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抓实小组合作,推进语文课改
【作者】 王贤莲
【机构】 湖北省保康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生本课堂的内涵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生长需要,营造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学生积极、快乐、高效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四生课堂":生命,生长,生活,生态。我县生本课堂改革历时5年之久,由最初的"三段九环"教学模式探索,到"三段六环"教学模式的变革,最终形成"三学小组"教学模式。一时之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诸多的学习模式之中,我注意到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都抓住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法宝,慢慢我们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带进语文课堂,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下面就"抓实小组合作,推进语文课改"这个主题,谈谈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注重学习,更新观念
这里我从两个方面说,第一,教师学习,改变教学观念:1、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13年,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到马良云旗小学参观他们有关小组学习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的一些具体做法;组织教师参加县镇各种教学活动。2、实实在在搞好校本培训。近两年来,我们利用"生本达标晋级炼课"活动,先用两周时间让老师们把关于小组建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炼汇总,然后至少用两周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解决问题,再进行课堂展示、形成特色,最后把这个特色总结成文,分教研组进行学习,教师结合实际写好一点儿体会。3、网络学习。好多教师挤时间主动在网上听课、看资料。第二,学生培训,改变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1、向家长和学生宣传课堂改革的重要性,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2、对学生分期有序地进行培训,切实做好组长、组员的学校培训、班级培训、学科培训,通过培训要他们学会怎样进行预学、互学、交流、展示;怎样进行质疑、补充、评价,把学习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达到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二、确立先进,带动整体
14年秋季开学初,我们通过集体讨论,综合各个方面的优势,确立这个六年级为"小组合作学习示范班"。示范班具体做好:1、班主任利用学到的知识,结合班上实际,落实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合作学习氛围。2、科任教师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个人爱好或长处组建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每小组由3或4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一名)、中等生(一或二名)、和学困生(一或二名)组成,便于他们互教互学、合作探讨、主动参与。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组内成员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根据学习的情况给学生进行编号,分别为①号、②号……比如六年级从优到差编号,各种学习环节根据学生不同的号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讨论为各小组取组名、具有特色的组号,形成小组文化,增强小组合力。一年级是2人组成的学习小组。3、在实验班级教学中进行试验、操作、总结、提高,其他年级的教师也要参与指导、讨论、形成初步的模式。4、所有年级覆盖,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校园文化、班级建设,组建小组,开展教学,全面铺开。
三、规范流程,落实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大致分为两大块:一是小组合作交流前置学习、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交流重点帮助小组学困成员,解决疑难问题,组长有目的地安排班级展示发言人;二是班级展示交流环节,通过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要学会掌握数学知识、语文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并学会拓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受到思想熏陶。如何使这个流程规范,来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呢?我们经历了一段艰难的乱糟糟课堂秩序后,以五年级语文为龙头,逐步达到现在每个班能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做法是:
1、教师一定要用心学习好"三书",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把握好教材的难度,确定好小组交流的内容,搞好预习。但对语文学科而言,要安排好前置学习内容,比如教学《北京的春天》时,第一课时唐老师安排:(1)自由读课文5遍,做到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熟练,尽量读出感情。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会14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词语。(3)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说说读后的感受。(4)搜集有关老舍和春节的资料。第二课时我让学生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共同确定前置学习要求为:(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2)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3)讨论: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如课中的生字、词语要安排2人为一组进行交流,要注意优生、学困生的搭配,要求优生一定在交流中帮助学困生学会;而读课文、找句子、说体会、谈感悟等,就要求所有组员参与。
3、成果交流,个性发展。学习成果交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教师要把展示的过程建构成为一种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被真正激活,情感得到愉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展示。可是在教学中总是存在组织失序、机会不均、目标不明、提升不足的现象,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五年级李应柱老师探索出一套经验,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让李老师谈做法。目前,我们每个班基本都是这样做的。李老师的做法是:组内交流人人发言,组长根据发言情况,对某一个题某一组员有亮点,就让承担这道题的发言人,代表组与其他组进行质疑、补充、订正等交流活动。这样发挥个性,让交流更精彩,更具实效,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4、有效评价,共同参与。生本课堂改革中最大的变化是要切实落实好评价机制。我们刚开始就学习的套路,每节课老师把每组的组名固定在黑板一角,采用记分法记录下每个学生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点学习状况。可是后来发现有许多问题:一是耽误教学时间;二是评价过于频繁,没有主次,学生有些厌倦等不足。面对这些,我们又在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主要评价班级展示的情况,根据各组交流的质量高低,或奖分、或评学习之星,学生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校小组合作学习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我们每个教师的坚持,是他们善于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总结,在总结中再思考、再坚持……来源于我们每个孩子的参与,是他们主动学习、积极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质疑补充的结果。我们将会不断地进行再研究、再探索,利用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推进生本课堂改革向前迈进!
一、注重学习,更新观念
这里我从两个方面说,第一,教师学习,改变教学观念:1、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13年,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到马良云旗小学参观他们有关小组学习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的一些具体做法;组织教师参加县镇各种教学活动。2、实实在在搞好校本培训。近两年来,我们利用"生本达标晋级炼课"活动,先用两周时间让老师们把关于小组建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炼汇总,然后至少用两周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解决问题,再进行课堂展示、形成特色,最后把这个特色总结成文,分教研组进行学习,教师结合实际写好一点儿体会。3、网络学习。好多教师挤时间主动在网上听课、看资料。第二,学生培训,改变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1、向家长和学生宣传课堂改革的重要性,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2、对学生分期有序地进行培训,切实做好组长、组员的学校培训、班级培训、学科培训,通过培训要他们学会怎样进行预学、互学、交流、展示;怎样进行质疑、补充、评价,把学习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达到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二、确立先进,带动整体
14年秋季开学初,我们通过集体讨论,综合各个方面的优势,确立这个六年级为"小组合作学习示范班"。示范班具体做好:1、班主任利用学到的知识,结合班上实际,落实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合作学习氛围。2、科任教师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个人爱好或长处组建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每小组由3或4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一名)、中等生(一或二名)、和学困生(一或二名)组成,便于他们互教互学、合作探讨、主动参与。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组内成员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根据学习的情况给学生进行编号,分别为①号、②号……比如六年级从优到差编号,各种学习环节根据学生不同的号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讨论为各小组取组名、具有特色的组号,形成小组文化,增强小组合力。一年级是2人组成的学习小组。3、在实验班级教学中进行试验、操作、总结、提高,其他年级的教师也要参与指导、讨论、形成初步的模式。4、所有年级覆盖,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校园文化、班级建设,组建小组,开展教学,全面铺开。
三、规范流程,落实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大致分为两大块:一是小组合作交流前置学习、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交流重点帮助小组学困成员,解决疑难问题,组长有目的地安排班级展示发言人;二是班级展示交流环节,通过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要学会掌握数学知识、语文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并学会拓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受到思想熏陶。如何使这个流程规范,来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呢?我们经历了一段艰难的乱糟糟课堂秩序后,以五年级语文为龙头,逐步达到现在每个班能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做法是:
1、教师一定要用心学习好"三书",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把握好教材的难度,确定好小组交流的内容,搞好预习。但对语文学科而言,要安排好前置学习内容,比如教学《北京的春天》时,第一课时唐老师安排:(1)自由读课文5遍,做到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熟练,尽量读出感情。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会14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词语。(3)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说说读后的感受。(4)搜集有关老舍和春节的资料。第二课时我让学生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共同确定前置学习要求为:(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2)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3)讨论: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如课中的生字、词语要安排2人为一组进行交流,要注意优生、学困生的搭配,要求优生一定在交流中帮助学困生学会;而读课文、找句子、说体会、谈感悟等,就要求所有组员参与。
3、成果交流,个性发展。学习成果交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教师要把展示的过程建构成为一种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被真正激活,情感得到愉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展示。可是在教学中总是存在组织失序、机会不均、目标不明、提升不足的现象,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五年级李应柱老师探索出一套经验,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让李老师谈做法。目前,我们每个班基本都是这样做的。李老师的做法是:组内交流人人发言,组长根据发言情况,对某一个题某一组员有亮点,就让承担这道题的发言人,代表组与其他组进行质疑、补充、订正等交流活动。这样发挥个性,让交流更精彩,更具实效,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4、有效评价,共同参与。生本课堂改革中最大的变化是要切实落实好评价机制。我们刚开始就学习的套路,每节课老师把每组的组名固定在黑板一角,采用记分法记录下每个学生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点学习状况。可是后来发现有许多问题:一是耽误教学时间;二是评价过于频繁,没有主次,学生有些厌倦等不足。面对这些,我们又在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主要评价班级展示的情况,根据各组交流的质量高低,或奖分、或评学习之星,学生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校小组合作学习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我们每个教师的坚持,是他们善于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总结,在总结中再思考、再坚持……来源于我们每个孩子的参与,是他们主动学习、积极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质疑补充的结果。我们将会不断地进行再研究、再探索,利用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推进生本课堂改革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