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法制课教学
【作者】 陶广植
【机构】 四川省会东县姜州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政治法制课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本文从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和谐互动的教学课堂、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就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法制课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 教学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我们的初中政治法制课教学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供参考。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政治法制课教学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本上没法提高学生素质的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据调查,目前95%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压力大,其中5.3%的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当前的教育现状,过分地强调教师这个子系统,忽视了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最实在、最具活力的学生这个子系统,或者说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使得众多的教育者面对学生自我意识强,要求民主、平等、个性、自尊、表现欲旺盛的现状束手无策。因此,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构建和谐互动的教学课堂
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1.创新教学形式。所谓的创新就是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构建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鉴于此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构建和谐课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就当前形势进行教学评估时,笔者就结合当前的环保督查活动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和《环保法》。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雾霾的形成”“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让学生学会“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遵顼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依据教材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此构建新时期政治法制教学课堂。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 教学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我们的初中政治法制课教学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供参考。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政治法制课教学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本上没法提高学生素质的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据调查,目前95%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压力大,其中5.3%的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当前的教育现状,过分地强调教师这个子系统,忽视了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最实在、最具活力的学生这个子系统,或者说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使得众多的教育者面对学生自我意识强,要求民主、平等、个性、自尊、表现欲旺盛的现状束手无策。因此,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构建和谐互动的教学课堂
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1.创新教学形式。所谓的创新就是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构建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鉴于此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构建和谐课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就当前形势进行教学评估时,笔者就结合当前的环保督查活动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和《环保法》。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雾霾的形成”“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让学生学会“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遵顼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依据教材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此构建新时期政治法制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