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光彩

【作者】 王致华

【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光彩,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不懈的追求。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对这门课不够重视、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在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交流、总结、角色转化等各方面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在教学实践中,从师生关系、课堂语言、结尾等几个方面摸索,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光彩。
  关键词:有效课堂 绽放光彩 和谐 语音艺术
  一堂课是否成功不是说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每堂课的一点进步,最终培育优秀人才。然而在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说得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学生听得不得其要”,效果甚微。教师感慨“为何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都没有重视。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切实把有效教学的理念贯彻于每堂课,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课堂实效,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光彩。
  一、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的基本前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若成为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不是服从和被服从关系,那么你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从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当然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容易。尤其“00”后的学生,他们生活于网络时代,接触了许多新事物、新观念。因此他们无论在心理、语言、行为习惯上与以往的学生差别很大,显得非常有个性。老师需掌握一定沟通技巧,从课堂、辅导课及日常生活中善于抓住契机,针对学生不同性格特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对学生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给予细致的关爱,为和谐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我校处于偏僻的农村,大部分学生寄宿。虽然这些孩子来自农村,但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被家长溺爱。再加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第一次住校,生活自立能力欠缺。尤其是初一新生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在食堂打不着饭,而只能吃泡面或馒头。我经常在学校住,因此我有很多机会参与学生的饮食起居。我会带一些饼干、面包、牛奶、水果等去学生宿舍,如若有没吃饭吃饭或没吃饱的学生,让他们再补充一些。刚开始学生羞涩,都说吃饱了。后来我慢慢融入群体,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饿肚子时,主动找我。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满脸洋溢着喜悦,我的心里无比幸福。在不知不觉中,半学期过去了,我与学生关系非常融洽。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说心里话,说真话,敢于标新立异。首先,教师要从心底爱教育事业,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谋生手段。其次,上每堂课都把学生当作朋友,是自己的孩子,被满满的爱心充斥着。第三,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关系。团结的班集体才有向心力,才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巧用课堂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在课堂上总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课堂任务的主要手段。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引得同学开怀大笑,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使学生既没有包袱又触动心灵。巧用语言艺术,让听课成为一种享受。
  (一)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
  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不仅以理论为依据,而且大多数时间要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当然理论知识就比较抽象,如果在课堂上空谈理论、照本宣科,学生心灵之门就关闭了,课堂上将会出现打瞌睡的、说话的、做其它作业的、思想开小差的,更有甚者已俯案入睡。总之学生感觉信息技术课堂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用幽默风趣,寓庄于谐符合当代学生特点,能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对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编成顺口溜,既朗朗上口又记得牢。谚语、诗词等常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二)教学语言的速度要得当
  教学语言的速度“快些慢些”,是否合理、科学,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此时我想起了一首歌《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首歌之所以打动国人的心,就是慢半拍的慢生活。“快”是一种“社会病”,已渗透到教育中,许多教师“赶进度”,课堂节奏快,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消化”能力。欲速则不达,在课堂上我们有意无意压缩时间,效果却打了折扣。因此,教师把握好语言速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三、精彩的巩固小结
  若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光彩,还要在结尾上加以润色。我通常开门开始一堂课,以悬念结尾,引人入胜。随着下课铃声,灵活的创设悬念,把本节课内容和下节课开头有机联系起来,让丰富的内容,凝聚于深刻的话语中,使学生细嚼再三,欲罢不能。给学生留下悬念,显然,精彩的结尾往往俱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几点技巧,在某种程度上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光彩。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相互交流学习,善于反思,一定会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魅力四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光辉,提高思想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效性三【J】思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2009.7
  2.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参考.总第437期.
  3.心理与健康.2.16.9
  4.张春华.教研论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