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探究

【作者】 张颖颖

【机构】 新疆独山子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元素,家庭的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轨迹影响至深,同时个人的发展也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人一生的教育当中,同时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的影响,然而社会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控制的,故而家庭和学习的教育联系紧密,对个体的成长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探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而达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美整合的目的。
  关键词:家庭;学校;教育;整合 
  个体的成长不仅要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还要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同时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渐渐的发生改变,个人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产物,教育是促进人格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家庭教育是个体接触最早的教育,也是影响一生的;学校的教育更多的突出它的组织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然而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是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
  1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长者对幼者就某件事、某些行为和习惯做出的规范行为;学校教育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群比如老师对学生进行有目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促使个体在社会中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同一时期同一阶段对个人的教育影响是非常深远而且重要的。即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方式、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战略上不尽相同,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合的效果却可以远远大于两者独立时的效果。
  1.1 家庭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同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工作都有着培养目的,就是目标要把形形色色的个体最终培养成具有特点的人,这一目标揭示了教育目的的本质。同时教育目标的正确性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和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的同样是要把个体培育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学校是以目标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的每一种学习的培养目标都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制定的,它是法定的,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力。而家庭是个体接触最早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家庭是社会中最近的组成元素,是与社会和时代同时发展的产物,并且受到社会人才需要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与个体的特点和家长的素质有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受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制约的,只是家庭教育是针对个体的,学校教育是面向班级的,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具体的、现实的,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宏观的,抽象的。
  1.2 家庭教育面临同样的教育问题
  学校和家庭有共同的教育对象,面对的都是身体和心智都还不成熟的儿童或幼儿,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特质。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比如学校的学业、身体生长、认知、心理健康、青春期问题和性格培养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都是学校和家庭同样重视的难题,因为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会给个体的成长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当家庭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时,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各司其职共同培养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个体。
  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存在的问题
  面对同样的未成年个体,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家长或监护人,学校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是教师,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直接关乎家庭学校教育整合是否成功。从理论上将,家长和教师都有着对个体共同的愿望,他们都希望孩子可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实施情况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有着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他们之间配合不好,导致以下几种不协调的关系:
  2.1相互对立的关系
  在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不用,教师和家长之间有可能会出现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冲突,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经济和居住条件的限制,教师和家长之间会有相互抵触的心理,加之两者不能很好的沟通,所以会陷入一种很被动的状态。
  2.2游离松散的状态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对共同的个体有时却处在不同的状态之下,比如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家长会不清楚;学生在家期间的表现,教师也会不清楚,并且每个同学的家庭背景不一样,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结果这样游离的状态会导致教育的失败。虽然每年会有家长会,但是多半是教师就学生的表现向家长反映,教师就学生在家的表现还是无从而知,所以这样单方的沟通方式同样阻碍了学校和家庭教育完美整合的障碍。
  3 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的措施
  3.1 提高家长素质,建立学习型的家庭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可以促进家庭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对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家长,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传播给他们教育和管理孩子的科学方法,让他们可以对教育问题进行观察、反思和做出改变,并且终身学习教育的观念,让家长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整个家庭充满学习的氛围。
  3.2 改善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方式
  学校要积极置身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之中,尽力开发出沟通的新渠道。第一,学校尽可能多的与家长探讨教育管理的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的意见,第二,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之中,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分别对学生因材施教,要利用更多的现代的沟通方式,真正做到沟通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学校教育同样对孩子影响至深,两者紧密联系。家庭教育是个体接触最早的教育,也是影响一生的;学校的教育更多的突出它的组织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然而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是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本文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的必要性、整合存在的问题和促进整合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达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美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2):28-34,58. 
  [2]刘英.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6):190-191. 
  [3]宋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