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探索
【作者】 袁 莉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伊春林业学校是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公办学校,是伊春市第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林区经济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服务林区为宗旨
伊春林校始终坚持关注经济、关注发展、关注地方建设,始终坚持“服务林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始终坚持踩着市委的节拍走,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以“服务林区、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为统领,把思想转移到市委工作重心,把教学内容转移到以林为本特色发展上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主动出击,有效服务,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第一个举办畜牧养殖班、林改班、北药专修班、森林食品班,第一个开展林业实践生培养办学,第一个展开服务小组下基层服务。主动与农委联系,举办了森林食品专修班。主动与商务局联系,举办了家政服务班,定向举办家具专业。与市中小企业局联合举办了“全市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培训班”,为市劳动社会保障局举办了技术工人技术培训鉴定班15个(种),507人晋升了技术等级;为市人事局举办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培训班530人;为市地税局培训税稽查员55人;为市商务局举办供销合作社系统经纪人培训班45人;为西林区机关培训50人。与伊春市北药开发办、伊春市人事局联合举办了“伊春市北药开发实用技术专修班”,招收学员近百名。其中为28户林场职工提供了发展林下经济技术咨询。为了推进我市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还举办了全市林权制度改革林地承包示范户管护经营技术培训班,吃饭、住宿、学费全部由学校承担,并聘请省内知名营林专家讲课,为五个试点林业局40名示范户进行了培训。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开展下岗职工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技术工人技术水平开展工种岗位技术培训。每年都利用寒暑假期,派教师组成服务小分队分赴赴十余个县、区、场所、金融系统进行技术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为广大基层群众免费送技术到地头炕头。近5年来,累计投资近10万元,组建100多个小分队,进行各类培训服务共12项, 达17000多人次。为林区培养了大量“落地型”技术人才,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5年来,还举办了军地两用人才普通中专班,免费为驻伊春市边防、武警、森警部队培训士兵177人,为他们退伍后就业安置奠定了基础。
科研兴校搞推广
伊春林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思想理念,始终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科研活动;讲求实效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研水准。突出应用性研究为重点,坚持发挥专业功能。几番风雨过后,科研硕果累累:科研人员针对资源减少,锯末更少的实际情况,研究用豆秸杆、玉米芯、稻壳等替代原料锯末木屑生产平菇、榆黄蘑、黑木耳、猴头等侧耳类培植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全市使用替代原料生产食用菌试验中走在了前头。在汤旺河原生态黑木耳替代原料种植实验基地,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黑木耳段已经结满木耳,一朵朵,一簇簇,黑油油,像一行行音符,正在演奏。用替代原料生产的黑木耳产量提高10%,纯利润提高10%,即可降低成本,又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伊春林校为基地送菌种、送技术、送成本、送设备。一些区局和养植户纷纷前来观摩,寻求联营合作指导。现在,这个重点项目《替代料生产黑木耳及部分珍稀菇类实验》顺利通过了市科技局专家组评审。学校以“实际、实用、实效”为标尺,要求教师每年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科研攻关和整改实践,并在年末召开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汇报会,推动科研工作。以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后承包户如何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种、养、加工等林下经济项目的科研课题《林下经济发展综合性研究》,获省森工总局“十二五”科研滚动立项。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七月,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示和技能表演在天津市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全国33个省及直辖市112个单位的2000多件作品(产品)参展。经过严格选拔,伊春林校作为代表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参展的中等职业学校参加了展示,展示的展品以替代料人工栽培的“大猴头”全国二等奖。
创新办学育人才
首先,创新培养理念,以培养职业人才为核心,坚持“成人为本、成才为用,德育为首、五育并重”,树立“以能为先,知行统一”的价值取向;以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现中职教育的功能。坚持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坚持围绕伊春经济发展的需求,坚持以林为本、多样并举,优化专业,培养队伍,结合伊春林区发展项目,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更新专业设置,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积蓄后劲。
其次,创新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打破关门办学格局,打破原有的专业格局,根据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开发优势特色专业。做到伊春发展什么就服务什么,伊春百姓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围绕经济转型办学,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办学,围绕就业再就业办学,围绕生态林业办学,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办学,围绕产业升级办学,围绕产品开发办学,围绕特色产业办学,围绕时代潮流办学,围绕发展新趋势办学。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我市新林区建设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树立服务地方的思想,主动出击、主动服务,努力实践为政府分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先后调整停办了一批林字头的过时专业,由多年来的传统林业转向着力开发建设生态林业技术、信息技术、商务技术和机电技术,重点开发森林食品、财务会计、家具设计与制作、服务外包、平面设计专业,改造、提升为林服务的特色专业。形成了以林为本,特色鲜明,强势突出,综合发展的专业格局。
最后,基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坚持以林为本、多元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发展的理念,开辟了生态林业、产品研发、动漫设计、园林艺术等基地建设,成为 “伊春市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基地”、“森林食品培训基地”、“全省供销合作社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光明集团员工培训基地”、“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全市创业培训基地”、“全省家具与木制品专业实训基地”等10个基地。现在,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由省级立项升格为国家级立项。
伊春林校在学校发展上立足地方经济,发挥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功能,培养了大量落地型人才,为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服务林区为宗旨
伊春林校始终坚持关注经济、关注发展、关注地方建设,始终坚持“服务林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始终坚持踩着市委的节拍走,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以“服务林区、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为统领,把思想转移到市委工作重心,把教学内容转移到以林为本特色发展上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主动出击,有效服务,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第一个举办畜牧养殖班、林改班、北药专修班、森林食品班,第一个开展林业实践生培养办学,第一个展开服务小组下基层服务。主动与农委联系,举办了森林食品专修班。主动与商务局联系,举办了家政服务班,定向举办家具专业。与市中小企业局联合举办了“全市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培训班”,为市劳动社会保障局举办了技术工人技术培训鉴定班15个(种),507人晋升了技术等级;为市人事局举办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培训班530人;为市地税局培训税稽查员55人;为市商务局举办供销合作社系统经纪人培训班45人;为西林区机关培训50人。与伊春市北药开发办、伊春市人事局联合举办了“伊春市北药开发实用技术专修班”,招收学员近百名。其中为28户林场职工提供了发展林下经济技术咨询。为了推进我市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还举办了全市林权制度改革林地承包示范户管护经营技术培训班,吃饭、住宿、学费全部由学校承担,并聘请省内知名营林专家讲课,为五个试点林业局40名示范户进行了培训。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开展下岗职工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技术工人技术水平开展工种岗位技术培训。每年都利用寒暑假期,派教师组成服务小分队分赴赴十余个县、区、场所、金融系统进行技术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为广大基层群众免费送技术到地头炕头。近5年来,累计投资近10万元,组建100多个小分队,进行各类培训服务共12项, 达17000多人次。为林区培养了大量“落地型”技术人才,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5年来,还举办了军地两用人才普通中专班,免费为驻伊春市边防、武警、森警部队培训士兵177人,为他们退伍后就业安置奠定了基础。
科研兴校搞推广
伊春林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思想理念,始终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科研活动;讲求实效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研水准。突出应用性研究为重点,坚持发挥专业功能。几番风雨过后,科研硕果累累:科研人员针对资源减少,锯末更少的实际情况,研究用豆秸杆、玉米芯、稻壳等替代原料锯末木屑生产平菇、榆黄蘑、黑木耳、猴头等侧耳类培植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全市使用替代原料生产食用菌试验中走在了前头。在汤旺河原生态黑木耳替代原料种植实验基地,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黑木耳段已经结满木耳,一朵朵,一簇簇,黑油油,像一行行音符,正在演奏。用替代原料生产的黑木耳产量提高10%,纯利润提高10%,即可降低成本,又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伊春林校为基地送菌种、送技术、送成本、送设备。一些区局和养植户纷纷前来观摩,寻求联营合作指导。现在,这个重点项目《替代料生产黑木耳及部分珍稀菇类实验》顺利通过了市科技局专家组评审。学校以“实际、实用、实效”为标尺,要求教师每年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科研攻关和整改实践,并在年末召开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汇报会,推动科研工作。以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后承包户如何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种、养、加工等林下经济项目的科研课题《林下经济发展综合性研究》,获省森工总局“十二五”科研滚动立项。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七月,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示和技能表演在天津市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全国33个省及直辖市112个单位的2000多件作品(产品)参展。经过严格选拔,伊春林校作为代表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参展的中等职业学校参加了展示,展示的展品以替代料人工栽培的“大猴头”全国二等奖。
创新办学育人才
首先,创新培养理念,以培养职业人才为核心,坚持“成人为本、成才为用,德育为首、五育并重”,树立“以能为先,知行统一”的价值取向;以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现中职教育的功能。坚持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坚持围绕伊春经济发展的需求,坚持以林为本、多样并举,优化专业,培养队伍,结合伊春林区发展项目,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更新专业设置,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积蓄后劲。
其次,创新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打破关门办学格局,打破原有的专业格局,根据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开发优势特色专业。做到伊春发展什么就服务什么,伊春百姓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围绕经济转型办学,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办学,围绕就业再就业办学,围绕生态林业办学,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办学,围绕产业升级办学,围绕产品开发办学,围绕特色产业办学,围绕时代潮流办学,围绕发展新趋势办学。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我市新林区建设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树立服务地方的思想,主动出击、主动服务,努力实践为政府分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先后调整停办了一批林字头的过时专业,由多年来的传统林业转向着力开发建设生态林业技术、信息技术、商务技术和机电技术,重点开发森林食品、财务会计、家具设计与制作、服务外包、平面设计专业,改造、提升为林服务的特色专业。形成了以林为本,特色鲜明,强势突出,综合发展的专业格局。
最后,基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坚持以林为本、多元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发展的理念,开辟了生态林业、产品研发、动漫设计、园林艺术等基地建设,成为 “伊春市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基地”、“森林食品培训基地”、“全省供销合作社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光明集团员工培训基地”、“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全市创业培训基地”、“全省家具与木制品专业实训基地”等10个基地。现在,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由省级立项升格为国家级立项。
伊春林校在学校发展上立足地方经济,发挥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功能,培养了大量落地型人才,为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进行了有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