——点拨——任务——评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2.整和丰富教材语料。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效仿生活经历的同时,必须摆脱对固定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由师生共同整合生活资源,寻找到教材的语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来进行语言训练,拓展训练渠道。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授7AUnit4 Food时,我让学生到超市把涉及到食物的单词和句型收集整理,在教授预备课程Public signs时,我让学生把交通图示用简笔画画好同时再配上英文,图文并茂,教学效果好。
二、课中,围绕课堂寻找语言与生活的融合点
英语课堂唯有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才会真正发挥语言的功能。建构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将会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它将会改善孩子学习英语无话开口,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现象,使英语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
1.构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创设生活化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在学习氛围创设同时,更应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针对教材每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设计话题手抄报等相关知识小报张贴在班级里,使学生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非每个话题都会联系到学生实际,为使教学任务有序展开,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功能来创设教学情景。
2.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意境。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组织和参加与其生活有关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真实语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体验语言。教授8AUnit5 Study skills时,本课主要是呈现一些英语中用到的单词缩写及数学符号的英语表达法,如果简单呈现给学生再加以背诵,学生肯定积极性不高,为此,我设计了我在超市购物的场景,把去超市的路程和所用时间(cm.,km.,min.,sec.),商品的信息(info.),商品的价格(price; tariff) 等用英语符号表达,学生在听我讲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不知不觉掌握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缩写表达法。
3.构建生活化的交际情境。《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英语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如,教授9AUnit2Grammar时,在讲解完Would rather…than…, prefer….to 两个比较句型时,为避免直接采用书面练习单调地巩固所学内容, 我在最后Pairwork中让学生根据所给素材设计自己的卧室, 在对卧室进行构想时,要求学生分别用这两个句型表述自己观点,学生在构思自己卧室同时,又操练了重点句型。学生始终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言,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课后,以作业为桥梁寻找语言和生活的拓展点
布置作业应该把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探讨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
1.听说读写综合作业。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要使学生能真正提高英语能力,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次的作业。每天让学生听录音模仿原汁原味的课文录音,模仿朗读课文磁带,写一写新学的词汇,语言。每天布置学生写课上三分钟的演讲稿,有效培养说的能力。
2.灵活多样手工作业。除了英语基本能力的作业外,让学生做一些收集,调查,手工的作业,能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拓宽学习途径。如:手抄报、新年卡、圣诞卡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日常作息的语言,我们让学生统计家人的一天作息表,使英语真正体现生活化。
3.生活英语收集作业。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为使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走进课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并将收集内容制作成小辞典或图片词典,每周在英语角为大家展出,并由完成这项收集任务的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教会大家说。在课外收集的语言是真正的生活中的语言,将它们带进课堂,不仅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更丰富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而且可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