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党校是党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
【作者】 党永锋
【机构】 (平凉市委党校 平凉 甘肃)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全省党校系统视频会议、各类主体班次和道德讲堂等平台,以高度的责任感宣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宣传省市发展策略、发展思路、相关政策,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党校 思想教育 理论宣传 阵地
中共中央印发的《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各级党校明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依托全省党校系统视频会议平台、各类主体班次和道德讲堂等平台,以高度的责任感宣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宣传省市的发展策略、发展思路、相关政策,传递正能量。本文就党校贯彻《规划》,增强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阵地作用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强化理论宣传,传递正能量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主旋律,巩固壮大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舆论,保持党的思想宣传优势,守住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是进行理论宣传的立身之本,也是使命所在、发展所系。十八大以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成为党校教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尤其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后,通过专题研究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的重要指示,广大教研人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政治纪律的关系。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创新理论的学习与宣传,推动理论武装进课堂、进头脑。紧紧围绕“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展开宣传,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大力宣传社会稳定的正能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服务党的理论创新,发挥思想库作用
党校是培训、轮训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也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的主课是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阐释,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宣传工作,始终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以党性教育为必核心,大力开展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把宣传与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首要任务,紧密联系省市情,不断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宣传和阐释,深入研究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与发展。全体理论工作者,坚持把研究省市县域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对省市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解读,侧重对重大问题的前瞻性思考,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及对策,对推动形成理论共识、认识基本国情、把握工作实际、正确总结规律,提供自己的见解,发挥参谋资政作用。
三、围绕中心工作,紧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
十八大后,我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部分县、乡镇,新农村建设和果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分析我市发展果产业的历史及现状,剖析了果产业发展起步早但长期以来未能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的原因,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市列科研课题和县级课题前期调研工作。突出党性教育、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加强了对实际的调研,领导干部的党性与官德修养、应对复杂局面和为民富民的能力大为增强。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实践,进行新总结新概括,扎实有效地在各类层次的班次上宣讲,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举办公务员、村干部、现代农业人才、新任职干部、后备干部、建党对象、党务干部、非公经济人士和党外干部、工青妇干部等培训班,扩大党的最新创新理论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在省市委的主要精神上,以更大的勇气和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理论阐释,提升理论宣传层次
党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本着“方便教育对象、煅炼教师队伍、提高宣传效果”的原则,创新“请进来、走出去”的宣传形式,给教师交任务,出题目,要求他们根据宣传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加大案例研讨式教学力度。理论宣传突出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深刻性,以此来引导他们更好的服务社会、注重民生,从而更好的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的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授课既有理论高度,又能紧贴工作实际,事例丰富, 说理深刻。同时选派优秀教师深入县乡镇和田间地头面对基层群众进行宣传,教师“走出去”深入实际、走进生活、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使教师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宣传教师积极尝试推行互动式、案例式、答疑式、研讨式等新的宣传方式,努力做到把理论灌输与解答疑惑结合起来, 把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宣传对象“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用的上”,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宣传层次与水平。
五、加大投入保障,确保理论宣传质量
一是加强阵地保障。开展理论教育必须依托主阵地优势,发挥好党校在理论教育中的优先作用。在阵地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先进的教学科研一体化资源网络,较好适应了新时期的教育培训要求。二是加强队伍保障。在全面抓好现有师资人员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作为理论教育的师资力量,形成专兼结合、对外开放的师资队伍。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高校、中央和省委党校等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脉络和逻辑关系,更好地理性地讲解各种理论知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活动,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宣传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制度保障。将制度化建设作为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干部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构建规范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培训班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学习纪律、考试考查等各类制度。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考评同其他各项评比表彰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干部的学习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总之,我们要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强化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上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强化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必须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注重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我们党始终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党校办成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阵地。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5年10月19日。
2.杨嵩 刘文星:《政治干部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政工学刊》,2016年,第2期。
3.李晋鲁:《党员干部的成长重在自我“修炼”》,《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4月22日。
4.沈宁宁:《年轻干部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7月30日。
5.都启涛;《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需“打铁”更须“自身硬》,《长江时评》,2014年7月29日。
作者简介:党永锋(1978.11-- ),男,甘肃泾川县人,硕士研究生,平凉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建设。
关键词:党校 思想教育 理论宣传 阵地
中共中央印发的《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各级党校明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依托全省党校系统视频会议平台、各类主体班次和道德讲堂等平台,以高度的责任感宣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宣传省市的发展策略、发展思路、相关政策,传递正能量。本文就党校贯彻《规划》,增强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阵地作用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强化理论宣传,传递正能量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主旋律,巩固壮大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舆论,保持党的思想宣传优势,守住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是进行理论宣传的立身之本,也是使命所在、发展所系。十八大以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成为党校教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尤其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后,通过专题研究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的重要指示,广大教研人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政治纪律的关系。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创新理论的学习与宣传,推动理论武装进课堂、进头脑。紧紧围绕“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展开宣传,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大力宣传社会稳定的正能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服务党的理论创新,发挥思想库作用
党校是培训、轮训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也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的主课是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阐释,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宣传工作,始终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以党性教育为必核心,大力开展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把宣传与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首要任务,紧密联系省市情,不断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宣传和阐释,深入研究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与发展。全体理论工作者,坚持把研究省市县域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对省市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解读,侧重对重大问题的前瞻性思考,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及对策,对推动形成理论共识、认识基本国情、把握工作实际、正确总结规律,提供自己的见解,发挥参谋资政作用。
三、围绕中心工作,紧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
十八大后,我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部分县、乡镇,新农村建设和果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分析我市发展果产业的历史及现状,剖析了果产业发展起步早但长期以来未能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的原因,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市列科研课题和县级课题前期调研工作。突出党性教育、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加强了对实际的调研,领导干部的党性与官德修养、应对复杂局面和为民富民的能力大为增强。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实践,进行新总结新概括,扎实有效地在各类层次的班次上宣讲,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举办公务员、村干部、现代农业人才、新任职干部、后备干部、建党对象、党务干部、非公经济人士和党外干部、工青妇干部等培训班,扩大党的最新创新理论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在省市委的主要精神上,以更大的勇气和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理论阐释,提升理论宣传层次
党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本着“方便教育对象、煅炼教师队伍、提高宣传效果”的原则,创新“请进来、走出去”的宣传形式,给教师交任务,出题目,要求他们根据宣传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加大案例研讨式教学力度。理论宣传突出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深刻性,以此来引导他们更好的服务社会、注重民生,从而更好的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的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授课既有理论高度,又能紧贴工作实际,事例丰富, 说理深刻。同时选派优秀教师深入县乡镇和田间地头面对基层群众进行宣传,教师“走出去”深入实际、走进生活、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使教师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宣传教师积极尝试推行互动式、案例式、答疑式、研讨式等新的宣传方式,努力做到把理论灌输与解答疑惑结合起来, 把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宣传对象“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用的上”,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宣传层次与水平。
五、加大投入保障,确保理论宣传质量
一是加强阵地保障。开展理论教育必须依托主阵地优势,发挥好党校在理论教育中的优先作用。在阵地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先进的教学科研一体化资源网络,较好适应了新时期的教育培训要求。二是加强队伍保障。在全面抓好现有师资人员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作为理论教育的师资力量,形成专兼结合、对外开放的师资队伍。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高校、中央和省委党校等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脉络和逻辑关系,更好地理性地讲解各种理论知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活动,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宣传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制度保障。将制度化建设作为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干部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构建规范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培训班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学习纪律、考试考查等各类制度。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考评同其他各项评比表彰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干部的学习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总之,我们要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强化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上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强化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必须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注重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我们党始终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党校办成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阵地。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5年10月19日。
2.杨嵩 刘文星:《政治干部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政工学刊》,2016年,第2期。
3.李晋鲁:《党员干部的成长重在自我“修炼”》,《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4月22日。
4.沈宁宁:《年轻干部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7月30日。
5.都启涛;《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需“打铁”更须“自身硬》,《长江时评》,2014年7月29日。
作者简介:党永锋(1978.11-- ),男,甘肃泾川县人,硕士研究生,平凉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