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怎样写好议论文结尾的几点看法
【作者】 吴 契
【机构】 贵州省思南县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高考议论文要求我们在关键处多制造亮点,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而精心设计结尾是作文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道“工序”。一个亮丽的开头能使人见之倾心,顿生好感;一个精彩的结尾亦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
一、打造好结尾
(一)好结尾的要求
1.完成主题。结尾要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赞美“卒章显志”的写法,就是说篇末要体现主旨。
2.简洁有力。结尾是给读者以最后的、决定性的印象部分,不能拖泥带水,要言简意赅,明确有力。
3.令人回味。这与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一样,结尾要令其念念不忘,有“余音袅袅,三日不绝”的效果。
(二)作文结尾分方法
1.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这样的结尾,一是呼应标题,凸显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二是呼应开头。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
例 [开头]一位历经无数商战感到身心疲惫的企业家到禅寺参拜。企业家问胡须雪白的高僧,如何才能让自己和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面目慈祥的高僧没有直接回答企业家的问题,而是指了指正在淘米准备做饭的小和尚旁边的米桶,问道:“一碗米有多大价值?”
[结尾]要敢于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哪怕机会微小,前途渺茫,但只要你努力了,生活中的风雨,前行路上的挫折,就会成为将自己酿成美酒的酒曲。用苦难来发酵,用执着来升温,挺过去,你就会成为芳醇甘洌的美酒。(《把自己酿成一瓶酒》)
评点 文章开头,借一个小故事,提出了怎样使人生价值最大化的问题,以反问作结,留下悬疑。结尾则用一个比喻“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改变越大,困难成本越高,人生的价值就越高。且这个结尾,圆满地总结了全文。
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就是经过层层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或铸炼哲理语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使文章主题深刻化。
例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结尾)
评点 作者于结尾处总结全文,强调“我们”必须实行“拿来主义”,但要注意“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设问收束,总结感召
例 写罢此文,掩卷沉思:我们是否有勇气嘲笑鸟的单纯?仔细想想走过的路程,我们是否也有过像它们一样的错误?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我们完全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尺长”不能笑“寸短”!(《“尺长”岂能笑“寸短”》结尾)
评点 这篇文章以设问结束全篇,设计的“两问”联系到“我们”自身,在综合全篇、收束文章论证内容的同时很能发人深省。最后,又以“结论”引出文章的中心,进一步点题,间接回答上面的“两问”。“问”以收束,“答”以点题,一气呵成,干脆利落,成为全篇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二、实战演练
(一)请分析下面文章开头的方法和好处。
1.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习惯》)
转折是桥,在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桥的出现会改变你窘困的境遇,拓开一片新的天空。(《转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用一句话,开门见山,既提出了问题,又表明了中心论点,简洁明了。
2.“无论头顶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灾难。”这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名句,它曾经也将永远在我心中引起强烈的共振。因为,坚韧是我追求的品格。(《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引用拜伦诗句,先声夺人,巧加解释并引出观点,兼呼应标题,一石三鸟,可谓精妙。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呢?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人们生活中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美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主要的美。(《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作者采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然后自问自答,在释疑中自然推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4.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到她那浩渺的胸怀。
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忆的不朽。(《贝壳·划痕·记忆》)
没有地狱的锤炼,哪有建造天堂的力量?没有流血的手指,哪有动人心魄的琴声?在锤炼中,我期待着力量;在流血中,我等待着升华。坚守,企盼转折。(《转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用形象语言,展示才华入题,形成整齐的句式形式,绝妙!
5.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容在爱人的酒杯里,苦涩里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使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朋友,铁血的男儿也有情,沙场的将士也有泪。感情支配着心灵,左右着灵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让它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先将感情比作“善变的药”“双刃剑”,而“苦涩”和“甘润”、“轻轻挥下”和“伤痕累累”两组矛盾,很形象地论证感情“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用比喻开头,尤其是用一连串比喻句开头,新颖别致优美,给读者以享受。它是精雕细琢的产物,所以在高考作文这样的“急就章”里,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人生的“出”与“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引用王国维的名句,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且开宗明义,效果非常好。
(二)请分析下面文章结尾的方法和好处。
7.[开头]是什么让阿姆斯特朗成功地迈出登月第一步?是什么让南丁格尔成为护士的代名词?又是什么让罗阳成为中国歼击机之父?很多人说是经验、技术使他们脱颖而出,而我却要说,是勇气使他们拥抱成功,是勇气助成功一臂之力。
[结尾]勇气,它使我们抛下顾虑,全力以赴,开拓创新,到达成功的彼岸。勇气,助成功一臂之力。(《勇气,助成功一臂之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开篇点题,结尾再次强调照应开头,首尾圆合,中心鲜明突出。
8.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就会欣欣向荣。”赠他人一朵玫瑰,让慈爱的花朵绽放,在世界留下温暖的火焰和永恒的光辉,用圣洁的光芒照亮世界,也照亮自己的灵魂!(《赠他人一朵玫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引述梵·高名言,照应标题,并通过议论,将“爱之花”的意义,从普通的生活提升到灵魂的高度,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审题立意之后,写一个开头和结尾。要求:观点明确,首尾呼应,富有文采。
9.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开头]月下的昙花懂得,生命的绚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绽放每片花瓣,让花瓣绽放的每个细节都精心精致,因此它的高雅吸引雅士赞叹的目光。天上的彩虹明白,生命的美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呈现每缕色彩,让彩霞浸染的每片细节都浓淡适宜,因此它的灿烂把天空装扮成美丽的花园。(以“昙花、彩虹”类比论述开篇,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结尾]月下的昙花专注于细节才展现高雅,天上的彩虹专注于细节才谱就绚烂。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啊,只要我们也专注于细节,我们的一生就一定能够绽放美丽。(结尾巧妙照应开头,仍以“昙花、彩虹”类比收束全文,但又不局限于此,这样既深化了主旨,又颇有诗情画意,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一、打造好结尾
(一)好结尾的要求
1.完成主题。结尾要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赞美“卒章显志”的写法,就是说篇末要体现主旨。
2.简洁有力。结尾是给读者以最后的、决定性的印象部分,不能拖泥带水,要言简意赅,明确有力。
3.令人回味。这与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一样,结尾要令其念念不忘,有“余音袅袅,三日不绝”的效果。
(二)作文结尾分方法
1.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这样的结尾,一是呼应标题,凸显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二是呼应开头。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
例 [开头]一位历经无数商战感到身心疲惫的企业家到禅寺参拜。企业家问胡须雪白的高僧,如何才能让自己和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面目慈祥的高僧没有直接回答企业家的问题,而是指了指正在淘米准备做饭的小和尚旁边的米桶,问道:“一碗米有多大价值?”
[结尾]要敢于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哪怕机会微小,前途渺茫,但只要你努力了,生活中的风雨,前行路上的挫折,就会成为将自己酿成美酒的酒曲。用苦难来发酵,用执着来升温,挺过去,你就会成为芳醇甘洌的美酒。(《把自己酿成一瓶酒》)
评点 文章开头,借一个小故事,提出了怎样使人生价值最大化的问题,以反问作结,留下悬疑。结尾则用一个比喻“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改变越大,困难成本越高,人生的价值就越高。且这个结尾,圆满地总结了全文。
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就是经过层层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或铸炼哲理语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使文章主题深刻化。
例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结尾)
评点 作者于结尾处总结全文,强调“我们”必须实行“拿来主义”,但要注意“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设问收束,总结感召
例 写罢此文,掩卷沉思:我们是否有勇气嘲笑鸟的单纯?仔细想想走过的路程,我们是否也有过像它们一样的错误?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我们完全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尺长”不能笑“寸短”!(《“尺长”岂能笑“寸短”》结尾)
评点 这篇文章以设问结束全篇,设计的“两问”联系到“我们”自身,在综合全篇、收束文章论证内容的同时很能发人深省。最后,又以“结论”引出文章的中心,进一步点题,间接回答上面的“两问”。“问”以收束,“答”以点题,一气呵成,干脆利落,成为全篇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二、实战演练
(一)请分析下面文章开头的方法和好处。
1.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习惯》)
转折是桥,在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桥的出现会改变你窘困的境遇,拓开一片新的天空。(《转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用一句话,开门见山,既提出了问题,又表明了中心论点,简洁明了。
2.“无论头顶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灾难。”这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名句,它曾经也将永远在我心中引起强烈的共振。因为,坚韧是我追求的品格。(《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引用拜伦诗句,先声夺人,巧加解释并引出观点,兼呼应标题,一石三鸟,可谓精妙。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呢?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人们生活中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美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主要的美。(《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作者采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然后自问自答,在释疑中自然推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4.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到她那浩渺的胸怀。
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忆的不朽。(《贝壳·划痕·记忆》)
没有地狱的锤炼,哪有建造天堂的力量?没有流血的手指,哪有动人心魄的琴声?在锤炼中,我期待着力量;在流血中,我等待着升华。坚守,企盼转折。(《转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用形象语言,展示才华入题,形成整齐的句式形式,绝妙!
5.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容在爱人的酒杯里,苦涩里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使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朋友,铁血的男儿也有情,沙场的将士也有泪。感情支配着心灵,左右着灵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让它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先将感情比作“善变的药”“双刃剑”,而“苦涩”和“甘润”、“轻轻挥下”和“伤痕累累”两组矛盾,很形象地论证感情“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用比喻开头,尤其是用一连串比喻句开头,新颖别致优美,给读者以享受。它是精雕细琢的产物,所以在高考作文这样的“急就章”里,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人生的“出”与“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引用王国维的名句,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且开宗明义,效果非常好。
(二)请分析下面文章结尾的方法和好处。
7.[开头]是什么让阿姆斯特朗成功地迈出登月第一步?是什么让南丁格尔成为护士的代名词?又是什么让罗阳成为中国歼击机之父?很多人说是经验、技术使他们脱颖而出,而我却要说,是勇气使他们拥抱成功,是勇气助成功一臂之力。
[结尾]勇气,它使我们抛下顾虑,全力以赴,开拓创新,到达成功的彼岸。勇气,助成功一臂之力。(《勇气,助成功一臂之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开篇点题,结尾再次强调照应开头,首尾圆合,中心鲜明突出。
8.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就会欣欣向荣。”赠他人一朵玫瑰,让慈爱的花朵绽放,在世界留下温暖的火焰和永恒的光辉,用圣洁的光芒照亮世界,也照亮自己的灵魂!(《赠他人一朵玫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引述梵·高名言,照应标题,并通过议论,将“爱之花”的意义,从普通的生活提升到灵魂的高度,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审题立意之后,写一个开头和结尾。要求:观点明确,首尾呼应,富有文采。
9.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开头]月下的昙花懂得,生命的绚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绽放每片花瓣,让花瓣绽放的每个细节都精心精致,因此它的高雅吸引雅士赞叹的目光。天上的彩虹明白,生命的美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呈现每缕色彩,让彩霞浸染的每片细节都浓淡适宜,因此它的灿烂把天空装扮成美丽的花园。(以“昙花、彩虹”类比论述开篇,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结尾]月下的昙花专注于细节才展现高雅,天上的彩虹专注于细节才谱就绚烂。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啊,只要我们也专注于细节,我们的一生就一定能够绽放美丽。(结尾巧妙照应开头,仍以“昙花、彩虹”类比收束全文,但又不局限于此,这样既深化了主旨,又颇有诗情画意,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