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初中数学快乐课堂

【作者】 樊刚强

【机构】 陕西省神木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本是培养和造就各类专业人才的共同基础,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目前初中学生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出选择适宜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数学教学课堂——快乐课堂,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快乐课堂  必要性 运用  评价
  数学本身是一门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很多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是看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看学生是不是“我要学”而非老师强迫式的“要我学”。
  一、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1.数学快乐课堂的特点
  “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向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发自内心的生活需求。数学快乐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营造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内在美,让数学进入内心世界,使学生轻松、快乐、有效地学习数学的气氛的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把学生的“苦学”变成“乐学”,形成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氛围。
  2.营造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
  (1)学生的需求
  由于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系统,不扎实,新旧知识衔接能力差,同时,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僵化,缺乏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部分学生都是机械地套用公式,应付考试,只是按老师设计的进行思考,无形中认为数学就只是“一些公式、计算方法”,不去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但初中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这就与很多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相冲突,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真正地学到其精髓,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也不可能真正享受快乐。以上这种现象就需要改变一下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对数学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展示,尽情交流,促进其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充满快乐,让课堂真正成为舒展个性的舞台。因此,快乐数学课程是初中生目前所需要和追求的。
  (2)教师的需求
  学生对数学认识不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生活很少用上数学,学不学都一个样,再加上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知识的增加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数学成为他们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堂。老师在讲课时,大多数学生由于对数学缺乏吸引力,往往心不在焉,有些甚至游离于教学外的事物,这使得数学教师授课也越来越没有信心,长此以往会与学生产生恶性循环的状态——“我不愿教,你不愿学”。因此学校数学教师的压力也引导了其对快乐数学课堂的追求和向往。
  3. 数学快乐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1)快乐数学教学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
  数学快乐课堂就是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友善的气氛,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它要求教师亲自参加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直接用言行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2)数学快乐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数学快乐课堂具有竞争性、艰苦性与趣味性、可变性与群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的强烈快感,随着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这种情感体验和参与需要表现得更加强烈,在良好的心境状态下参与教学的自主性,表现出思维的敏捷、反应的迅速、理解的深刻,使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家庭和群体。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使数学快乐课堂在学校中有效地运用
  1.素材、方法——营造快乐课堂催化剂
  这是营造快乐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教师的授课方式都不一样,有些是走传统型的,有些是走精炼型的,当然有些则是走“快乐”型的,所谓的“快乐”型,即能够以比较生动、简单的方式使学生牢记所要授的知识。学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要营造快乐课堂只知方法,不懂如何传授是不行的。
  2.尊重——打开快乐课堂金钥匙
  这里所谓的尊重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同时也包括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打开快乐课堂的大门,营造一种快乐的教学气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但由于大部分初中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对于遇到的问题或有新的看法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往往不会也不敢轻易地与老师对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一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去积极地引导,不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时候,学习是在不断讨论中进步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从而使学生更有信心,更有热情,老师上课更有激情。总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3.沟通——搭建快乐课堂的桥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生活的纽带,数学课堂中也不例外,我们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知识。教师空洞的说教、冷漠的态度、轻率的训斥以及谈话时紧张的气氛和不适宜的时间或地点等等,都是不利于搭建快乐课堂。另外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中生,他们有严重的自卑感,与人的沟通能力较差,对老师更有一种仇视心理,学生在教师“冷若冰霜”的脸庞下,变得越来越胆颤心惊。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有些学生原本很有意愿想和老师沟通,也变得慢慢习惯而被抹杀在萌芽状态。要消除这些障碍,就必须掌握设计和运用沟通语的技能,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只要在与学生交流中多给学生爱,就可以在不经意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距离。其实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往往都是常常面带微笑的老师,当老师朝他们微微笑,换来的是他们的微笑和良好的课堂氛围。
  4.信任——升华快乐课堂的保证
  信任的意义就是在一起能快乐。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信任也是一种力量,如果你相信一件事或者信任一个人,就会在你心里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信任,那么所有的事都会作不好。没有信任数学课堂学生如何能快乐呢?师生信任是增加师生沟通、联系师生关系的桥梁,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也是进行快乐课堂的保证。如果学生能得到老师的信任,那么老师也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老师在乐中教,学生在乐中学,事半功倍,不亦乐乎。
  三、优化评价体系,提高课堂快乐指数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都以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要依据。忽略了学生的内存情感及内在表现,往往会打击学生的隐性积极性。快乐数学课堂考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以外,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主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自己及他们的评价中来,既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学生也可以在评价当中吸取很多的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他人的长处,这样,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改善自己,不断成长。让学生可以得到不同人群的评价,避免了单一的教师评价,让学生更乐意地接受,更乐意去改正、提高。
  2.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目前采用最多的评价目标就是学生的知识目标,体现在成绩。这种评价目标往往会打压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能力等方面表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快乐数学教学中除了测试成绩当作目标以外,还注重学生的学生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的目标,学生学习过程的目标,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把这些目标纳入评价目标,让学生避免天天面对单一的评价目标。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得到肯定,让整个学生过程中,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情感、态度等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快乐指数。
  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评价也不同,成绩相对好的同学把考试成绩作为重点,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确把平时考核作为综合评价的重点,主要考核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参与性、作业和笔记等,通过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都有所学,更接近学生学习水平,学生更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快乐数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总之,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授与学的主阵地,因此如何使这个阵地变得更有价值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这个阵地中,教师是主导者也是引导者,所以教师除了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课堂的有效的管理,引导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数学,掌握知识,就现在的学校而言,营造一种快乐的数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参考文献:
  【1】杨伟萍.让数学课堂在资源活用中出彩.中小学教学研究128期.2016.8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董林伟.数学实验: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数学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