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现状分析
【作者】 方渠娟
【机构】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美术专业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由于生源特点、学习方式以及专业特性与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本研究采用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了解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完善教育管理措施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合理的应对方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
1 引言
应对是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Folkman&Lazarus给应对一词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应对是个体在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对外在环境或内在需求及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应对方式又称之应对策略,用心理学的术语来定义:是个体在应激过程中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应对方法、手段或策略。
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许多来自生活、工作或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同等强度的压力或相同的压力源对每个人心理的造成的影响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源于当个体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美术专业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与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相比较,由于生源特点、学习方式以及专业特性等因素,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本文拟通过对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了解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完善教育管理措施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合理的应对方式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美术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面向大一至大四共四个年级大学生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35份,问卷回收率96.2%,有效率94%。样本的基本情况构成如表1所述。
表1 样本人群基本情况构成
2.2研究工具
采用肖计划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包括成熟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不成熟应对方式(自责、幻想和退避)以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6个应对因子,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应对方式问卷有62个条目,每个题目有“是”和“否”两个答案。根据问卷的评分规则,最后计算出各个分量表的分数,分量表分数的高低排序,也就代表了被试采用应对方式的倾向。
2.3研究程序
将《自编学生信息调查表》《应对方式问卷》统一装订成册,按年级集体施测。测试过程中,由施测人员向受测学生宣读问卷的指导语,解读填写问卷应注意的事项。完成测试后,筛除无效问卷,计算每份有效问卷的得分,再将分数录入EXCEL进行初步整理,最后采用SPSS 23.0数据分析软件,通过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3.1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描述
对所得原始数据资料作描述性统计,6个应对因子的基本统计数据:平均值、标准差、峰度、最小值、最大值参见表2:
表2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在6个应对因子中,四川美术学研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得分最高,均值是9.16,标准差是2.163;其次是求助因子,均值是5.48,标准差是2.147;得分最低的是自责,均值是3.97,标准差是2.576.
3.2 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分布
3.2.1解决问题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 1 解决问题因子得分分布
3.2.2自责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2 自责因子得分分布
3.2.3求助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3 求助因子得分分布
3.2.4幻想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4 幻想因子得分分布
3.2.5退避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5 退避因子得分分布
3.2.6合理化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6 合理化因子得分分布
3.3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性别维度的差异检验
表3 应对因子性别差异检验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t检验比较应对因子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所有应对因子上均没有检出显著性差异。
3.4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生源地维度的差异检验
表4 应对因子生源地差异检验
*p<0.05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t检验比较应对因子在生源地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城市生源地和乡镇、农村生源地在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城市生源地得分显著高于乡镇、农村生源地得分,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合理化因子上没有检出显著性差异。
3.5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年级维度的差异检验
表5应对因子年级差异检验
*p<0.05 **p<0.01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应对因子在年级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除解决问题和退避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未检出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LSD最小显著法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解决问题因子上,二年级显著高于四年级;在退避因子上,一年级非常显著低于四年级。
此外,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家庭贫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进行t检验分析,均未检出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4.1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总体特点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的顺序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这与此前少数研究者对于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结果大体相似。
每个个体通常会采用超过一种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些个体在面对同一压力或应激情境时,甚至采用多种不同的应对方式。然而每个个体都有其倾向的行为应对方式,这种倾向性将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这六种应对方式组合成了三种形式: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具体阐述为:成熟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应对方式,采用成熟应对方式的个体的人格特质倾向于成熟稳定型;不成熟应对方式包括自责、幻想和退避三种应对方式,采用不成熟应对方式的个体的人格特质倾向于退责型,情绪和行为表现通常不稳定;混合型应对方式包括合理化一种应对方式,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的个体的人格特征集成熟稳定和退责于一体,具有矛盾性和两面性的特点。
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排在前两位,属于成熟型应对;幻想排第三位,属于消极型应对;合理化排在第四位,属于混合型应对;退避和自责排在最后两位,属于消极型应对。总的来说,美术专业大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刺激时,大都能较好的积极应对,他们对于自我和外界信息有很好的认知加工,在行为表现上积极努力,或是通过寻求工具和他人的情感支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或使压力源得以消除,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4.2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生源地比较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各个应对因子进行生源地维度的差异比较,城市生源地和乡镇、农村生源地大学生在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均未检出显著性差异。退避应对指的是个体在遇到问题或者面对压力时,采取规避的态度来应对问题,或者看待问题和压力的认知方式是消极的。城市生源地的大学生在退避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乡镇、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这可能是受到二者的生长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就普遍而言,城市的生活和环境比农村要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城市的孩子生下来条件就比较优越,因此从小的磨练就不多,农村孩子因为生活条件稍差,因此较早的就开始接受了锻炼,故而乡镇、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有较好的意志力,会更加坚韧。
4.3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年级比较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各个应对因子进行年级维度的差异比较,发现:在解决问题因子上,二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四年级;在退避因子上,一年级大学生显著低于四年级。这一研究结果与其他高等学校大学生包括专门针对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年级维度的差异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低年级的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不久,对于专业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同学之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投入到了各种社会活动;四年级的大学生面临毕节季的一系列困难和压力:毕业创作、实习、就业、考研、出国等,他们会感到迷茫、力不从心,不知道该如何去决策平衡,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因此在应对方式上就可能会采取消极的退避应对方式。这一研究结果值得学校重视,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当给予面临毕业的四年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4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其他人口学变量比较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各个应对因子进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家庭贫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的差异比较,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已有部分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在以上维度分别检出了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之所以不同,一方面可能说明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独特之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可能因为美术专业大学生男女生比例较失调,女生人数显著比男生人数多,故而被试中女生比例明显大于男生。本次研究虽然对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做出了初步探讨分析,但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数据,拓展样本和变量数目,形成更广泛、深刻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何国刚.美术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以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大学生为例[D]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8.
[2]Folkman S,Lazarus RS.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ou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571-579.
[3]肖计划.应付与应付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181-182
关键词: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
1 引言
应对是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Folkman&Lazarus给应对一词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应对是个体在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对外在环境或内在需求及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应对方式又称之应对策略,用心理学的术语来定义:是个体在应激过程中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应对方法、手段或策略。
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许多来自生活、工作或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同等强度的压力或相同的压力源对每个人心理的造成的影响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源于当个体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美术专业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与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相比较,由于生源特点、学习方式以及专业特性等因素,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本文拟通过对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了解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完善教育管理措施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合理的应对方式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美术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面向大一至大四共四个年级大学生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35份,问卷回收率96.2%,有效率94%。样本的基本情况构成如表1所述。
表1 样本人群基本情况构成
2.2研究工具
采用肖计划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包括成熟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不成熟应对方式(自责、幻想和退避)以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6个应对因子,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应对方式问卷有62个条目,每个题目有“是”和“否”两个答案。根据问卷的评分规则,最后计算出各个分量表的分数,分量表分数的高低排序,也就代表了被试采用应对方式的倾向。
2.3研究程序
将《自编学生信息调查表》《应对方式问卷》统一装订成册,按年级集体施测。测试过程中,由施测人员向受测学生宣读问卷的指导语,解读填写问卷应注意的事项。完成测试后,筛除无效问卷,计算每份有效问卷的得分,再将分数录入EXCEL进行初步整理,最后采用SPSS 23.0数据分析软件,通过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3.1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描述
对所得原始数据资料作描述性统计,6个应对因子的基本统计数据:平均值、标准差、峰度、最小值、最大值参见表2:
表2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在6个应对因子中,四川美术学研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得分最高,均值是9.16,标准差是2.163;其次是求助因子,均值是5.48,标准差是2.147;得分最低的是自责,均值是3.97,标准差是2.576.
3.2 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分布
3.2.1解决问题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 1 解决问题因子得分分布
3.2.2自责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2 自责因子得分分布
3.2.3求助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3 求助因子得分分布
3.2.4幻想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4 幻想因子得分分布
3.2.5退避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5 退避因子得分分布
3.2.6合理化量表测试得分描述:
图6 合理化因子得分分布
3.3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性别维度的差异检验
表3 应对因子性别差异检验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t检验比较应对因子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所有应对因子上均没有检出显著性差异。
3.4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生源地维度的差异检验
表4 应对因子生源地差异检验
*p<0.05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t检验比较应对因子在生源地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城市生源地和乡镇、农村生源地在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城市生源地得分显著高于乡镇、农村生源地得分,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合理化因子上没有检出显著性差异。
3.5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年级维度的差异检验
表5应对因子年级差异检验
*p<0.05 **p<0.01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应对因子在年级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除解决问题和退避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未检出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LSD最小显著法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解决问题因子上,二年级显著高于四年级;在退避因子上,一年级非常显著低于四年级。
此外,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家庭贫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进行t检验分析,均未检出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4.1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总体特点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美术专业大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的顺序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这与此前少数研究者对于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结果大体相似。
每个个体通常会采用超过一种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些个体在面对同一压力或应激情境时,甚至采用多种不同的应对方式。然而每个个体都有其倾向的行为应对方式,这种倾向性将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这六种应对方式组合成了三种形式: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具体阐述为:成熟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应对方式,采用成熟应对方式的个体的人格特质倾向于成熟稳定型;不成熟应对方式包括自责、幻想和退避三种应对方式,采用不成熟应对方式的个体的人格特质倾向于退责型,情绪和行为表现通常不稳定;混合型应对方式包括合理化一种应对方式,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的个体的人格特征集成熟稳定和退责于一体,具有矛盾性和两面性的特点。
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排在前两位,属于成熟型应对;幻想排第三位,属于消极型应对;合理化排在第四位,属于混合型应对;退避和自责排在最后两位,属于消极型应对。总的来说,美术专业大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刺激时,大都能较好的积极应对,他们对于自我和外界信息有很好的认知加工,在行为表现上积极努力,或是通过寻求工具和他人的情感支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或使压力源得以消除,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4.2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生源地比较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各个应对因子进行生源地维度的差异比较,城市生源地和乡镇、农村生源地大学生在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均未检出显著性差异。退避应对指的是个体在遇到问题或者面对压力时,采取规避的态度来应对问题,或者看待问题和压力的认知方式是消极的。城市生源地的大学生在退避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乡镇、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这可能是受到二者的生长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就普遍而言,城市的生活和环境比农村要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城市的孩子生下来条件就比较优越,因此从小的磨练就不多,农村孩子因为生活条件稍差,因此较早的就开始接受了锻炼,故而乡镇、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有较好的意志力,会更加坚韧。
4.3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年级比较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各个应对因子进行年级维度的差异比较,发现:在解决问题因子上,二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四年级;在退避因子上,一年级大学生显著低于四年级。这一研究结果与其他高等学校大学生包括专门针对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年级维度的差异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低年级的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不久,对于专业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同学之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投入到了各种社会活动;四年级的大学生面临毕节季的一系列困难和压力:毕业创作、实习、就业、考研、出国等,他们会感到迷茫、力不从心,不知道该如何去决策平衡,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因此在应对方式上就可能会采取消极的退避应对方式。这一研究结果值得学校重视,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当给予面临毕业的四年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4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其他人口学变量比较
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各个应对因子进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家庭贫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的差异比较,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已有部分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在以上维度分别检出了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之所以不同,一方面可能说明美术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独特之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可能因为美术专业大学生男女生比例较失调,女生人数显著比男生人数多,故而被试中女生比例明显大于男生。本次研究虽然对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做出了初步探讨分析,但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数据,拓展样本和变量数目,形成更广泛、深刻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何国刚.美术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以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大学生为例[D]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8.
[2]Folkman S,Lazarus RS.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ou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571-579.
[3]肖计划.应付与应付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