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 谭万国
【机构】 湖北省来凤县三胡乡胡家沟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广大教学同仁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教学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提出了众多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只有抓住学生的学习与个性特点,准确拿捏教学方法才能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在其中,游戏教学法多次被提及。小学生天性好玩,自然对游戏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分析教学环境,科学运用游戏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
数学课程是一项逻辑思维强、体验性广的教育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发展形式受到了教育行业的欢迎。这种游戏化的教育形式能够改变数学教学的无序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转变对数学学习的思维形态,让数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数字概念,而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
一、游戏式教学概述
游戏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而服务。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式教学时,应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详细分析教材内容,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游戏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特点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交互性,在创设的游戏氛围中与对方进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挑战性。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将游戏式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对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产生挑战欲望;娱乐性。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探讨数学知识,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育性。游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施,首要前提就是其需要具备教育意义,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突出学习目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1、游戏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共用
不同的教学手段利弊不同,数学教师必须清楚各种教师方法的利弊,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融合不同教学手段,做到扬长避短。由于游戏不同其特点各不相同,某些游戏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某些游戏则可发散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某些游戏却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不同游戏,其发挥的作用也存在着差异,数学教师必须要灵活运用这些游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给出学生两组相同的加减法题目,然后选择两组学生,利用抽签答题法,将题目置入两只纸箱内,要求被选中的学生轮流抽题回答,最后,再根据两组学生的积分评判胜利方,若出现双方积分打平的现象,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速度来评选。另外,教师可给予获胜方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使学生能够更投入学习,并加强生生间的团结互助。
2、利用游戏教学让抽象的问题变简单化
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能使抽象性的问题变成形象性问题,不必过多的依赖语言去陈述一些过程性的问题,就可以把过程生动形象清晰的示范出来,再不让抽象性的过程变成数学中的难点。在以往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都是利用计数器来让学生表示千以内的数,每次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时,总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要怎么做,学生对“满十进一”感受不深,学困生根本就没真正理解。高老师表示千以内的数时是运用了自制的学具,她让小棒在“数位”上“站”了起来!高老师用装满彩泥的盒子当成数位,每个盒子还在最前面贴上相应的数位名称,一根细长的小棒表示“一”,则个位上就可以放着一根一根的小棒;十根小棒扎成一捆表示“十”,一捆一捆的放在十位上;十捆小棒又扎在一起成一束,一束一束的放在百位上;最后用一个比较粗的大笔表示“千”。这样的学具,不仅令听课老师们眼前一亮,更让学生在学习数数,特别是跨十、跨百数时形象直观的理解掌握。
3、游戏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学生
游戏是手段,是把枯燥的知识融于愉悦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说游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那么激励评价就是学生活动热情的助燃剂,是学生继续游戏、学习的动力。所以,游戏评价是必须的,在游戏过程和结束时,教师要根据操作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及时的检测、评价,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操作结果,帮助学生梳理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穿插使用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教师要关注游戏中的个体,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捕捉蕴含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更好地体现个别化教育。在评价中,我们不能看是否达成游戏目标,完成游戏动作,最主要观察学生在活动是否有新变化,包括参与热情在内的进步,(因为个别小学生因家庭或自身性格、学习基础等因素没有展示欲望,不愿参与)都是给予积极评价,即发展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是,不然,快乐活动却不能让人感到快乐,这是不利于促进学生潜能发挥的,也是我们应该力避的。
4、利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游戏的设计构思要精,形式要丰富而新颖,要注重数学游戏的结构形式。一个好的教学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设计游戏时,要满足学生喜新奇、厌恶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不断推陈出新,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同时数学游戏组织要设计严密,应注重全员的参与与合作交流。数学游戏设计中要明确教师、学生的角色,要有明确的游戏规则,组织形式一定要设计严密,同时,设计一定要让全体学生参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活动参与的机会,不能以少数代替全部,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设计是把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形式之一,最终目的是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注重全员参与,并在参与中加强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面对问题能够共同解决。这种成功的体验一定会使他们兴奋不己,形成强烈的游戏兴趣和探究内驱力,从而为培养优良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创造最佳条件。
现在,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开始提倡这种教学方法,并把这种方法逐步渗透到了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恰当运用“游戏”教学,使它能够最大程度上辅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对游戏教学情有独钟,因为它让新课堂不仅是知识面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的场所,它让孩子枯燥的学习生涯变成了提炼生活,体验人生,感受快乐,展示风采,追求成功的过程。它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改善传统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道博.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
[2]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6).
[3]王桂才.简析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J].学周刊,2013(7).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
数学课程是一项逻辑思维强、体验性广的教育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发展形式受到了教育行业的欢迎。这种游戏化的教育形式能够改变数学教学的无序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转变对数学学习的思维形态,让数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数字概念,而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
一、游戏式教学概述
游戏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而服务。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式教学时,应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详细分析教材内容,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游戏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特点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交互性,在创设的游戏氛围中与对方进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挑战性。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将游戏式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对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产生挑战欲望;娱乐性。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探讨数学知识,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育性。游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施,首要前提就是其需要具备教育意义,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突出学习目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1、游戏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共用
不同的教学手段利弊不同,数学教师必须清楚各种教师方法的利弊,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融合不同教学手段,做到扬长避短。由于游戏不同其特点各不相同,某些游戏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某些游戏则可发散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某些游戏却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不同游戏,其发挥的作用也存在着差异,数学教师必须要灵活运用这些游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给出学生两组相同的加减法题目,然后选择两组学生,利用抽签答题法,将题目置入两只纸箱内,要求被选中的学生轮流抽题回答,最后,再根据两组学生的积分评判胜利方,若出现双方积分打平的现象,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速度来评选。另外,教师可给予获胜方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使学生能够更投入学习,并加强生生间的团结互助。
2、利用游戏教学让抽象的问题变简单化
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能使抽象性的问题变成形象性问题,不必过多的依赖语言去陈述一些过程性的问题,就可以把过程生动形象清晰的示范出来,再不让抽象性的过程变成数学中的难点。在以往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都是利用计数器来让学生表示千以内的数,每次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时,总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要怎么做,学生对“满十进一”感受不深,学困生根本就没真正理解。高老师表示千以内的数时是运用了自制的学具,她让小棒在“数位”上“站”了起来!高老师用装满彩泥的盒子当成数位,每个盒子还在最前面贴上相应的数位名称,一根细长的小棒表示“一”,则个位上就可以放着一根一根的小棒;十根小棒扎成一捆表示“十”,一捆一捆的放在十位上;十捆小棒又扎在一起成一束,一束一束的放在百位上;最后用一个比较粗的大笔表示“千”。这样的学具,不仅令听课老师们眼前一亮,更让学生在学习数数,特别是跨十、跨百数时形象直观的理解掌握。
3、游戏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学生
游戏是手段,是把枯燥的知识融于愉悦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说游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那么激励评价就是学生活动热情的助燃剂,是学生继续游戏、学习的动力。所以,游戏评价是必须的,在游戏过程和结束时,教师要根据操作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及时的检测、评价,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操作结果,帮助学生梳理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穿插使用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教师要关注游戏中的个体,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捕捉蕴含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更好地体现个别化教育。在评价中,我们不能看是否达成游戏目标,完成游戏动作,最主要观察学生在活动是否有新变化,包括参与热情在内的进步,(因为个别小学生因家庭或自身性格、学习基础等因素没有展示欲望,不愿参与)都是给予积极评价,即发展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是,不然,快乐活动却不能让人感到快乐,这是不利于促进学生潜能发挥的,也是我们应该力避的。
4、利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游戏的设计构思要精,形式要丰富而新颖,要注重数学游戏的结构形式。一个好的教学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设计游戏时,要满足学生喜新奇、厌恶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不断推陈出新,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同时数学游戏组织要设计严密,应注重全员的参与与合作交流。数学游戏设计中要明确教师、学生的角色,要有明确的游戏规则,组织形式一定要设计严密,同时,设计一定要让全体学生参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活动参与的机会,不能以少数代替全部,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设计是把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形式之一,最终目的是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注重全员参与,并在参与中加强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面对问题能够共同解决。这种成功的体验一定会使他们兴奋不己,形成强烈的游戏兴趣和探究内驱力,从而为培养优良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创造最佳条件。
现在,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开始提倡这种教学方法,并把这种方法逐步渗透到了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恰当运用“游戏”教学,使它能够最大程度上辅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对游戏教学情有独钟,因为它让新课堂不仅是知识面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的场所,它让孩子枯燥的学习生涯变成了提炼生活,体验人生,感受快乐,展示风采,追求成功的过程。它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改善传统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道博.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
[2]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6).
[3]王桂才.简析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J].学周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