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现代上市企业制度下的财会机构分设研究
【作者】 李 敏
【机构】 山东国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上市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独立财权地位业已确定,财务管理的独立地位越来越突出,财务与会计职责分工不明确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从而使现代上市企业中财务机构和会计机构的分设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财务;会计;财权;分设
经济决定财务和会计,现代上市企业所具有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四个特征,无一不与上市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使国有上市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真正落到实处,新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模式必须紧密配合,其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内容都应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产权界区的明晰化,财权地位的确立,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已日渐凸显。上市企业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成为现代上市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财会机构分设的理论基石: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现代上市企业财会机构的合并或分设,从根本上受财务与会计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从理论上看,财务与会计具有不同的本质目标,职能和主体,是并列的两个不同范畴,这为财会机构的分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具体地说,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财务与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从财务和会计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看,财务和会计是不同的。会计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最初生产活动便开始了,比如,狩猎人员对氏族长交待当天的狩猎数量,“结绳记事”等。而财务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相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商品生产和交换及货币的出现,是财务产生的基础。其萌芽是出现在公有财产面临争夺,资源出现稀缺之时,因此,财务的萌芽是与私有产权的萌芽相伴随的,是私产制度的结晶。
2.财务本质与会计本质的区别
会计本质问题是会计理论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是贯穿会计理论的主线。受托责任是贯穿会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灵魂,一种观念,一种学说,“受托责任”突出了会计本质与会计目标的高度耦合,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受托责任”,会计的目标是认定和解除这种“受托责任”。
对财务本质的讨论,主要有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几种观念,它们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某些特性,但都存在不同的缺陷,伍中信教授在充分吸取了以上观点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上市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财权”的概念,并指出“财权流”是现代财务的本质。他指出: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独立财权的确立是现代上市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是上市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志,也是财务区别于会计的重要“砝码”,因此说“财权流”是对财务本质的重大推进,是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描述。
3.财务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差异
随着“财权”概念的引入、财务主体与会计主体区别就明显起来。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权(产权),进行独立核算,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范了会计的空间范围。财务主体必须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财务主体。没有独立财权或不具备经济性的会计主体不是财务主体。财务主体显然是在会计主体界定空间范围的基础之上,对该主体是否拥有独立财权和经济属性的再确定。
4.财务与会计在基本职能上的区别
对财务职能的表述,一般认为财务具有筹资、调节、投资、分配和监督等几大具体职能,而前四个职能可以统一归结为资源配置职能,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源配置职能与财务监督职能并列起来作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的关系是: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进行着财务监督,在财务监督过程中进行着资源配置职能,其中资源配置职能是财务的第一大基本职能。众所周知,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但财务的核心内容侧重于资源配置,会计则着重于核算,这是两者区别于对方的两个特殊领域。
二、传统体制下财会机构合一的原因探析
从理论上分析,通过以上财务会计的比较,我们知道财务与会计各有侧重,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表明,财务与会计具有不同的性质目标、职能和工作侧重点,它们是两个并列的范畴,不能相互代替,这就从理论上为财务与会计的分设提供了依据。但在传统体制下为什么长期存在财会合一的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权的独立程度与产权关系的影响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财政的分配关系囊括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市企业是国家的一个“车间”,上市企业财务服从于国家财政,会计也是国家驻厂的“核算员”,财务与会计都是为了完成国家任务。上市企业没有自主权,更没有财权,没有财权的上市企业实际上就不能成为财务主体,而只是会计主体,这样,上市企业财务工作由会计包办也就顺理成章。同时,在当时的计划体制下,上市企业外界投资主体少,产权关系单一,这就使得上市企业所要面临和处理的财务关系也十分简单,财务风险也无从谈起,因而真正的财务管理的手段和工具难以得到发挥,这样在实践中财务工作埋没于会计工作中,理论上也就产生了“大会计观”、“财会合一”等问题。
2.上市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
管理水平高的上市企业必然在内部分权管理上要求严格和细致,内部机构设置也就因此而细化,财务与会计机构就可能分别设置。显然管理水平低的传统上市企业就没有必要如此设置。并且,长期以来在传统上市企业中,由于内部管理的弱化,导致对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需求的不足,在机构数量上便表现为粗犷,不具体。3.国家政策职能与投资者职能合一的影响国家政府对于会计工作必须体现其管理职能,而无须对财务工作提出要求。财务工作的管理权限除了经营者以外,就是投资者。由于传统上市企业的投资者是国家政府,国家政府对传统上市企业的这两种职能混合在一起,必然造成理性上应该施行会计管理体制来设计财务管理体制。这样,财务必然隶属与会计,而导致财会合一。
三、财会机构分设的现实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上市企业制度的建立,上市企业的产权关系也日趋复杂。上市企业财务与会计的分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1.从实际情况看,上市企业内部财会机构的设置是与其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现代上市企业不再象传统上市企业那样没有独立的财权,而是一个独立的财务主体、自主筹划自身的财务活动,自主承担财务风险,现代上市企业越来越多地面对资本市场,其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日趋复杂,因此,单纯的会计再也不能尽善尽美的履行财务的职能,只有对上市企业的财会机构分设,才能切实加强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上市企业生存和发展。
2.从作用来看,财务、会计机构的分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突出财务管理作用。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有利于发挥管理人员专业优势,审时度势,减少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其次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上市企业责、权、利以及激励和约束的对称,通过不同性质的定岗,有利于明确责任,提高效率。再次,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财务与会计人员互相制约、互相监督,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上市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3.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分别明确上市企业的会计目标和财务目标。会计的目标就是为上市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提供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从事基础性管理工作;财务的目标就是通过优化资金结构状况,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从事资金运动的职能性工作。另外,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财务工作的上市企业化,促进其规范性,也方便了投资者对重大财务问题的决策,避免受上市企业外部的过多干扰,保证上市企业理财自主权的落实。
因此,随着上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提出和确立,上市企业财权也日益得到加强,财务主体地位也日益巩固,与此相适应,上市企业也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要求上市企业及时处理好与各方的产权关系和财务关系,而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使上市企业采取不同的财务预测、分析、控制和决策方法,去规避这些风险,面临这一形势,传统的财会合一的机制不能适应现代上市企业发展的需要,财会机构分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财务;会计;财权;分设
经济决定财务和会计,现代上市企业所具有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四个特征,无一不与上市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使国有上市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真正落到实处,新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模式必须紧密配合,其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内容都应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产权界区的明晰化,财权地位的确立,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已日渐凸显。上市企业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成为现代上市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财会机构分设的理论基石: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现代上市企业财会机构的合并或分设,从根本上受财务与会计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从理论上看,财务与会计具有不同的本质目标,职能和主体,是并列的两个不同范畴,这为财会机构的分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具体地说,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财务与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从财务和会计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看,财务和会计是不同的。会计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最初生产活动便开始了,比如,狩猎人员对氏族长交待当天的狩猎数量,“结绳记事”等。而财务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相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商品生产和交换及货币的出现,是财务产生的基础。其萌芽是出现在公有财产面临争夺,资源出现稀缺之时,因此,财务的萌芽是与私有产权的萌芽相伴随的,是私产制度的结晶。
2.财务本质与会计本质的区别
会计本质问题是会计理论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是贯穿会计理论的主线。受托责任是贯穿会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灵魂,一种观念,一种学说,“受托责任”突出了会计本质与会计目标的高度耦合,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受托责任”,会计的目标是认定和解除这种“受托责任”。
对财务本质的讨论,主要有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几种观念,它们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某些特性,但都存在不同的缺陷,伍中信教授在充分吸取了以上观点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上市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财权”的概念,并指出“财权流”是现代财务的本质。他指出: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独立财权的确立是现代上市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是上市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志,也是财务区别于会计的重要“砝码”,因此说“财权流”是对财务本质的重大推进,是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描述。
3.财务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差异
随着“财权”概念的引入、财务主体与会计主体区别就明显起来。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权(产权),进行独立核算,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范了会计的空间范围。财务主体必须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财务主体。没有独立财权或不具备经济性的会计主体不是财务主体。财务主体显然是在会计主体界定空间范围的基础之上,对该主体是否拥有独立财权和经济属性的再确定。
4.财务与会计在基本职能上的区别
对财务职能的表述,一般认为财务具有筹资、调节、投资、分配和监督等几大具体职能,而前四个职能可以统一归结为资源配置职能,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源配置职能与财务监督职能并列起来作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的关系是: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进行着财务监督,在财务监督过程中进行着资源配置职能,其中资源配置职能是财务的第一大基本职能。众所周知,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但财务的核心内容侧重于资源配置,会计则着重于核算,这是两者区别于对方的两个特殊领域。
二、传统体制下财会机构合一的原因探析
从理论上分析,通过以上财务会计的比较,我们知道财务与会计各有侧重,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表明,财务与会计具有不同的性质目标、职能和工作侧重点,它们是两个并列的范畴,不能相互代替,这就从理论上为财务与会计的分设提供了依据。但在传统体制下为什么长期存在财会合一的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权的独立程度与产权关系的影响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财政的分配关系囊括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市企业是国家的一个“车间”,上市企业财务服从于国家财政,会计也是国家驻厂的“核算员”,财务与会计都是为了完成国家任务。上市企业没有自主权,更没有财权,没有财权的上市企业实际上就不能成为财务主体,而只是会计主体,这样,上市企业财务工作由会计包办也就顺理成章。同时,在当时的计划体制下,上市企业外界投资主体少,产权关系单一,这就使得上市企业所要面临和处理的财务关系也十分简单,财务风险也无从谈起,因而真正的财务管理的手段和工具难以得到发挥,这样在实践中财务工作埋没于会计工作中,理论上也就产生了“大会计观”、“财会合一”等问题。
2.上市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
管理水平高的上市企业必然在内部分权管理上要求严格和细致,内部机构设置也就因此而细化,财务与会计机构就可能分别设置。显然管理水平低的传统上市企业就没有必要如此设置。并且,长期以来在传统上市企业中,由于内部管理的弱化,导致对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需求的不足,在机构数量上便表现为粗犷,不具体。3.国家政策职能与投资者职能合一的影响国家政府对于会计工作必须体现其管理职能,而无须对财务工作提出要求。财务工作的管理权限除了经营者以外,就是投资者。由于传统上市企业的投资者是国家政府,国家政府对传统上市企业的这两种职能混合在一起,必然造成理性上应该施行会计管理体制来设计财务管理体制。这样,财务必然隶属与会计,而导致财会合一。
三、财会机构分设的现实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上市企业制度的建立,上市企业的产权关系也日趋复杂。上市企业财务与会计的分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1.从实际情况看,上市企业内部财会机构的设置是与其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现代上市企业不再象传统上市企业那样没有独立的财权,而是一个独立的财务主体、自主筹划自身的财务活动,自主承担财务风险,现代上市企业越来越多地面对资本市场,其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日趋复杂,因此,单纯的会计再也不能尽善尽美的履行财务的职能,只有对上市企业的财会机构分设,才能切实加强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上市企业生存和发展。
2.从作用来看,财务、会计机构的分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突出财务管理作用。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有利于发挥管理人员专业优势,审时度势,减少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其次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上市企业责、权、利以及激励和约束的对称,通过不同性质的定岗,有利于明确责任,提高效率。再次,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财务与会计人员互相制约、互相监督,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上市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3.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分别明确上市企业的会计目标和财务目标。会计的目标就是为上市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提供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从事基础性管理工作;财务的目标就是通过优化资金结构状况,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从事资金运动的职能性工作。另外,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财务工作的上市企业化,促进其规范性,也方便了投资者对重大财务问题的决策,避免受上市企业外部的过多干扰,保证上市企业理财自主权的落实。
因此,随着上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提出和确立,上市企业财权也日益得到加强,财务主体地位也日益巩固,与此相适应,上市企业也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要求上市企业及时处理好与各方的产权关系和财务关系,而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使上市企业采取不同的财务预测、分析、控制和决策方法,去规避这些风险,面临这一形势,传统的财会合一的机制不能适应现代上市企业发展的需要,财会机构分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