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 朱 超

【机构】 贵州省黔西南州赛文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重要的地位,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动机和行为。但是过分强调“学科中心”的化学课程与教学,使化学实验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中,围绕“三维目标”,我们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将初中化学实验进行趣味化、生活化、微型化、清洁化。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 教学 探索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是本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中,围绕“三维目标”,我们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探究科学原理,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现将我校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介绍如下:
  一、化学实验的趣味化
  对从未接触过化学知识的初三学生而言,化学世界对他们来说是茫茫然一片,他们是带着许多问号来打开这门课的,因此上好初三化学第一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首先在新课开始前做这几个趣味实验:
  ⑴“空瓶生烟”。在两个集气瓶里分别滴入几滴浓盐酸和浓氨水,用玻璃片分别盖好,把盛浓盐酸的集气瓶放上面,浓氨水的集气瓶放在下面,两瓶瓶口相对,再抽出两玻璃片,颠倒几次,同学们就会看到两瓶中都充满了白烟。这个简单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使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的奇妙。
  ⑵向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鲜艳的红色又让学生永久难忘继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会逐渐变淡,甚至消失,又变成了无色。在做这个实验时有位学生提出:他曾在其他合见过这类变色,他认为有假,可否让他亲自实验一下。我微笑着同意了他的要求。为了防止学生初次实验手上可能会沾上试剂,我把仪器改为用小烧杯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果该同学得到一样的红色,他相信了这结果但不知这是怎么回事,同时他的这一举动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
  ⑶现制“血液”。在烧杯中放入半杯氯化铁溶液,呈示给学生看溶液的颜色,后逐滴滴入无色的硫氢化钾溶液,随着硫氢化钾溶液的滴入,烧杯中出现的“血”色深深吸引住了学生。有一位学生问:节场上马戏团表演的魔术——真刀“割手”,那“鲜血淋淋”的场面是不是跟这个原理相似?我给予回答:是的。并且对这位学生敏捷的思维给予及时的表扬,赞扬他具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善于思索的精神。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的学习激情已被调动起来,对化学产生了兴趣。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
  二、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初中教学中有关燃烧和灭火中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水,然后再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剧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再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我们再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们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三、化学实验的微型化
  初中教材中“氨水分子扩散实验”,是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大。我们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一是:在剪成长条型的滤纸上滴上几滴酚酞,每滴都有一定的间隔,放进大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滴入几滴浓氨水。方法二:用中号烧杯代替大烧杯、用点滴板代替小烧杯,分别在点滴板内滴入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把实验微型化,这两种方法既节省了药品,现象明显,且又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
  微型化学实验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同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节省实验经费。实验表明,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比常规实验节省90%,且采用代用品作实验,在仪器上花费也很少,故微型实验大大节省了实验经费。
  ②操作安全、污染小。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实验中不会造成危险;同时,生成的污染性物质的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就小。
  ③节省实验时间。微型实验同常规实验相比,具有仪器简单、用剂量少、反应速率快、现象明显的特点。所以,演示实验微型化能节省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化学实验的清洁化
  化学给人类的衣食住行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解决这些负面影响的最好办法是从一开始就不生产有毒物质和形成废弃物。为此,人们提出了“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等新的理念。“绿色化学”研究重点是:设计或重新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从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以及引入新试剂入手,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改善化学反应的条件,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排放。如在无法密闭的容器中反应时加强回收、通风、其他防护措施;在设计实验时尽量避免使用和生成毒性大的物质,以免形成污染。
  参考文献 
  宋心琦.有关化学实验改革的想法与建议.化学教育,20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