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微课与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王胤洁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微课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建议,以期微课在教学中发挥出最佳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教学;策略探讨
  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微课就是一节短小的视音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在被用作在线、混合或面对面教学的一部分时,这些简短的课程就成为学习活动的点缀,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这种微缩型的课程是很有效的,因为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单一的主题上,减少了学生分神的机会。
  一、找准微课切入点
  通过微课的教学方法展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首先,要掌握好初中与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在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主要包括着:课题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的奥秘、化学反应以及社会上的化学。到了高中化学必修所需要学习的从认识化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再到常见的无机物、物质的组成结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在高中所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与化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有着内容复杂、基础知识要求门槛高、难度较大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梳理好知识点,找到重点与难点,强化学生的学习,做好课前铺垫,克服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更好的学好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这堂课的时候,其中主要讲解了如何将粗盐进行提纯。主要经过了溶解、过滤、蒸发、沉淀的全过程。这样可以通过微课的教学手段实现这些过程与操作的重现。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进行反复观看,掌握好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互相讨论实验方案,如何去除粗盐中所包含的杂质。
  二、利用微课创建实验场景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的化学场景和化学反应如何直观反映,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阻碍学生化学逻辑思维提高的拦路虎。通过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具体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化学实验真实还原到学生面前,而学生通过拖动和等倍放大,可以快速、慢速和等倍距离放大观察化学反应,教师过去的言传身教转变成具体的视频讲解。这样可以最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实验现象,增强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此外,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将失败的化学实验或者错误的化学实验操作录制成微课视频,将化学实验的错误原因和操作步骤完整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了解化学实验背后所蕴藏的化学原理,避免危险的化学实验操作。最重要的是,利用微课实验视频有助于学生深入化学实验的背后,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培养良好的化学逻辑思维。
  三、微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深度
  每个人理解能力和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不一样,老师很难让每位学生都理解教学难点,所以教学难点是让教师很头疼的一点。但借助微课这个线上学习平台,每位教师都能贡献出自己对教学难度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式,微课会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角度。例如在微课上,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其对相关概念、方程式、氧化性与还原性的理解都有不止一种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更深入细致多方面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的效果,从而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根据科学研究,人们在五分钟到十分钟之内的学习效率是最佳的,人们的注意力保持非常集中,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对于一个化学知识点的讲解只需要不超过十分钟,通过这个最佳时间段进行授课,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点。微课对于学生来说不会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化学的特点就是有繁多的知识点,通过微课分散的知识点更能帮助学生记忆。同时教学难点不容易理解,微课上会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教师会用各式各样的方法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教学难点,甚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四、微课的课后分享
  微课课件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前制作、课堂展示,还应该体现在课后的分享和讨论。通过分享,让微课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通过讨论,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微课制作的要领。微课课件是教师精心制作的学习材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微课是一种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的特性之一就是便于复制和传播,因此,在微课的运用中除了教学课堂的展示,还要注重课后的分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大屏幕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能够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但是课堂并不仅仅是微课课件的唯一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课后更多功能的发挥。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复制微课课件进行课下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网络学习平台等渠道将微课课件进行传播和分享,从而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让微课这种形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教师来讲,微课也是一种新鲜事物,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完善。因此,对于微课的使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后讨论,也可以在教师群体里发动一些教学技巧的交流和分析。如对于教师制作的微课课件,以及学习过程中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的讨论,让学生提出哪些是微课课件制作较好的地方,哪些是不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五、将微课资源最大化开发
  在进行高中化学的微课设计时,也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资源,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在微课教学的资源包中,有微课教案、微课讲解以及微课练习的一系列内容,它们在视频中被体现出来,死板的知识点一下子就变成了灵活的教学资源,学生便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微课资源利用时,可以将Captivate、Snag It等软件加以最大限度的应用,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教师也要利用画图软件、PPT、Word等工具。另外,也可以将Office 2010中的PPT换成MP4格式的文件进行课程的讲解。多种现代方式的整合利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通过接触更多的新颖实用工具,全面掌握知识的不同表达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化学教师要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做到微而不缺,要将整合之后的知识点全部列入其中;然后就是微而不乱,对于知识点教师要有明确的思路,必须做到清楚的讲解,尽量短而精;最后就是从学生下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许多优点,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化学课上微课用化整为零、重点突破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用动态记录的方式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微观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但是单从微观技能看,微课割裂了知识情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课程。微课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文善.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25).
  [2]钱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11).
  [3]苟志清.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