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作者】 张翠丽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金岭镇中村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互联网技术是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它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方式、休闲娱乐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家庭教育 网络时代 互联网 多元化 
  一、网络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冲击
  (一)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
  (二)家长向子女传递信息的过滤性与网络复杂性的矛盾
  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是经过过滤的,尤其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副作用或危害的信息,家长是不会给子女传播的,父母在家庭起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的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家长的“防火墙”、“隔离墙”已形同虚设,孩子上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另外,网上一些对未成年学生有诱导误导的不良信息,也容易扭曲未成年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直接侵蚀和抵消家长的教育效果。
  (三)家长和子女的亲和力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家庭建立和睦的教育关系。在网络时代,未成年子女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上网上,他们和父母交谈沟通的时间相对减少。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长明显有了被淡漠、被边缘的感觉,上网—看电视—睡觉是网络少年家庭的生活轨迹。
  二、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思路 
  (一)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面对网络带给孩子们的正负效应,我们必须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使他们吸纳其成长环境中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规范,养成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并在社会化进程中确定自我成长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从而体现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二)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家长的转变
  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家长们在孩子们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三)采取“导”的软办法,解决互联网络对孩子们负面影响
  1、对孩子进行信息德育教育,提高他们识别、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
  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青少年网络道德赖以生存的条件,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社会生活中日益显示出来的地位与作用也为其德性的创造奠定了基础。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注重孩子们个人修养的培养,使他们能做到自律,以增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这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儿童、青少年道德规范的重要保证。
  2、加强网络立法,规范和保护儿童的网上行为,净化家庭教育的大环境。
  目前在中国,国家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这也为网络时代中国家庭教育大环境的净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网络环境,家庭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信息网络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已受到严重冲击。老师、家长正在接受挑战。要更新观念,重新学习。“望子成龙”是家长的良好愿望,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不仅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态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从端正认识,改正方法入手:
  (一)与此俱进,更新观念,充分加深对网络时代的认识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以其广泛性、主动性和大众传媒,互联网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也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教育信息网络也正在走向成熟。现在有的教师走进教室,已不再夹着一叠厚厚的讲义,而是通过多媒体等技术的运用,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也更富于“动感”,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电脑和网络为中小学创造了一个无边界、无时限的大课堂,引发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校园网建立起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开辟了教师备课、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广阔空间。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学生通过互联网在校内外学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书本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为日后走向社会,适应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懂电脑、用电脑是学生的必要技能,那种谈网色变、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只是权宜之计,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家长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正确引导,不能一禁了之,等闲视之。
  (二)家长要多学习、多实践,成为网络行家 
  家庭的网络教育成为青少年发展的重头戏。在国内学校教育普遍滞后于网络发展的今天,需要家长在子女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多学习、多实践,成为网络行家,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事实上,孩子们对网络的了解已远远超过家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家长再次社会化。如果我们不懂网络,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只要两代人互相学习,都成为网络行家,这才是大变迁时代处理好代沟问题的唯一方法。现在需要抢救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家长要面对挑战,适应挑战,接受挑战,努力学习,正确引导,督促孩子健康上网。
  (三)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沟通,创造相对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学生使用电脑及上网过程中,应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比如安装过滤程序或“防火墙”,屏蔽黄色网站;搜索查找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上的网站和聊天室,多和孩子一起利用网络查阅信息,一起交流分析,既可防止孩子躲开父母的视线上不良网站和聊天室,还可以在一起上网浏览、聊天、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增加情感,增加共同语言,增强自己的发言权。反之如果父母一味强制“堵”的话,就会给孩子一种误导——他们误认为上网就是找父母不让看的东西,就会把网络当成逃避的港湾。
  (四)和孩子订好协议
  规定上网不得超过多长时间;上网应该做些什么;电脑游戏可以适当玩一玩,但得有时间限制。如果违反,就将被强制多长时间不许再上网。
  (五)增强孩子网上交友的自我保护意识
  渴望表达、渴望倾听、渴望赞美、渴望找到解决苦恼的办法,是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人的心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可能会更强烈一些。在互联网上,QQ、聊天室、论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们得到满足。加上不用面对面,不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怕自己一些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遭到讥笑,所以孩子们喜欢上网交友聊天。
  总之,在网络时代合格的家长将与孩子一起用鼠标点开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络,与孩子共同畅游网海,在扑面而来的信息风暴中确定自我的坐标和找到有益的真知及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