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模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 段绪成

【机构】 湖北省宣恩县李家河镇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今后高中知识的深入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进而构建高效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实现初中知识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在高效课堂上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提升自身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认知学科,内容涉及植物、动物、人体及微生物等各方面生物知识,想要学好初中生物需要掌握并灵活运用众多知识点。很多学生因为前期一些知识点掌握得不扎实,后续生物课程学习难度变大,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初中生物教学正常进程产生影响。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学中常常运用到的教学手段,其即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场景,引导学生们情感上的体验,激发起学生们学习上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最佳的源动力,趣味情境的创设往往能够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以及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情境问题的创设,应该立于学生们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因为由于是学生们所熟悉的情境,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理解,同时由于是学生们所熟悉,则更容易引起学生们探索的兴趣。将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现实生活相联系,更加能够加深学生们对其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学习“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相关知识时,笔者就会让学生们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你是不是很没有力气呢?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做完这件事后,你又何不一样呢?"学生们根据自己现实生活的经验,则会说出自己饿的时候会很没力气,就会想吃东西来横扫饥饿感,吃饱后就很有精神了。这样笔者就会顺势,将这一节课的知识结论告诉大家"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进而引导学生们进入课程的学习。
  二、敢于提问,踊跃发言
  在课堂上,提问不单是教师的手段,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提问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着特别的作用。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过,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则不进。这说明自古以来,教育家们重视学习中质疑的作用,并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问就代表着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促使着学生不断地寻找答案,好奇心不仅不会妨碍学生找到最终的答案,还会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完满的解决方案,实质上提问激励着学生进步。传统的生物课堂上,往往只能够听到教师的声音,能够主动提问的学生寥寥无几。从本质上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决定了学生的探索思维和对知识的渴望,问题的解决与否,也决定了学生研究能力和汲取知识的积极性。幸运的是,课堂上总有少数求知欲强烈的学生,他们在课程的学习中会有所疑问,但是苦于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致使他们的提问内容和教师所授的内容有所出入,然而老师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提问能力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提问。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同时,教师应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对学生大胆的提问进行鼓励,对学生错误的提问也不要责备,同时对学生的提问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在课堂的实际情况中,学生提问时可能出现害羞的现象,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并加以引导。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有效的教学最为直观的考察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所以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的。要想实现有效学习,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提升教学和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第一个步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生物知识中的核心内容、生物符号,并且能理解题意,搞清楚生物学的相关概念。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多思多练,能够灵活利用生物知识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学完遗传知识之后,对俗语“龙生龙凤生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还需要一定的学习检测,已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的加以改进。在实践教学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这样操作: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利用前十分钟,将学生分为组,通过小组讨论并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生物问题;第二,在学生能自己解答的情况下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第三,利用教材上的生物习题,让学生自我检测;第四,选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不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也是教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實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在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学生不知如何观察,这时教师就要创设恰当的情景来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而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所用材料必须要薄而透明,要达到薄而透明,就需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璃片标本才能观察。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本上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可以将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这样,学生面对实验台上的各种用具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而又细心地进行实验尝试操作,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例如: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要用双手进行,转动转换器不能扳着物镜进行。观察到细胞之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分析细胞的外形特点,通过比较和分析,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即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通过观察指导,(下转第17页)(上接第8页)使学生学会正确绘图。例如:绘图要保证图形的真实性,在一张纸上图形要位于左上角,阴暗部分只能用铅笔尖来点而不能涂等。实验结束时,要书写实验报告,总结自己在实验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以此达到做实验的目的。
  初中生物学习是非常讲究学习方法的,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效果显著增强。所以老师通过充分课前准备、灵活授课方式和合理激励策略可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完全调动起来,共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理科考试研究.2016(06)
  [2]赵慧.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5(12)
  [3]甄德录.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