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生作文要让其个性纷呈

【作者】 赵翠青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阿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生活是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而不一种颜色。作文也应该不是统一的音调,而要各有其音,具有个性。写个性化作文,就是要不拘形式,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写真事,吐真情,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然而,纵观现在学生的作文,个性正在功利化的价值层面上渐渐迷失,作文模式化,“假、大、空”,语言大人腔的现象仍较严重。个性泯灭,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为改变这一现象,我决定进行“让学生的写作个性纷呈”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个性化的感受生活,产生的才是真情,写的才是真话。
  个性化写作,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具有新颖的构思,真实自然的思想感情,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或清新华丽或纯朴厚重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写作个性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发展学生健全个性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使其作文具备个性化特征的过程。在教给学生基本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不受任何题材、体裁的限制,自由练笔,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兴趣点,逐步解决学生写作内容模式化的烦恼,从而使学生爱上作文,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作文教学一直在强调这样一种假设:作文时来自生活的,因此应该写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就会有真情实感,有真情实感才称得上好文章,因而在作文教学中特别强调写实。很多人不自觉地把“有真情实感”和“真人真事”划上等号,要求学生写生活中自己真实的见闻。什么是真实,我个人认为,真实应指艺术的真实、逻辑的真实,而不是对生活的机械描摹。只要文章给我们真实的感受,就应该是真实的。相反,不从艺术的角度谋篇布局,驱遣语言,即使写得是真人真事,反而给人“假”的感觉。所以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又要关注作文内容的另一个来源也就是我们的主观情感和想象。促使学生的作文一步步地得到提高。使学生从“有话可说”达到“有话妙说”,使自己的作文逐渐成为一门艺术。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因此,写作是一个人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作文则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创设情境,营造放飞空间。
  对新鲜事物好奇与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作文教学可以利用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语言、表演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细致观察。这样,既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充满情趣的活动情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手、脑、口,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过程中。教学中,我利用“打电话”、“传口令”、“猜谜语”等游戏或开展说说“我的生日”、“我的名字”、“我家的喜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对说话、写话产生兴趣。同时,积极探究教学情境。如,新年快到了,让学生回忆过年的一幕幕——拿压岁钱、贴春联、穿新衣、放鞭炮、舞龙舞狮……然后产生一个个小课题,如: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新年拿压岁钱、穿新衣有什么寓意?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调查探究,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的调查过程和结果。另外,还可以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放飞想象,在想象中快乐地作文。在黑板上出示几个没有直接联系的词语,如:“花园、医生、小狗、蛋糕”,学生靠想象把它们联系起来,自编成故事。欣赏一段音乐,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要求边听边想象,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表达的灵感。
  2、积极评价,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都是好表扬、爱模仿的。教师只有善于运用评价,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起学生的想象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及时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或只是只言片语,都能诱发他们潜藏的情感。在学习园地、校园板报栏、学生作文集上,发表学生的一两篇作文,在课堂上范读他们的习作……对他们无疑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儿童的作文大多是表述“儿童语言”,幼稚但又富有情趣。教师要常常蹲下身来,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灵,用眼去观察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儿童的认知水平接纳、赏识我们的学生,不要随意挥动大笔,抹杀了学生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让学生变成一群沉默的羔羊。
  3、注重生活实际,放飞童真、童言。
  长久以来,课堂成了语文教学唯一的场所,教学被校园围墙围住而与大自然、与社会隔开了。其实,生活与语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习作中,倡导向生活开放的习作素材观,指导学生习作要重视生活这源头活水,从生活中去摄取,学生的习作就不会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组织内容丰富的班队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智力竞赛,问答比赛,辩论会,小记者采访活动,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只要学生玩得开心、玩得高兴,就会写得轻松,写得愉快。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也就多了。
  自主写作”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所谓“自主写作”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观察和感受的所得形成语言文字。春秋时节,带领学生到公园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到山溪边野炊,到后山攀登、眺望家乡风光、放风筝……学生走到广阔天地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看到广袤天宇下的大千世界,极大地愉悦了身心,在充分感受自然美的同时,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许多新鲜美好的印象。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真意切,个性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