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探讨

【作者】 黄永菊

【机构】 巫溪县环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课外活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处,也能够促进课业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还不能很好地分清课内外教学的本质差别,对他们来说课内外活动同样都有吸引力,因此,只要能够组织好课外活动,就能把课外活动也变成第二课堂,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方法探讨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打破了小学语文以往的教学模式,适当地加入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小学时期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小学语文则是教给学生知识,引导学生进步,使其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各不相同,如果教师总是千篇一律地进行教学活动,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因此,一直以来,因材施教都是教师们努力的目标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学,使他们既能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课外活动就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明白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是喜欢朗诵、阅读,还是喜欢写作,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专长。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也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进行培养,这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
  2、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最初时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候,学习任务并不轻松,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围绕课文内容开展直观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发言,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二、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具体途径
  1、根据教材大纲内容以及教学需要积极开展课外主题活动
  若要从根本上优化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大纲及教材内容设计和开展课外主题活动,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呼应。综上所述,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在课外活动中有效渗透语文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加强语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充分重视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还需要充分呼应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活动主题,并能够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活动流程。比如:在进行《我爱你,汉字》的学习过程中,若要强化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知、感悟,同时能够更深层次地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介绍汉字的形成、发展以及整个变化历程,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热爱汉字,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并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正确的学习风气。
  2、以教学进度为基础开展各类竞赛
  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作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由教学配套设施出发,完善并补充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进行多类型的学科竞赛。如写字竞赛、朗读比赛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可在每单元结束后,开展识字游戏或是默写的比赛,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进行朗读等。通过比赛游戏,不单可激发学习兴趣,还能让记忆变得容易,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红军,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4、成立多种课外小组组织竞赛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是满足学生兴趣要求的好方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来自由结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来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根据各人的兴趣不同,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再根据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不同的课外活动,或者在相同的课外活动形式中,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课题。这样,既可以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够依托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教师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吴定武.浅谈小学语文的愉快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
  [2]王德宝.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3(21).
  [3]陈晓春.浅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