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提高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作者】 蔡银竹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五洲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一直以来,我们在习作教学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花尽了心思,而在习作评改方面却不重视。大家都知道,一篇好的习作要经过不断的修改才能成为优秀作品。事实上,修改作为一个运思的再创造过程,是学生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一个必经之路。可见,修改习作能力的提高,对习作整体把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学生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需要小学语文老师悉心的指导,学生充分的实践。
关键词:提高 修改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段有关习作修改的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文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由此可见修改在新课程习作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既不要无视,也不要拔高,提过高的要求。针对这个要求,我结合自己平时工作的实际操作,作简单的介绍。
一、教会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一)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1、认识常用的修改符号。2、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二)根据习作目的和要求修改习作。1、按照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等要求修改习作。2、根据习作目的和要求,分步修改整洁的习作。(三)与他人交换修改。1、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2、根据习作目的和要求,给他人习作提出修改建议。3、对照他人的习作,主动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其次,我会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中一个章节——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为例,带着学生回顾修改方法。接着,我会通读全班习作,选择不同等级的习作各一篇,作为修改范文。引导学生共同阅读,让学生提出修改的意见,然后由老师当场作示范,在作文上运用修改符号进行调、删、增、改,让学生学习怎样改作文;找出习作的优点,学会赏析,作好批注;并引导学生看语句是否通顺,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是否有错别字等要求进行修改,因为是高年级,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对文章中心是否明确,结构层次是否分明等方面进行修改,指导学生写评语,(对于评语,既要实话实说、有所针对,又要重肯定、轻否定;突出训练点,不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让对方思考;要有分寸感,同时注意多赞扬、少批评;要用商量的语气写,不主观臆断;可以纸上谈心,交换看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兴趣
记得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兴趣的重要作用曾有过精辟的阐述,他说:“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人类若到把趣味完全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这段话形象的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学生从完成习作到自主修改习作,需要一个很大的突破,教师要全面地关注,以鼓励性为主。争取让学生踏出第一步,只要学生肯动笔改的,哪怕只改到一处,也给予表扬,教师也先不要追究是否修改合理。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修改习作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一个尽情品尝“美食”的美好时光。在这基础上,我还会制定一套奖励方案,作为激励学生的动力。首先,让学生写完每一篇习作统计字数,写作文章的右下角。批改者只要动笔修改,就可以获得原文章字数相应的分数,一字为一分。另外,每找出一处不足就加5分,评改完毕后就去组长处登记分数。其次,每到达一定的分数线就可以兑换奖品。
三、多形式修改
(一)学生自我修改
在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孩子进行自我修改。而这项工作的要求不能提得过高,得从基础抓起。这个自我修改关是通向优秀作品的第一个关卡,所以我要求学生找出习作中的错别字,看看语句是否通顺。而要完成这项工作,学生首先得把文章通读两遍,再进行修改。
(二)同学互评
每篇文章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而完成,都是在说自己的心里话,而别人是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只能通过文字表达来理解的,所以往往会出现自己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的现象,只有自己能明白,别人却不明白。这正所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所以同学互评就显得非常有重要了。我们千万不能小瞧这一位“小老师”,他们工作起来是非常认真、细心,而且也很有水平的。如果你是一位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小老师”会在你的本子上大显伸手的。
(三)教师批改
在新课标中,修改习作方面一直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教师是不是就可以当旁观者呢?答案是否的。教师一定要“上阵”,因为只有教师批改了才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的,所问的,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习作水平,从而找到合适的习作教学方法。只有找对了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在平时我一般会分两种形式进行。(一)面批。就是我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口头批改,当面批改习作,针对性比较强,也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这一形式不宜过多,否则会让学生对修改习作产生了依赖性,因此主要侧重于差生。(二)选批。我会在略看了学生习作后,根据优、中、差三个等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四篇示范。这种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其他的教学工作。批改过程中,我主要从立意、选材、结构、层次、标点等全面批改,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水平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提供展示平台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完成习作到修改习作,到成为作品,心中充满了喜悦。如果自己作品可以供别人欣赏,那份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从而对习作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因此,我会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资源展示孩子的作品。例如班级群、班级展示栏,微信群,微课掌上通等。
总之,修改习作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不应该忽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J]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国语文 1978
[S]《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2011年
[J]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2012年
关键词:提高 修改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段有关习作修改的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文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由此可见修改在新课程习作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既不要无视,也不要拔高,提过高的要求。针对这个要求,我结合自己平时工作的实际操作,作简单的介绍。
一、教会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一)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1、认识常用的修改符号。2、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二)根据习作目的和要求修改习作。1、按照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等要求修改习作。2、根据习作目的和要求,分步修改整洁的习作。(三)与他人交换修改。1、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2、根据习作目的和要求,给他人习作提出修改建议。3、对照他人的习作,主动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其次,我会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中一个章节——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为例,带着学生回顾修改方法。接着,我会通读全班习作,选择不同等级的习作各一篇,作为修改范文。引导学生共同阅读,让学生提出修改的意见,然后由老师当场作示范,在作文上运用修改符号进行调、删、增、改,让学生学习怎样改作文;找出习作的优点,学会赏析,作好批注;并引导学生看语句是否通顺,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是否有错别字等要求进行修改,因为是高年级,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对文章中心是否明确,结构层次是否分明等方面进行修改,指导学生写评语,(对于评语,既要实话实说、有所针对,又要重肯定、轻否定;突出训练点,不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让对方思考;要有分寸感,同时注意多赞扬、少批评;要用商量的语气写,不主观臆断;可以纸上谈心,交换看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兴趣
记得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兴趣的重要作用曾有过精辟的阐述,他说:“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人类若到把趣味完全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这段话形象的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学生从完成习作到自主修改习作,需要一个很大的突破,教师要全面地关注,以鼓励性为主。争取让学生踏出第一步,只要学生肯动笔改的,哪怕只改到一处,也给予表扬,教师也先不要追究是否修改合理。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修改习作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一个尽情品尝“美食”的美好时光。在这基础上,我还会制定一套奖励方案,作为激励学生的动力。首先,让学生写完每一篇习作统计字数,写作文章的右下角。批改者只要动笔修改,就可以获得原文章字数相应的分数,一字为一分。另外,每找出一处不足就加5分,评改完毕后就去组长处登记分数。其次,每到达一定的分数线就可以兑换奖品。
三、多形式修改
(一)学生自我修改
在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孩子进行自我修改。而这项工作的要求不能提得过高,得从基础抓起。这个自我修改关是通向优秀作品的第一个关卡,所以我要求学生找出习作中的错别字,看看语句是否通顺。而要完成这项工作,学生首先得把文章通读两遍,再进行修改。
(二)同学互评
每篇文章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而完成,都是在说自己的心里话,而别人是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只能通过文字表达来理解的,所以往往会出现自己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的现象,只有自己能明白,别人却不明白。这正所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所以同学互评就显得非常有重要了。我们千万不能小瞧这一位“小老师”,他们工作起来是非常认真、细心,而且也很有水平的。如果你是一位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小老师”会在你的本子上大显伸手的。
(三)教师批改
在新课标中,修改习作方面一直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教师是不是就可以当旁观者呢?答案是否的。教师一定要“上阵”,因为只有教师批改了才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的,所问的,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习作水平,从而找到合适的习作教学方法。只有找对了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在平时我一般会分两种形式进行。(一)面批。就是我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口头批改,当面批改习作,针对性比较强,也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这一形式不宜过多,否则会让学生对修改习作产生了依赖性,因此主要侧重于差生。(二)选批。我会在略看了学生习作后,根据优、中、差三个等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四篇示范。这种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其他的教学工作。批改过程中,我主要从立意、选材、结构、层次、标点等全面批改,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水平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提供展示平台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完成习作到修改习作,到成为作品,心中充满了喜悦。如果自己作品可以供别人欣赏,那份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从而对习作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因此,我会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资源展示孩子的作品。例如班级群、班级展示栏,微信群,微课掌上通等。
总之,修改习作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不应该忽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J]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国语文 1978
[S]《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2011年
[J]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