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解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误区与原因

【作者】 秦昌明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教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目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就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误区而言,农村初中在安全方面的严防死守,导致了德育教育没有渗透性:在心理方面的集中疏导,导致了德育教育的大一统;在学习方面的相逼太紧,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心理。深入探究导致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家长的外出打工、社会的影响和留守儿童的放任自.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误区:原因
  目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学习方面,他们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学习习惯差,直接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行为方面,他们动不动说脏话,随手乱扔纸屑、胶带、果皮等脏物,直接导致了教养和公共意识的淡薄;在性格方面,由于他们的各方面表现让老师头疼,让同学厌恶,造成了自身与其他同学的疏远,直接导致了自我封闭、自私孤僻等。这些方面的问题,聚集到一块,就成为摆在学校、老师面前的德育教育问题。为此,在目前状态下探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误区所在
  1.在安全方面严防死守,导致了德育教育没有渗透性。目前,安全教育成为每个学校的重头戏,农村初中也不例外.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工作固然无可厚非,学校、教师确实也责无旁贷,但是,如果时时刻刻地严防死守,那无疑会冲淡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更何况,安全教育也是教育.既然是教育,就要讲究教育内容上的渗透性,而一些学校总把安全教育当作急功近利的事,结果是搞了一些活动,走了一些形式,但并没有从心灵深处给学生以教育.所以,不要认为安全教育就是纯粹的安全教育,不要以为安全教育就得集中学生、花大把时间来大张旗鼓地搞声势而已,它需要我们结合其他教育来扎扎实实地有效推进,尤其是要把它渗透到教育工作之中去。
  2.在心理方面集中疏导,导致了德育教育的大一统.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特点,尤其在心理方面,无论是性格造成的孤僻、多疑,还是家庭造成的忧郁、自卑,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不同的特征都是作为个体的不同表现而已,而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辅导课,总觉得把不同年级的同学或者同一班级的同学集中到一块儿进行心理辅导,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样反倒步入了心理辅导的误区。心理辅导不是把一个个的点连成线、不是把一根根的线织成面的工作,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点对点工作.也就是说,心理辅导的重点不在于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而是对有问题、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辅导,这样才能把心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把全体学生都当成心理辅导的对象,那么,心理辅导就不该叫心理辅导,而应该设立为一门课程。
  3.在学习方面相逼太紧,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尽管新课程在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上有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然以分数为主。这样,就造成了“只要成绩上去,其他都可过去”的误区.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成绩,轻德育。一些老师紧盯那些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不放,结果导致了这些孩子学习压力上的加大,加之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就没法借家长的辅导而提高,学习压力的加大反而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心理。
  由于以上误区的存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当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找到问题的症结。
  二、造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的原因
  1.家长在管理上的缺失。现在的农村,农民之间的竞争力也很强。为了使自家的生活水平赶上村里其他人家,也为了给孩子创下学习和成长的坚实物展基础,很多农民走出农村,涌入城市去打工。但由于收入不高,居无定所,而城里的消费又较高,他们在打工时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地读书,尽管他们也在建设城市的同时挂念着留守在家的孩子,但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或者寄养在亲戚家里,或者寄宿在学校之中,,这些孩子在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辅导等方面基本属于真空状态,他们没有父母的督促,造成了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作业不能按时认真完成。
  2.社会的影响。目前,社会的各种监管体系还不健全,那些得不到有效管理的娱乐场所对儿童的诱惑巨大,、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的缺席,爷爷、奶奶的娇惯,所以难以抵制,也正因此,一些留守儿童好不容易在学校里接受的一些德育教育成果,就这样,在缺乏有力监管的娱乐场所被夺走,而留守儿童因娱乐问题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德育教育的败笔,过度或不良地娱乐,或者会造成留守儿童性格的转变,或者会养成一系列道德缺失的行为习惯。
  3.对孩子的放任自流,《世纪之痛》作者阮梅指出,“在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转型的成本计算中,我们有可能漏算了一代农村儿童的代价。”为什么?因为外出打工的家长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导致了农村许多留守儿童的放任自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留守儿童已激增至两千多万,也就是说,有两千多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直接管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外出打工家长的心愿,但是,即使家长的心愿再美再好,如果疏于管理孩子,教育孩子,由放任自流造成的孩子的不良习性或误入歧途就会毁掉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于整个一代人。
  总之,尽管目前我们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上下了大力气,但是,诸多误区的存在使得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效果不显著。这就要求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查找问题的症结,从中找到解决的策略。
  课题编号:2015B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