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操作与思考

【作者】 周丽荣

【机构】 河北省三河市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它具有以下特点:
  1、人文性。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解答。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纵向发展;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形成切实有效的、符合个性特点的小学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多元性。形成性评价的多元性表现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方面。在内容上,它不仅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评价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在评价的主体上,它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评价的标准上,它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的小学状况进行评价。
  3、开放性。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评价而进行的课堂表现观察、作业记录、测验、问卷调查等,都是在自然的状态和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成绩或做出结论,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达到一个单元的数学目标要求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上,主要体现为对学习进程的改进和对学习者的帮助。因而,形成性评价是与学习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首先,我针对目前的英语教材和教学情况,设计了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方案,通过评价的各个环节,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
  另外,我还给每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成长袋,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袋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成长袋展示了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增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为老师、家长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还可以帮助观察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成长袋的纳入主要包括:
  1、学习记录册
  2、书写作业(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3、每单元“四会”词、句的听写作业及成绩
  4、自制的卡片、图片、贺卡、手工作品等
  5、平时测验
  6、课外学习行为的记录,如课外自学的英文歌曲、儿歌、收集的新词等
  三、形成性评价的启示
  启示1:形成性评价促进了师生互动,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成长袋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改进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摆脱了定势的束缚,独创性和聪明才智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重新正确认识了自我,实现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同时,形成性评价也正确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成长袋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不断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启示2:形成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使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学生可谓“听话”。可这样下去只会培养出“统一性”人才,而大量的“多样化”人才将被扼杀。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飞,有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创新意识得到激发,能力得到了培养。
  启示3:形成性评价为培养创新型教师提供了可能,并使教师角色向全新型、科研型转化。
  在进行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得以转变,角色与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截然不同,由教书匠、考官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以发展。研究的过程也是自我进修、自我学习、自我改进的过程。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的心灵得到感化,成为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新型的教师带领新型的学生一步步迈上进步的阶梯。
  四、形成性评价实施中的反思与调整
  1、建立成长袋的初期,学生可能不感兴趣,教师要想办法向学生介绍成长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袋给予指导,并引导学生随时查阅,对学生档案内容及时进行反思,使学习成长袋伴随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2、档案的建立过程复杂,建立时间漫长,工作量大。教师可以发挥班级小干部的力量,让学生参与学生档案的建立,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3、目前,学生的成长袋由学生自己保管,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很多作业未能及时放进去。如果有一个专门放成长袋的场所,就可以让学生来负责管理,通过他们督促其他学生及时把作业放进去,从而避免作业的丢失。同时可组织学生经常性地翻阅,以便他们更快、更直接地知道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