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解题方法教学

【作者】 刘晓莲

【机构】 陕西省神木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反比例函数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充分的展现出了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处理相关的反比例函数问题的时候,学生要善于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特点进行题目的解答。本文主要针对反比例函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反比例函数  现状  解题方法
  反比例函数在数学学习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知识内容也是比较复杂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反比例函数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转变,转变的方向也是朝着科学化和细致化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中校甚至是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反比例教学。根据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还不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有的是不重视,有的是忽略,造成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不到位;并且,在老师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的直接跳过,有的是迷惑,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我通过对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反比例函数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在反比例函数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实例的加入
  在反比例函数中加入实例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记忆力很好,能够把老师的内容记忆下来,但是内有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不愿意动脑,对数学学习没有热情。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难懂的反比例函数融合到实例中,以便更好的进行分析和研究,减轻知识的学习难度。重要的是用实际事例来引导学生注重实际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品尝反比例函数的乐趣。借助平时的实际事例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认识,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对数学概念、理论、公式进行简单的记忆,要把数学作为一种乐趣去享受。
  例1 某地去年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l亿度,今年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今年新增加用电量y(亿度)与(x一0.4)元成反比例.当x=0.65元时,y=0.8。
  (1)求y与x之阍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元时,今年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去年增加20%?
  上述问题就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事例,是强化学生认识反比例函数的重要素材,也能够把抽象的反比例函数转化成为具体可感的实际案例。数学课堂融合了语言、图像和文字等多个内容,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正例和反例相互融合,加强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本质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的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有关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反比例函数的主体观念,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很多的数学理念,不是依靠一节课、两节课,或者是一个月甚至是一个学期,学生就能够领悟的,这还需要一个阶段和时间的累积,不断的提升认识。因此,反比例函数作为中学阶段的关键内容,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融合相关的反比例函数知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反比例函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给学生一个独立、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独立的进行学习,老师和方法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是学习发展的关键力量。根据相关的反比例函数的实际案例来体会其中的实际价值,了解反比例函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实际意义。
  例2 例2 若函数y-k1x(k1≠0)与y=k2x(k2≠0)的图象无交点,则k1,k2应满足什么条件?
  从方程的角度可以解决,能否用图象解决呢?未知,如何画出准确的函数图象呢?k1,k2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得出如图1 ,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图象具有相同的象限特点,即过第一、第三象限或过第二、第四象限,而且若一个经过第一、第三象限,而另一个经过第二、第四象限,则必无交点。有的学生则更进一步,先画出k>0的反比例函数大致图象,再画出正比例函数图象并绕原点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观察交点情况。而后探究k<0情形。
  反比例函数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课题研究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反比例函数问题的探讨,表达自己的想法,吸收别人的相关意见。例如: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收集身边有关的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并且归类,安排问题,让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展示出一种团队的力量和竞争的意识。最后,把各个小组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先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然后老师进行引导,这样不但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出了老师的引导效用。
  三、构建反比例函数的问题情境,解决理解难题
  老师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反思,构建问题情境能够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有效的转换思路,使得知识变得更具体。
  课堂是社会的体现,出现在课堂中情境不亚于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课堂的很多问题和环境都是创建出来的。例如学生进行物品的买卖,构建核反应堆进行研究,虽然课堂中没有真正的进行食品的买卖,没有一个人是核工程师。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些对象或许我们之前并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实际观察过,甚至没有感觉。所以,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反比例函数知识,并不是依赖于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不论图片多生动形象,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还是比较复杂的。反比例函数是一种关系的连接,其中的关系并不是像铅笔、桌子和写字本是可以操控的东西,需要相应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水平。
  反比例函数知识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在综合使用反比例函数的内容、特点的时候,要把实际的案例融合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研究、相互交流、独立思考等方式,减轻学习的难度性。当学生处于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帮助,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构建学习的信心。在有价值的、具有真实情境的教学中,更好的融合数学中的相关概念和关系于实际情境中,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所以,加强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向彬.运用反比例函数巧解初中数学实际问题[J].数学教学通讯,2017,(1):63-64
  [2] 殷忠伟.反比例函数解题方法教学探析[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6,(8):2-3
  [3] 施倪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构建与数学价值发掘[J].数学教学通讯,2016,(3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