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钢琴伴奏在高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作者】 荆凡婷

【机构】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中音乐课是鉴赏课,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不仅有古今中外的器乐曲,而且还有声乐曲,那么如何加深学生对音乐主题的印象,使之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呢?这就需要学唱乐曲主题或者片段。这时候,合适的钢琴伴奏可以帮助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伴奏(Accompaniment)一词,一般认为是指在歌曲或声乐曲中衬托、突出主要部分的辅助部分。其实,在一些歌曲和协奏曲当中,伴奏的重要性,往往不亚于被伴奏部分。歌曲的钢琴伴奏艺术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
  一.钢琴伴奏的分类
  笔者在本文中提到的钢琴伴奏分两种: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
  正谱伴奏即弹奏者使用作曲家为歌曲或者乐曲编写好的乐谱,其和声和织体都体现了作曲家的意愿,音符固定,对弹奏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即兴伴奏是指伴奏者看着歌曲的旋律谱,根据其内涵、风格、调性、速度、等要素,以及实际的演唱形式和要求,即刻弹奏出适合的钢琴伴奏。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二.当前高中音乐课钢琴伴奏的现状
  现阶段,钢琴伴奏在高中音乐课的运用有很多种情况。有些键盘基础不佳的教师上起课来,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钢琴就成了摆设,因为一节课从头到尾钢琴的盖子都没打开,这样的音乐课在普通教室就能进行,其课堂本身的“音乐性”大打折扣。有些教师上起课来很喜欢用钢琴,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当你听到他的弹奏就不再这么认为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教师的弹奏水平和音乐素养还不够。举个例子来讲,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伴奏,其弹奏出的钢琴声音,远远超过了学生的嗓音,真是喧宾夺主。再如,一位教师为学生伴奏《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旋律,适合的速度,干净的触键,极具动感的韵律,有弹性的无旋律前奏,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了音乐当中,歌声翩然响起:“渔阳鼓,起边关,西望长安犯,六宫粉黛,舞袖正翩翩,怎料到边臣反,那管他社稷残。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兵威惊震哥舒翰,举手破潼关,遥望满城烽火,指日下长安。”这样的伴奏,对学生来讲,不光是节奏、音高、速度的提示了,而更是一种对老师所演奏的美的音乐享受了。因此,要重视钢琴伴奏的作用。
  三.要充分重视钢琴伴奏的作用
  (一)好的钢琴伴奏能提示歌曲开始时的调性、调式、音高和速度。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的前奏,提示了歌曲是E大调,3/4拍,中速开始的。
  (二)好的钢琴伴奏能揭示旋律声部的和声内涵。如我国作曲家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春思曲》,其第一段落的伴奏和声都体现是在小调上进行的,曲调体现出一种优雅含蓄的韵味。
  (三)好的钢琴伴奏能表现歌曲的特定节拍、节奏风格。如我国新疆的歌曲《一杯美酒》,其伴奏当中一直出现的模仿手鼓的切分音节奏,形象地体现了新疆歌曲的音乐风格。
  (四)好的钢琴伴奏能烘托歌曲所表现的情感。如新疆民歌《青春舞曲》的歌曲伴奏,从前奏开始就把音乐的气氛烘托起来,具有强烈的舞蹈感觉。
  四.如何提高钢琴伴奏水平
  (一)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术
音乐师范生每个人都是必修钢琴这门课程的,因为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用得很多。有一些艺术歌曲是需要五线谱正谱伴奏的,如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当中的《魔王》,《菩提树》,《鳟鱼》,《问》、《渔阳鼙鼓动地来》。在这些歌曲的伴奏当中,各种调性变化很多,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要能在五线谱上熟悉调性,能够迅速地看清楚升降号,分析其主音属音和下属音级,并且把它“朗诵”到琴上。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平时对着钢琴,练习五线谱视唱练耳,这对提高音准,认谱能力以及调性的培养有益;歌曲伴奏当中还出现很多复杂的节奏型,事实上是包含了三个声部,通俗的来讲就是两只手要在钢琴上清晰地同时演奏出三个旋律,这就要求弹奏者具有良好的多声部的控制能力。如何提高键盘的多声部控制力,我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学习弹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巴赫的复调作品了,如《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十二平均律》。在高二年级开设的《歌唱》模块当中,很多歌曲都是合唱曲,都是有正谱伴奏,因此一定要弹好正谱伴奏,这对于中学音乐课堂大有益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进一步提升演奏技术。
当然,在我们现实的高中音乐课堂当中,并不是每首歌曲都编配有正谱伴奏的,更多的是只有一个简谱单旋律。可以这么认为,熟练的简谱读谱、视奏能力,是学习即兴伴奏的重要条件之一。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简谱也有其优势,调式、调性一目了然,唱谱和移调也较容易②,因此,在中学音乐课堂当中,钢琴即兴伴奏用得更多。
  (二)准确把握作品内涵、风格、情绪等,选择织体。
  多学习与作品创作背景,年代、风格有关的书籍。如《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亚非拉音乐简史》,以及《世界民族音乐概论》,《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书籍。了解课本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尝试着把其中主旋律在钢琴上面有表情地演奏。如为歌曲《摇篮曲》编配即兴伴奏,左手可使用安静的八度作为根音衬托,右手高音区采用安静的半分解和弦加以点缀,营造出一种稳定、安详的气氛。再如前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左手可以采用有力、干净的八度,右手可编配跳跃的和弦,不包含曲调因素的无旋律伴奏,更能衬托出歌曲的积极气氛。曾经听一位音乐老师将《我们走在大路上》弹成了通篇排山倒海的琶音,这是不适合的。这源于对歌曲的内涵、风格的把握有偏差。因此,只有准确地把握住音乐作品的内涵、风格和情绪,才能更准确地选择伴奏织体。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课堂里的钢琴伴奏对于音乐教师来讲,其实也相当于一种舞台,不仅是一种技术和艺术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要能为课堂服务、增色。音乐教师应该热爱课堂,热爱钢琴伴奏,勤奋练习音阶、八度、双音,分解和弦等等,做到手上有数;认真学习音乐理论、音乐史以及和钢琴伴奏有关的音乐美学方面的知识,以做到弹奏起来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