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映日荷花别样红——就中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 孙蕊红
【机构】 山东省昌乐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作为一名中学计算机专业教师,从教十几年来充分休会了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从九十年代的见过计算机,到如今的遍布计算机,感觉。可是作为一名教师,从自己做学生学习计算机到教学生学习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我们依然在用我们老师的方法教我们的学生。
教育系统经常下发一些关于教育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有时会让我们的教学变的耳目一新。作为一名走在教学前沿的计算机老师,我谈一谈关于计算机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教学理念的改进
(1)注重讲清楚
记得刚毕业时,感觉当教师非常神圣,于是在教学开始就认认真真地跟老教师学习。因为在九十年代初,各初中学习的对象也只能是语、数、外教师,这样在教学中,似乎就更注重讲解。记得当时讲课的感觉就是苦涩难懂,于是想方设法变抽象为形象。记得当时,我曾煞费苦心地用“王熙凤”来比喻“操作系统”,通过王熙凤在大观园中的作用来体现操作系统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操作系统。并且当时还使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课件来配合讲解。现在想来也不是一无是处,可对于计算机的这种讲解教学法和用计算机课件来讲解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感觉就象小脚老太太走路——别扭!当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与当时的大背景不无关系,无论从教学手段上还是从教学评价者的角度,都认为一节课的好坏关键是教师讲的是否精彩,包括课件的使用也主要是配合教师的讲解。
(2)注重做明白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也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应用软件的发展,从学习简单的word、wps,到学习稍有难度的excel、powerpoint等,特别是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应用软件的学习更是越来越多,起初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主要通过教师先做明白,学生后练习的方法来教学,可随着课程软件的增多,主要是应用软件种类的增加,这种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方法开始感觉有些吃力,并且,很难处理学生兴趣与教师演示讲解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的出现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感觉更是如此,要想通过这种老套的教学方法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就只好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了,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更加先进,更加开扩一些。
(3)引导学生做明白
对于应用软件的使用,大家可能都有一种休会:要想会用各种应用软件关键是两点:1、汉化。这样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才能看懂。2、会使用帮助。有了帮助我们才能学习如何使用。举个例子,比如photoshop、flash等都是英文版,只要汉化一下,或在学生使用时,专门安装一个中文版的,这样就可以了。第一步完成了,关键是第二步“帮助”的使用,每一个软件上几乎都有关于它的使用方法的介绍,并且这些介绍都非常清楚明白,大家只需参照帮助,一试即可。这种方法比通过教师的演示来进行学习的这种方法要学地明白,因为是自学的,所以学生更能用心地掌握。另外教师可注意做好领路人的角色,设计好一些比较实用的问题,这样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较好地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比如说,完成一个商业广告式的flash动画,处理一些装饰图像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采用分组等方法,教师可适当提议,以促进整个集体的合作精神。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改变教学理念,变教学生学计算机为教学生用计算机。
二、专业特点的体现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有了更新。特别是在软件方面,更是令人应接不暇,因此作为一名微机教师除了通过这些软件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也应在这些热闹的软件教学中充分体现计算机的专业特点,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理论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中打下一定基础。
记得每年给新生上第一节微机课的时候,我都会用一个比喻来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我会告诉学生,计算机的使用非常简单,它只是一种工具。就像“傻瓜”照相机一样,为什么叫“傻瓜”照相机呢,就因为它的使用太简单了,连“傻瓜”也会用了。而我们计算机的也越来越向“傻瓜”式迈进了,它的使用也是非常简单的。这样学生们就不用害怕学不会计算机了。
在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在教学中体现计算机这种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在中学阶段可简单介绍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些数学基本知识,特别是相关逻辑运算方面的,比如对于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可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建立一些逻辑思维,从而形成一些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些规律及方法。在对原理的介绍上,应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切记不要太精,初中生的知识结构还不足以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在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上,关键是原理和方法,体现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数据结构常用的一般方法,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的顺序、分支和循环几种结构,设计的方法都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
三、计算机课程中的德育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网络”的危害也让很多家长感到无奈,无论是从报刊,还是我们的身边,都能找出很多因陷入网络而走上歪路的孩子。如何挽救这些孩子,让孩子远离网吧,这已经是家长们呼喊了许多年的口号,可真正要离开这遍布整个世界的网络,谈何容易。
堵不如疏,特别是作为计算机教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这都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整顿办学”的春风下,整顿校风,树正正气也是我们老师们应该注重的,记得在讲到“深蓝”计算机与人下棋时,曾经让学生猜一下谁会赢,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从理论上讲,因为计算机不会出现病劳等生理现象,因此,计算机赢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讲原理之外,还应特别强调,“深蓝”的下棋思路、方法、等等,都是人们已经编好的程序,所以最终还是人赢了,从而使学生们真正知道计算机只是工具,而我们才是真正的主人,由此使学生知道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做的事,也可以使用计算机犯罪,只有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才能真正发展它的作用。
没有完美的教育,但有着美丽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一名计算机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当前课改的大好形势下,如何让学生爱上计算机,用好计算机更是值得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
教育系统经常下发一些关于教育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有时会让我们的教学变的耳目一新。作为一名走在教学前沿的计算机老师,我谈一谈关于计算机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教学理念的改进
(1)注重讲清楚
记得刚毕业时,感觉当教师非常神圣,于是在教学开始就认认真真地跟老教师学习。因为在九十年代初,各初中学习的对象也只能是语、数、外教师,这样在教学中,似乎就更注重讲解。记得当时讲课的感觉就是苦涩难懂,于是想方设法变抽象为形象。记得当时,我曾煞费苦心地用“王熙凤”来比喻“操作系统”,通过王熙凤在大观园中的作用来体现操作系统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操作系统。并且当时还使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课件来配合讲解。现在想来也不是一无是处,可对于计算机的这种讲解教学法和用计算机课件来讲解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感觉就象小脚老太太走路——别扭!当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与当时的大背景不无关系,无论从教学手段上还是从教学评价者的角度,都认为一节课的好坏关键是教师讲的是否精彩,包括课件的使用也主要是配合教师的讲解。
(2)注重做明白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也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应用软件的发展,从学习简单的word、wps,到学习稍有难度的excel、powerpoint等,特别是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应用软件的学习更是越来越多,起初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主要通过教师先做明白,学生后练习的方法来教学,可随着课程软件的增多,主要是应用软件种类的增加,这种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方法开始感觉有些吃力,并且,很难处理学生兴趣与教师演示讲解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的出现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感觉更是如此,要想通过这种老套的教学方法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就只好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了,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更加先进,更加开扩一些。
(3)引导学生做明白
对于应用软件的使用,大家可能都有一种休会:要想会用各种应用软件关键是两点:1、汉化。这样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才能看懂。2、会使用帮助。有了帮助我们才能学习如何使用。举个例子,比如photoshop、flash等都是英文版,只要汉化一下,或在学生使用时,专门安装一个中文版的,这样就可以了。第一步完成了,关键是第二步“帮助”的使用,每一个软件上几乎都有关于它的使用方法的介绍,并且这些介绍都非常清楚明白,大家只需参照帮助,一试即可。这种方法比通过教师的演示来进行学习的这种方法要学地明白,因为是自学的,所以学生更能用心地掌握。另外教师可注意做好领路人的角色,设计好一些比较实用的问题,这样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较好地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比如说,完成一个商业广告式的flash动画,处理一些装饰图像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采用分组等方法,教师可适当提议,以促进整个集体的合作精神。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改变教学理念,变教学生学计算机为教学生用计算机。
二、专业特点的体现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有了更新。特别是在软件方面,更是令人应接不暇,因此作为一名微机教师除了通过这些软件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也应在这些热闹的软件教学中充分体现计算机的专业特点,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理论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中打下一定基础。
记得每年给新生上第一节微机课的时候,我都会用一个比喻来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我会告诉学生,计算机的使用非常简单,它只是一种工具。就像“傻瓜”照相机一样,为什么叫“傻瓜”照相机呢,就因为它的使用太简单了,连“傻瓜”也会用了。而我们计算机的也越来越向“傻瓜”式迈进了,它的使用也是非常简单的。这样学生们就不用害怕学不会计算机了。
在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在教学中体现计算机这种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在中学阶段可简单介绍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些数学基本知识,特别是相关逻辑运算方面的,比如对于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可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建立一些逻辑思维,从而形成一些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些规律及方法。在对原理的介绍上,应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切记不要太精,初中生的知识结构还不足以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在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上,关键是原理和方法,体现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数据结构常用的一般方法,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的顺序、分支和循环几种结构,设计的方法都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
三、计算机课程中的德育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网络”的危害也让很多家长感到无奈,无论是从报刊,还是我们的身边,都能找出很多因陷入网络而走上歪路的孩子。如何挽救这些孩子,让孩子远离网吧,这已经是家长们呼喊了许多年的口号,可真正要离开这遍布整个世界的网络,谈何容易。
堵不如疏,特别是作为计算机教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这都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整顿办学”的春风下,整顿校风,树正正气也是我们老师们应该注重的,记得在讲到“深蓝”计算机与人下棋时,曾经让学生猜一下谁会赢,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从理论上讲,因为计算机不会出现病劳等生理现象,因此,计算机赢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讲原理之外,还应特别强调,“深蓝”的下棋思路、方法、等等,都是人们已经编好的程序,所以最终还是人赢了,从而使学生们真正知道计算机只是工具,而我们才是真正的主人,由此使学生知道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做的事,也可以使用计算机犯罪,只有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才能真正发展它的作用。
没有完美的教育,但有着美丽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一名计算机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当前课改的大好形势下,如何让学生爱上计算机,用好计算机更是值得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