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综”、“合”、“实”、“践”

【作者】 徐念芳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综合实践课程是每个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改革以来,综合实践课也显得愈加重要。如何把综合实践课上得更好、更精彩,是每一位综合实践课程老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今天,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综”、“合”、“实”、“践”,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综”
  “综”是广的意思,也有深的意思。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内容,老师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自己去拓展、深化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但教材的更新速度远不如科技进步的速度。我们去年讲课所用的案例,今年可能就过时了。所以,作为一名综合实践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案例,使之与时代同步。
  其实,比更新案例更为关键的是老师应该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头脑。如果老师仅仅把综合实践课程当成是学生的“休闲”式的课程,把教授综合实践当成自己谋生的手段,那么老师大可不必更新自己的讲课内容,老师只需要照本宣科就可以。
  可是,现实中,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的将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课程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对学生的未来有着深远意义。只不过,因为综合实践在学生升学的诸多因素中,起着次要作用。所以,很多学生不重视,甚至连老师和家长也不够重视。
  其实,正是因为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升学起的作用不大,所以综合实践老师才有可能更大的权限把这本课程上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只要是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能提高学生的你成绩,只要是对学生有帮助,老师就可以尽可能的把授课内容变得深一些、广一些。
  当好一名综合实践课程老师并不容易,优秀的综合使用老师一定是一个“杂家”,什么都要懂一些,对于学生的问题更是要有问必答。“杂”就是“综”,唯有“杂”才有“综”。
  二、合
  “合”是联系的意思。综合实践课程到现在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因为综合实践课程包罗万象,也就注定了它必须要和其它学科相联系。例如,综合实践课程可以与物理相联系,可以与化学相联系,可以与生物相联系等等。
  既然综合实践课程能与很多学科相联系,那么综合实践课程就应该弄清楚自己与其它学科相联系时的角色。综合实践老师要明白,我们这个学科并不依附于其它学科。我们不是其它学科的子学科,我们是独立的,但我们又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我们为其它学科锦上添花。
  综合实验课程并不为其它课程服务,我们在客观上却在帮助其它课程拓展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我们不直接参与中考、高考,可是我们却为中考、高考的科目增分。这不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却是我们存在的重要理由。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课程老师,要经常与其余学科的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而用我们这个课程进行解决。唯有如此,我们的课程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同时,也让我们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尊重。如果我们把这门课程上得可有可无,学生不但会对我们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会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习别的学科,而我们却无可奈何。
  三、“实”
  “实”是实在的意思。我听过很多老师的综合实践优质课,这些优质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精彩,非常吸引人,学生在课堂上也被调动的热火朝天。可是,这些课给我的感觉却是华而不实。
  一堂课一旦变成了老师的表演或者师生的表演,这节课就失去了灵魂。老师在课堂上强颜欢笑,学生在课堂上强作笑颜。老师不断地推进课程,学生就在不懂装懂。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学到实质的东西,能力也没有得到实际的提高,整堂课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心照不宣的欺骗。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堂,综合实践课程也不例外。由于每课堂的内容不同,也就决定了每堂课的授课方式必定也不同。例如,有的课堂需要学生动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有的课堂需要学生看视频、看图片,给学生一些直观的印象。到底一堂课应该有什么,老师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授课,这是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自己决定的。而不是不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也让学生实践;不需要让学生看视频的,学生也让学生看视频。
  一堂课,老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也可以使用一种教学方式,绝不是花样越多越好。我看到有的老师每节课都要用课件,其实没有必要。我们最终看的是教学效果,如果不用课件教学效果更好,那么就别用课件了。
  四、“践”
  “践”是实践的意思,也包含动手操作的意思。很多人对中国的学生有这样一个评价: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差。设置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综合实践也不负众望,主动承担起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时的老师绝不可以越殂代刨,而是应该主动当一个配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自己在旁边起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给予帮助。“践”也体现在应用上。把综合实践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实践。
  由于中考、高考在评价学生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就导致了很多涉及实验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还不够。综合实践课程正好充当这一伟大使命,切切实实的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我们老师不要怕学生做不出来,也不要担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做,让学生在实践和失败中锻炼自己,总结经验,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每一个字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教学实践中慢慢体会,不断进步,让我们的课上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让学生的学业因综合实践课程而进步,让学生的能力因综合实践课程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