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生命课堂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
【作者】 杨金英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西苑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了探究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管理和教育的主体;依据生命课堂核心理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最终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本文介绍我校自主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够得到推广,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也使班主任老师从低效繁琐事物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生命课堂 自主管理 小组建设 全员参与 德育管理
一、科学合理组建管理小组,使班级管理实现小组化
1、选好大组长
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现自主管理的第一步。把班级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组建的程序是:先竞选组长,通过报名演讲、学生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大组长,其中大组长要有组织协调能力,很好的表达能力,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服务意识。大组长就是本组的灵魂。
2、组建学习小组
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主要依据以下几点:一:依据学习成绩,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二:每个班级分为6个小组,一般为:AA-BB-CC.同等级的同学面对面坐在一起。三:除成绩外,班主任还要考虑各组男女生的搭配、综合能力以及学生性格的互补。每组的6名学生依次挑选自己所要承担的具体事务。
3、创建组文化
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全体组员凝聚智慧共同创建自己的组文化,有组名、组号、组训、组规,从而形成向心力,团队精神。组名、组号要响亮、能激发斗志。如我班有旭日组、挑战组、冲刺组、远航组、奇迹组、希望组。远航组的组号是:带着梦想出发,载着成功归来。希望组的口号是:希望希望,永远最棒。
二、进行全员全方位管理
1、实行大组长总负责制。
六个学习小组相互竞争、相互帮助,在竞争和帮助中共同提高。各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组的组规和奋斗目标。组规包括课堂、纪律、卫生、跑操、自习、作业完成、目标、集体活动等各个方面。大组长安排组员承担本组各科学习、纪律、卫生、文明、体育等任务,并且每项任务的完成都要做好评价,每天还要算出每个小组的总分及名次。自管会根据名次,按QQ升级的方式,如第一名得三颗星星,第二名得两颗星星,第三名得一颗星星,五颗星星换取一个月亮,三颗月亮换取一个太阳,一周下来评价结果一目了然。并把小组名次转换成分数,作为学习过程分加在小组成员身上。周评比最后一名的大组长,要在班会上做组情分析发言,查找落后的原因,力求改进。对表现优秀小组,学校每周进行表彰,并在学校举行的大组长培训会议上做经验交流,以此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2、实行学科班长、学科组长学习负责制。
每位学科班长和各科学习组长起着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作用。学科组长要对各个小组的每位同学在本学科上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并把各个小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大组长进行量化考评。学科班长要将本学科的各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科老师,老师根据学情确立培辅、培优同学名单和内容。
3、“一个中心”式管理,即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也就是自管会)管理。
自管会以会长为中心,下设分管班长,有学习班长、生活班长、纪律班长、体育班长等。同样各组也设有相应的组长。自管会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并对“大组长”、“学科班长”和“行政班长”进行服务和监督。班主任首先确定班级自管会中的职位,让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自愿报名并进行竞选演讲,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自管会成员。当选的成员都要发表就职演说,这样做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承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接受全班学生的监督。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由自管会民主推选出会长,制订出自管会干部的工作目标和职权范围。自管会的工作由全班学生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由自管会负责。自管会解决不了的问题,班主任再做幕后或前台指导。
三、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班级内实行“挑战赛”和“小组赛”。
所谓“挑战赛”就是依据每次周周清考试成绩,每位同学要确立自己的挑战目标,并要求在下次的周周清测试中超过他(她),这样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其中大组长安排组员互相帮扶,帮助组员战胜对手。同学之间既是竞争的对手同时又是合作的伙伴。
所谓“小组赛”,就是各个小组依据每次周周清考试,算出本组的平均成绩,小组间形成竞争。这样使得每名学生、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和奋斗目标,并朝着自己目标而不断努力!
四、注重德育管理,让生命课堂成为“育人”的课堂
1、树立“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德育目标
在实施生命课堂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够合作,各自为政,这是生命课堂的大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着几代人的呵护与关爱,他们家里已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缺乏责任感,相对自私。面对这一情况,学校立即提出了“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德育目标,要求学生与人相处做到“不妨碍,不伤害”,每周播放一些关于励志的视频,在班内开展“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这一主题的演讲比赛。并在每天的反思课上分享“今天谁让我幸福了”和“今天我让谁幸福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生活状态,高尚的人格修养,自然会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的欲望。德育注重的是过程,是细节,是体验。
2、开展自律教育,让学生学会“追星”
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都有许多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如喜欢乱花钱,喜欢吃零食,喜欢无所事事,喜欢赖床睡懒觉,喜欢发小脾气等等。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在班级内开展了自律教育活动,每个学生每天、每周、每月都有一个德育目标。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生活学习上的一些不足与毛病,在反思会上提出自己的德育目标,如在月目标上,喜欢乱花钱、吃零食的同学申请节约之星,懒散的同学申请勤奋之星,爱发脾气的同学申请友爱之星等,另外还有自信之星、责任之星、好问之星等,引导学生追自己的“星”,并且对所追的“星”进行公示,接受全班同学监督。一个月后组内进行自评,自管会进行审评,并对被评为“星”的同学颁发证书。学生自我申请,他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把过去班主任施加的行为变为了内在的自我约束行为。如果这方面他自己做得不好,老师和同学们提醒了,他也很乐意接受,而且还能发自内心的感激你。学生的德育目标只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才能成为他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现在我们的学生阳光了,变得有文明礼貌了,课堂上展示也更自信大方了。
总之,班级工作是一门有学问的工作,生命课堂下班级工作更充满着学问,生命课堂下,我们班主任要学会放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管是为了不管,让自主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并自觉养成习惯,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关键词:生命课堂 自主管理 小组建设 全员参与 德育管理
一、科学合理组建管理小组,使班级管理实现小组化
1、选好大组长
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现自主管理的第一步。把班级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组建的程序是:先竞选组长,通过报名演讲、学生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大组长,其中大组长要有组织协调能力,很好的表达能力,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服务意识。大组长就是本组的灵魂。
2、组建学习小组
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主要依据以下几点:一:依据学习成绩,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二:每个班级分为6个小组,一般为:AA-BB-CC.同等级的同学面对面坐在一起。三:除成绩外,班主任还要考虑各组男女生的搭配、综合能力以及学生性格的互补。每组的6名学生依次挑选自己所要承担的具体事务。
3、创建组文化
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全体组员凝聚智慧共同创建自己的组文化,有组名、组号、组训、组规,从而形成向心力,团队精神。组名、组号要响亮、能激发斗志。如我班有旭日组、挑战组、冲刺组、远航组、奇迹组、希望组。远航组的组号是:带着梦想出发,载着成功归来。希望组的口号是:希望希望,永远最棒。
二、进行全员全方位管理
1、实行大组长总负责制。
六个学习小组相互竞争、相互帮助,在竞争和帮助中共同提高。各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组的组规和奋斗目标。组规包括课堂、纪律、卫生、跑操、自习、作业完成、目标、集体活动等各个方面。大组长安排组员承担本组各科学习、纪律、卫生、文明、体育等任务,并且每项任务的完成都要做好评价,每天还要算出每个小组的总分及名次。自管会根据名次,按QQ升级的方式,如第一名得三颗星星,第二名得两颗星星,第三名得一颗星星,五颗星星换取一个月亮,三颗月亮换取一个太阳,一周下来评价结果一目了然。并把小组名次转换成分数,作为学习过程分加在小组成员身上。周评比最后一名的大组长,要在班会上做组情分析发言,查找落后的原因,力求改进。对表现优秀小组,学校每周进行表彰,并在学校举行的大组长培训会议上做经验交流,以此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2、实行学科班长、学科组长学习负责制。
每位学科班长和各科学习组长起着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作用。学科组长要对各个小组的每位同学在本学科上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并把各个小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大组长进行量化考评。学科班长要将本学科的各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科老师,老师根据学情确立培辅、培优同学名单和内容。
3、“一个中心”式管理,即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也就是自管会)管理。
自管会以会长为中心,下设分管班长,有学习班长、生活班长、纪律班长、体育班长等。同样各组也设有相应的组长。自管会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并对“大组长”、“学科班长”和“行政班长”进行服务和监督。班主任首先确定班级自管会中的职位,让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自愿报名并进行竞选演讲,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自管会成员。当选的成员都要发表就职演说,这样做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承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接受全班学生的监督。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由自管会民主推选出会长,制订出自管会干部的工作目标和职权范围。自管会的工作由全班学生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由自管会负责。自管会解决不了的问题,班主任再做幕后或前台指导。
三、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班级内实行“挑战赛”和“小组赛”。
所谓“挑战赛”就是依据每次周周清考试成绩,每位同学要确立自己的挑战目标,并要求在下次的周周清测试中超过他(她),这样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其中大组长安排组员互相帮扶,帮助组员战胜对手。同学之间既是竞争的对手同时又是合作的伙伴。
所谓“小组赛”,就是各个小组依据每次周周清考试,算出本组的平均成绩,小组间形成竞争。这样使得每名学生、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和奋斗目标,并朝着自己目标而不断努力!
四、注重德育管理,让生命课堂成为“育人”的课堂
1、树立“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德育目标
在实施生命课堂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够合作,各自为政,这是生命课堂的大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着几代人的呵护与关爱,他们家里已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缺乏责任感,相对自私。面对这一情况,学校立即提出了“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德育目标,要求学生与人相处做到“不妨碍,不伤害”,每周播放一些关于励志的视频,在班内开展“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这一主题的演讲比赛。并在每天的反思课上分享“今天谁让我幸福了”和“今天我让谁幸福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生活状态,高尚的人格修养,自然会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的欲望。德育注重的是过程,是细节,是体验。
2、开展自律教育,让学生学会“追星”
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都有许多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如喜欢乱花钱,喜欢吃零食,喜欢无所事事,喜欢赖床睡懒觉,喜欢发小脾气等等。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在班级内开展了自律教育活动,每个学生每天、每周、每月都有一个德育目标。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生活学习上的一些不足与毛病,在反思会上提出自己的德育目标,如在月目标上,喜欢乱花钱、吃零食的同学申请节约之星,懒散的同学申请勤奋之星,爱发脾气的同学申请友爱之星等,另外还有自信之星、责任之星、好问之星等,引导学生追自己的“星”,并且对所追的“星”进行公示,接受全班同学监督。一个月后组内进行自评,自管会进行审评,并对被评为“星”的同学颁发证书。学生自我申请,他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把过去班主任施加的行为变为了内在的自我约束行为。如果这方面他自己做得不好,老师和同学们提醒了,他也很乐意接受,而且还能发自内心的感激你。学生的德育目标只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才能成为他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现在我们的学生阳光了,变得有文明礼貌了,课堂上展示也更自信大方了。
总之,班级工作是一门有学问的工作,生命课堂下班级工作更充满着学问,生命课堂下,我们班主任要学会放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管是为了不管,让自主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并自觉养成习惯,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