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从衣着打扮探讨初中生审美教育

【作者】 杨 芳

【机构】 湖北省来凤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快速提升,当前社会当中中学生的穿衣打扮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开始紧跟时代步伐,并彰显个性。但从穿衣打扮当中也能看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教师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能从学生穿衣打扮当中来帮助学生向正确的审美方向发展,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对从穿衣打扮探讨初中生审美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初中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穿衣打扮;初中生;审美教育
  教师工作事无巨细,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内容,同时也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身心健康。对此,在初中的教育当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起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能够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上更好的观察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下面将对从穿衣打扮探讨初中生的审美教育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一、初中生衣着打扮分析
  首先,现代初中生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也较为复杂,所能接触到的东西十分的繁多,这些都是促使中学生在穿衣打扮上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当前阶段大部分的初中生在穿衣打扮上还是比较偏向于校服和运动服,认为运动服更加的舒适,方便活动,也能体现出自己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当中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穿衣打扮,对时装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希望能穿更加光鲜亮丽的衣服,也喜欢对好看的衣服进行讨论,对于他人的衣服开始进行分析和研究,甚至表现出明显的羡慕,甚至有一些学生当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服饰倾向。其次,一些学生当前阶段表现出了对于高消费水平的追求,他们开始盲目的攀比自己的衣服是不是名牌,自己使用的手机等是不是当下最流行的型号等等,对于学校统一的校服开始出现反感心理,希望能够标新立异。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最为明显,他们对于自己的独特性要求十分高,开始想要染发、烫发,喜欢带着夸张的饰品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性。从上述的几种学生特点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衣着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同时也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开始追求高消费和品牌,出现了消费理念上的偏差[1]。同时认为校服是不够光鲜亮丽,对自己有束缚感,也反应出了部分学生的集体观念差以及审美偏差等问题。对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促使学生在思想观念和审美能力上都能得到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二、初中生穿衣打扮的正确引导及教育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一个人的审美观念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将直接的引导着人们的审美实践以及对其他的创造活动开展。服饰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因此教师需要对此格外的加以重视,能够从学生的服饰上入手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素质培养,促使他们能够逐渐的向高尚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的审美标准,促使学生能得到审美理想的正确建立。
  (二)将审美标准及理想等作为主要的审美教育内容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青春发育时期,他们对于外部的事物理解并不十分强,同时也比较幼稚,但爱美之心是人的天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比较爱美,想通过打扮自己来更好的展现自我。但由于心理发展水平难以达到一个适当的高度,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外部事物的影响,对于美的追求会出现明显的盲目性特点。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来学习基本的审美知识和理论,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籁扩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能在审美素质上得到提升,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起对于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在进行审美观念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内在美与外在美之间充分的结合到一起来进行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会自然的散发出一种活力和朝气,这种美才是最为自然的,也是更加适合学生的美[2]。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此能有正确的认识,不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浪费在其他的无用功上,而是让自然美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教师是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作为教师不仅要担负着传道受业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作用及价值。对此,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美丽大方的仪表和语言等来影像学生,将优秀教师的风范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此教师也可以从自身的穿着打扮上入手,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穿衣打扮上看到美感[3]。同时初中生的可塑性是比较强的,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多看一些正确的穿衣打扮或者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穿着上,从而让学生能受到影响,从而更好的得到审美素质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
  在学校当中师生的衣着打扮是反应师生审美的重要体现之一。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发现美,促使学生的视野能得到拓展。对此,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方式来感受当中所包含的美感[4]。同时,教师也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自然界当中的各种事物和形象进行观察,并在当中逐渐的融入自己的理解,形成新的想象,促使他们能正确的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等之间的融合来让学生得到感官上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结语: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以及行为举止将直接的反应出一个人的审美观点以及个人素质能力。通过衣着打扮等外在表现来看本质,教师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并且能够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学生能在审美素质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升。也让学生能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向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成为未来社会当中的靓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刘正莲.探讨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12—115.
  [2]费秀秀.于细微处见精神——从衣着打扮谈中学生审美教育[J].黄河之声,2017,(02):55—60.
  [3]韩汀,何富荣,李洁.论衣着打扮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技经济导刊,2016,(27):64—69.
  [4]何玲珑.初中阶段如何教会学生审美[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6):2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