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带上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作者】 王 燕 左 君

【机构】 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朱市第一初级中学 湖北省宜城市环翠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是一名教师,真幸运;我是一名班主任,我最幸运。在班主任生涯中受益匪浅,感慨良深。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是一班之魂,学生的引路人,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班主任课讲得好,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班主任管理方法得当,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从而增强育人的力量。我个人认为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亲近学生,走进心灵。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
  曾有人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便会学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在认可之中,他便学会了自爱”。班主任决不能高高在上,以为学生是孩子,就可以用简单粗暴的态度来对待,这样会使师生关系紧张,应该创设真理面前师生平等,师生友好相处的和谐氛围。
  去年我生了一场病,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医生叮嘱我出院后调养好身体再去上班,可我心里总是惦记着学生,一出院就急着去上班了,当我下定决心重新回到教室的时候,孩子们雷鸣般的掌声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心,我还没开口,我班的学生李心悦就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您身体还这么虚弱,记得要多休息呀!”,其他孩子也都来关心我,听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看到他们关切的目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作为老师,我很自豪!我相信每位老师都会因这种师生之间的良好的氛围所感动。我和孩子们之间已经没有距离了,班主任平时在和学生交往中就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友善的良好氛围。
  二、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形象是高大的。我感受到班主任的师德、文化涵养、性格、言谈举止等方面对学生成长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种可近可亲的形象。
  从教以来,我从思想政治方面从严要求自己。做到了端正教学思想,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件事,发挥朴实作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一种美德,是为师之本,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我坚持“爱”字当前,育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了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在工作中,我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诚心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在与学生交往中,从各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在学生认识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我会和学生沟通,详细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从不斥责学生,总是循循善诱、亲切教诲,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对自己充满信心。
  我班的胡海洋同学上课经常坐不住,学习成绩较差,失去了学习信心。我对他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关心。课堂上我十分关注他,增强他对学习的自信心,鼓励他积极发言,并且尽量多抽他回答问题:改作业时,我先批改他的作业,发现有错误,我会逐字逐句地给他讲解。下课时,我会挤出一些时间帮他查漏补缺,辅导他的学习,慢慢的他对自己的学习有自信心了,学习也一天天进步了. 
  四、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
  事实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问题在于班主任站在什么角度来看,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坚信用爱来走进学生的心灵。平时,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广泛接触学生,详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倡导“赏识教育”,及时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不但要称赞他们已经表现出来的优点,还要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从而给予及时的表扬。
  例如,班上有一位学生周宇航对化学课不感兴趣。一上化学就不认真听讲。不是在课堂上说话捣乱,就是上课睡觉。课下我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但效果甚微;后来我与他进行了细致的谈心交流工作,了解了他内心的想法后,采用对其进行多表扬,少批评的教育方式。平时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积极表扬,哪怕是多么微小的进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这个孩子有了转变。这个孩子的进步,对全班同学影响很大,其他同学也从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五、深入了解学生,因人施爱
  班主任要让每个学生都理解、接受自己的爱。真正发挥爱的效应,就必须了解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爱的需求,接受爱的方式了如指掌。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个性特点、内心世界,对爱的需求和接受方式各不相同。如:对同一件事的赞扬,对于“吃软不吃硬”自尊心强而且倔强的学生可能生效;对于“吃硬不吃软”顽皮而习惯于畏服的学生不一定起作用;对于怀有成见而戒备心理较重的学生,甚至会将表扬看作是在讽刺,引起更大的反感或反抗。这样,就难免出现教师施爱而学生不领情的尴尬局面。因此,要教育好学生,还得因人施爱,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
  教师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也是奉献的一生,班主任生活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很短,但这些年的经历却坚定了我一生的目标:我要当一名好老师,我更要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老师们、朋友们,让我们一同亲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用心去承诺,用爱去呵护那一颗颗需要健康成长的蓓蕾吧!
  作者简介:姓名:王燕;工作单位: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朱市第一初级中学;学历学位:本科、文学学士。职称:二级教师;姓名:左君;工作单位:湖北省宜城市环翠小学;学历学位:本科、文学学士。职称: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