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

【作者】 冯 超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辉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渠道。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求知探索,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理想。但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政治课不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当然有很多,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还是较抽象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得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这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
  一、巧妙激趣,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
  兴趣来源于认识和需要,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总是要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最根本的是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政治对他们有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就会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事实资料、趣闻轶事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为了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我们还常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让课堂多一点笑声,有人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枯燥的、无味的、空洞的,没有趣味。毫无生气的课让学生情绪的低落,毫无兴趣,昏昏欲睡,那是因为课堂没有笑声。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知识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而产生共鸣。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欢迎,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幽默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美感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感的自然流露,教师人格的示范。一个幽默绝妙的语言,一个幽默夸张的动作,一个幽默丰富的表情,会对你的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适当介入幽默的成分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提高记忆力和增强学习政治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教师的幽默能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形成幽默品质,养成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可以鼓舞学生勇气,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表情、动作,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宽度,以自身的“范例”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政治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语言呆板枯燥的陋习,充分发挥幽默语言的作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蔼、微笑、幽默的教师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获得自由,在高峰体验中绽放绚丽的智慧花朵,教学变得轻松有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学榜样,明方向,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新编初中政治教材几乎每课都有一些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有革命先辈、英雄模范和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等。学习这些典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大有提高,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用身边典型,开展榜样教育,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榜样不仅有“远在天边”的,还有近在眼前的,他们的精神实质都是一样的。通过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学生异常踊跃;参加手拉手希望工程的学生不断增加;假日志愿者活动争先恐后;课余时问主动为集体做好事的人多了,主动帮助同学补习功课的多了,等等。这充分显示了榜样教育的作用。 
  三、写政治小论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近年来,我们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论文写作活动中体会到,学生多写一些政治小论文,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很快;同时对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也很大。例如,党中央发布命令:“坚决取缔XX功。”我们就组织学生写出这方面的政治小论文。学生们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对XX功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再结合自己身边的伪科学事例,深刻批判了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小论文写得都很精彩,题目各异。“揭穿有病不吃药便能治疗的鬼话——李洪志自己既看病又吃药”,“迷信夺去了我叔叔的命”,“千万不要相信XX功”等,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李洪志反科学、反人类、反政府的实质,不仅从理论上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很深刻的科学教育。
  四、结合时政教学,提高辨别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靠课堂教学内容还是不够的。学习范围必须扩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才会使思想政治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课堂教学与时政相结合,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好方法。我们平时注重从报刊、杂志上摘录和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坚持天天组织学生看电视新闻节目,浏览报纸并抓住时机把当前社会热点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不朽的丰碑”专栏中,每天都介绍一位革命烈士,我要求学生们用简洁的语言将他们的光辉事迹记下来,不断激励自己。又如,讲有关世界政治问题时,我运用美国入侵伊拉克,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这一实事,来揭露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严重挑战。我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心时政的好习惯,每天抽点时间看新闻联播,多读报刊,及时了解中央精神,有不少学生还做了时政笔记。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政治课一张嘴巴、一根粉笔,上课画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现状,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再者,学生素质的提高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包括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等,从而为提高学生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