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 黄金玉

【机构】 湖北省大冶市金湖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对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做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列举了几个实际教学案例来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以期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几点有力的教学参考,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初中数学教学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了眼下初中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利用得当,很多教师对此并无感想,导致合作学习只流行于形式,并未得到实质上的落实。对此有必要进行改革。
  一、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合理分组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的不同合理分组,过程中遵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是不同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学习。将全体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别对每位学生从1到6进行编号,明确分工。
  (1)组长:负责对组内的任务进行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同时组织好组内几率。
  (2)记录员:主要负责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发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结果。
  (3)评分员:根据每位组员的不同表现和学习态度以及交流质量进行公平评分。
  (4)汇报员:总结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做汇报和交流。
  以上组内成员的分工每个月调换一次,这样这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促进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进步。
  2.培养小组内所有成员的沟通能力?
  (1)保证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由于有的学生性格活泼,善于表达,因此发言的机会较多,而也有一些学生发言机会较少,对此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小组中,予以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2)制定组内发言规则,组内发言时按照从1到6的顺序依次发言,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这样无论哪种学生都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3)设计组内互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积极帮助较差的学生。关于作业、学案等要组内成员互助检查。
  3.开展组间竞争,培养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
  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要进行当堂评价。具体如下:
  (1)各组成员参与的程度
  每个人都有积极参与则为满分6分;如果发现有没有发言的学生则要适当扣分,一人一分。
  (2)各小组展示
  在学习结束之后每个小组的汇报员都要面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遇到的问题和研究结果,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述和学习态度给出相应的分数。
  (3)学生的测试成绩
  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可以适当进行组里加分,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组内成员团结程度都要进行适当评分,每周一次,优胜组教师要予以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失败组也要总结问题,并予以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合作学习热情。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组织合作学习
  例如在讲解《四边形》一课时,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再依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学案。
  课堂上,首先小组组长要组织全体成员讲解学案中的问题,自主学习,并做好重点内容的填空。安排:什么叫做四四边形?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这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由6号完成;安排:四边形边和角的性质的证明,由5号同学和4号同学完成,预习作业中的性质的直接运用,由3号完成。最后由1号和2号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可以随意选择两组进行内容的展示,随后每组成员要分别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予以回答和总结以及评价。
  2.在学生思维出现问题时组织合作学习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比较奇怪、抽象的问题,学生很难独自完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组织合作学习。
  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一课时,经常会遇到“如图,△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C、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请问:AD与BE相等吗??”等这类的问题(如下图1),学生独立完成具有难度,思维会出现障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一起研究,很容易就会发现AD是三角形ACD的边,BE是三角形BCE的边,证明△ACD≌△BCE就能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小组解决问题之后进行评比,对每组的解答速度、解答思路、以及题目表述都要进行适当的评价。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会一直处于积极状态,组员之间相互启发,思维阻碍自然就会解开,在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合作学习极具推广价值。学校必须要加强重视力度,任课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自由感和快乐感,使得学生可以在互帮互助的环境中获得思维的解放,帮助他们在提高数学成绩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0.
  【2】张玉彬.理想课堂构建与实施[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3】蒋启元.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
  【4】吕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