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情境导学法”创建初中高效课堂
【作者】 薛 东1 戚晓军2 王延文3
【机构】 (金川总校第五中学1 金川总校第二高级中学2 金川总校教研室3甘肃 金昌)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效课堂是中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关的方法和模式很多,我校基于本校的实际,提出了“情境导学法”,明确了其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的基本规律和课堂的基本结构,经过2年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情境导学 初中 高效课堂
教师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找到一个便捷、高效、通用的教学模式或流程,只要按这个模式或流程走下来,学生都能学会。于是在不同的时期,都云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有些模式甚至总结出了教学的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好像只要按照这些步骤走下来,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事实证明,教学有其基本规律,没有固定模式。
在全国深入探索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模式的大背景下,我校基于本校的实际,提出了“情境导学法”。 “情境导学法”是在教学中,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结合起来,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1]。
一、“情境导学法”中情境创设和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学校是一大情境,课堂是一个小情境。脱离了情境,知识就变得呆板,学习欲望就会降低,思维活跃度也会下降。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日渐完善,抽象思维初步发展,借助具体形象的情境,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愿意就形象的问题去阅读、理解、联想、想像、表达和表现,从而使抽象的理论能够被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变得可感、可知、可触、可碰。情境是知识与生活的桥梁,新知与旧知的纽带,活跃思维的催化剂,教师实施教学的切入点。导学,即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的投入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会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简而言之,“情境”是将学生的学习置于适宜的思考状态中,“导学”是注重教师的有效启发和引导。“情境导学法”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情境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的基本规律。
“情境导学法”明确提出教学有规律无模式,总结了课堂教学的四条基本规律:情境引发思维,启发引导探究,实践强化理解,交流分享经验。强调了教师创设情境和有效引导在课堂教学中的重作用,提炼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三、“情境导学法”中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四、“情境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经过2年“情境导学法”的探究与实践,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加高效。
1.教师的转变
1.1更新了观念,深化了认识,提高了能力。
“情境导学法”, 聚焦课堂,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进行专项培训、教学研讨、课堂实践、课堂分析,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对学生的引导,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中,老师们更加重视实验情境的创设。如在化学中,用“空瓶生烟”、“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有观赏性和震撼力的“小魔术” 引入新课。在物理课《摩擦力》中,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在生产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人走路,自行车或汽车刹车,扫地、擦黑板,滑雪等,以实例说明了摩擦力的重要性。生物课中通过“清水变牛奶”、白萝卜细胞失水和吸水、种子解剖等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生物的趣味性。
教师对问题情境、对话情境、游戏情境、生活化情境等情境创设方式、方法的使用已得心应手。情境导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等各种课型中,随时使用,是课堂中可以随时登场的小精灵、小插曲,时不时地给学生提提神,醒醒脑,是课堂的调味剂、催化剂、兴奋剂,适时地使用,师生轻松快乐,课堂生动有效。教师的教学也逐渐由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1.2强化了总结教学、反思教学的意识,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情境导学法”的实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留心自己的教学活动,哪怕是在教学中遇到与自己事先设计有差别或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小事,也会做认真的分析、反思和总结。在化学、英语、生物的学科教学中,还集中备课组的力量听课、评课,反思、修改,再上课再反思、总结,借助集体的力量完善课堂教学。对教学的总结和反思,解决了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实现了“以研促教”。
2.学生的转变——情境导学使学生乐学好学,学会了学习。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的心态和策略,探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置于适宜的思考状态中,学生在教师有效地启发引导下学习,转变了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情境导学法”强调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场景、物品提出问题,如:在《平面图形镶嵌问题》中的铺地砖问题、《溶液的配制》中不同浓度的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其中包含的原理、知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乐学。《透视“追星”》中歌迷疯狂追星的视频,《人体废物的排出》中 “肾的结构”和《神奇的微生物》中有关超级病菌的视频,《红军不怕远征难》中歌曲、视频的应用等等,创设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声、光、音的刺激,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形象化,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好学。《元素》中元素的种类为什么取决于质子数的比较游戏,《离子的形成》中由学生扮演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游戏,以知识为载体,生动活泼,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易懂,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而高效。
总之,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和有效引导下,学生乐于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精髓和本质,入脑入心,知行并重,学用互进,把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延文,薛东.情境导学法的内涵与范式[J].教育革新.2015(05):32.
[2]薛东,戚晓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研究,2014,(9):11.
[3]薛东,戚晓军. 浅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策略[J].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2013,(5):47.
[4]李吉林.《情景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
[5]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薛东(1978—),2001年长春师范学院化学系本科毕业后,在浙江元济高级中学从事高中化学教学,2006年9月考入河海大学交通海洋学院,2009年4月完成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金川总校第五中学从事初中化学教学至今。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情境导学法创建初中高效课堂的课例研究”结题论文,课题立项号:GSGB〔2013〕SYZ007。
关键词:情境导学 初中 高效课堂
教师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找到一个便捷、高效、通用的教学模式或流程,只要按这个模式或流程走下来,学生都能学会。于是在不同的时期,都云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有些模式甚至总结出了教学的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好像只要按照这些步骤走下来,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事实证明,教学有其基本规律,没有固定模式。
在全国深入探索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模式的大背景下,我校基于本校的实际,提出了“情境导学法”。 “情境导学法”是在教学中,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结合起来,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1]。
一、“情境导学法”中情境创设和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学校是一大情境,课堂是一个小情境。脱离了情境,知识就变得呆板,学习欲望就会降低,思维活跃度也会下降。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日渐完善,抽象思维初步发展,借助具体形象的情境,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愿意就形象的问题去阅读、理解、联想、想像、表达和表现,从而使抽象的理论能够被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变得可感、可知、可触、可碰。情境是知识与生活的桥梁,新知与旧知的纽带,活跃思维的催化剂,教师实施教学的切入点。导学,即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的投入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会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简而言之,“情境”是将学生的学习置于适宜的思考状态中,“导学”是注重教师的有效启发和引导。“情境导学法”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情境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的基本规律。
“情境导学法”明确提出教学有规律无模式,总结了课堂教学的四条基本规律:情境引发思维,启发引导探究,实践强化理解,交流分享经验。强调了教师创设情境和有效引导在课堂教学中的重作用,提炼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三、“情境导学法”中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四、“情境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经过2年“情境导学法”的探究与实践,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加高效。
1.教师的转变
1.1更新了观念,深化了认识,提高了能力。
“情境导学法”, 聚焦课堂,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进行专项培训、教学研讨、课堂实践、课堂分析,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对学生的引导,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中,老师们更加重视实验情境的创设。如在化学中,用“空瓶生烟”、“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有观赏性和震撼力的“小魔术” 引入新课。在物理课《摩擦力》中,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在生产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人走路,自行车或汽车刹车,扫地、擦黑板,滑雪等,以实例说明了摩擦力的重要性。生物课中通过“清水变牛奶”、白萝卜细胞失水和吸水、种子解剖等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生物的趣味性。
教师对问题情境、对话情境、游戏情境、生活化情境等情境创设方式、方法的使用已得心应手。情境导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等各种课型中,随时使用,是课堂中可以随时登场的小精灵、小插曲,时不时地给学生提提神,醒醒脑,是课堂的调味剂、催化剂、兴奋剂,适时地使用,师生轻松快乐,课堂生动有效。教师的教学也逐渐由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1.2强化了总结教学、反思教学的意识,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情境导学法”的实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留心自己的教学活动,哪怕是在教学中遇到与自己事先设计有差别或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小事,也会做认真的分析、反思和总结。在化学、英语、生物的学科教学中,还集中备课组的力量听课、评课,反思、修改,再上课再反思、总结,借助集体的力量完善课堂教学。对教学的总结和反思,解决了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实现了“以研促教”。
2.学生的转变——情境导学使学生乐学好学,学会了学习。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的心态和策略,探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置于适宜的思考状态中,学生在教师有效地启发引导下学习,转变了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情境导学法”强调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场景、物品提出问题,如:在《平面图形镶嵌问题》中的铺地砖问题、《溶液的配制》中不同浓度的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其中包含的原理、知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乐学。《透视“追星”》中歌迷疯狂追星的视频,《人体废物的排出》中 “肾的结构”和《神奇的微生物》中有关超级病菌的视频,《红军不怕远征难》中歌曲、视频的应用等等,创设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声、光、音的刺激,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形象化,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好学。《元素》中元素的种类为什么取决于质子数的比较游戏,《离子的形成》中由学生扮演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游戏,以知识为载体,生动活泼,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易懂,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而高效。
总之,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和有效引导下,学生乐于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精髓和本质,入脑入心,知行并重,学用互进,把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延文,薛东.情境导学法的内涵与范式[J].教育革新.2015(05):32.
[2]薛东,戚晓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研究,2014,(9):11.
[3]薛东,戚晓军. 浅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策略[J].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2013,(5):47.
[4]李吉林.《情景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
[5]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薛东(1978—),2001年长春师范学院化学系本科毕业后,在浙江元济高级中学从事高中化学教学,2006年9月考入河海大学交通海洋学院,2009年4月完成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金川总校第五中学从事初中化学教学至今。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情境导学法创建初中高效课堂的课例研究”结题论文,课题立项号:GSGB〔2013〕SYZ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