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作者】 杨 菲

【机构】 广元市旺苍县东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国际"汉语热"的兴起,我国越来越重视语文的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密切结合,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展开,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自然是先吸收而后再倾吐。这就明确表明想要写出好的文章,一定的阅读量是基础,而且阅读与写作要相辅相成。小学语文教学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能促进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读写结合需要一定的策略。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就是小学阶段。想要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需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读写相结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领悟文章表达感情的方法,然后与同学老师进行交谈与讨论。将阅读与写作之间进行相互配合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概括,判断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实践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能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进行结合,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科学性与合理性。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日常的交流与学习,都离不开语文,都属于语文知识的实践过程。只有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吸收,促进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
  2.1 激发学生对语文读和写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正处于少年时期的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高度的好奇心,他们对语文教学中的某些故事可能会存在较高的兴趣。对此,教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引导,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只有当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时,学生才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对语文教学进行探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应当从激发小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兴趣入手。
  教师可以采用多感官参与、多样化训练、多形式评价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多感官参与是指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眼耳鼻手口五官齐动,做到直观立体地认识事物。多样化训练指的是将指令性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课时、多渠道、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例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童话、故事、动画片等教学方法。
  2.2 注重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学习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读写结合的学习兴趣后,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学习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深化学生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联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读写结合的学习意识,逐渐形成读写结合的阅读思考能力,利于学生融会贯通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语文知识。
  2.3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端正的思想品德,还要具有专业的教学素质。正常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就应该是读写结合。教师应该定期地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以达到正确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2.4 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正处于少年时期的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动阅读与写作的进一步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发展特点,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可从学生家长和教师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学生家长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吸引学生的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无害的图书、杂志、漫画或者连环画,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简单有趣的阅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有意识地有计划地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助于学生对积累的素材进行迁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2.5 注重小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注重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综合应用阅读与写作的能力的过程中发挥这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四年级的小学生积累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少,加强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扩大学生的生字学习范围、深度应用重新组词的生字等,能降低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生字障碍,有利于学生流畅地阅读,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此外,处于小学中段的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写作的一般形式,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写作形式的教学,促使学生对写作形式作进一步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与掌握以及应用语文写作的一般格式。因此,学生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与写作。
  2.6 读写要积极贴近生活
  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切合生活进行训练。素材来源于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镜头,能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能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3 总结
  综上所述,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要意义,但是,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本文简单地列举了几个读写结合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旭东.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0):84-84.
  [2]韩秋香.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12):102-102.
  [3]汪漪.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12):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