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
【作者】 朱新萍
【机构】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双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育的主体对像是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意识,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是我们作为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愉悦课堂
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有效的课前预习。
充分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重要前提,有效的预习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能仅局限于把课文读流利,而要深入文本,由浅入深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时,分别从字、词、句、段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即:1、能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熟读课文;找出与生字有关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并记录下来;2、从课文中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词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通过查找资料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3、对课文中出现的句子你有哪些理解和体会,将自己的理解体会在课文中作出批注;4、课文中你能提出哪些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进行课前预习时,由于所教学生是低段学生,年龄较小,一开始不会预习,因此,我专门利用早读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预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同时,也能使预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学习也有了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而我在整个预习的过程中,也只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
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首先,生字的学习。三年级开始,我对学生生字的学习开始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的这种学习是要在我的引导下进行的。在学习时,让学生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我要学习生字的这些方面的知识。”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自由学习生字,而我的任务是在学生小组学习完后进行检查,检查时,课前我准备导学案,这个导学案,可以是练习册和试卷中找的习题,也可以是自己根据需要进行自编题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也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使生字的学习不仅仅只限于简单的读读认认,使学习变得快乐而富有趣味,而我在这一环节也仅仅起到了导学作用和检查的作用。
其次是课文的学习。学习课文时,由于在课前预习时,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利用课前2分钟的时间,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如果是其他学生可以解答的,就让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如果是不能解答或者是解答存在问题的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汇报交流。不同的课文在教法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教法,其主要的教学环节可以是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检查展示——交流提高——点拨总结——反馈检测。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主要目的,通过教师的“导”来解决问题,教师主导,学生主演,面向全体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
三、愉快的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
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对文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拓展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学习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在作业的布置上,尽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置于对作业的完成仅限于对词句的抄写。因此,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灵活地的作业,如我们学习《蜜蜂》一课,课文中讲到蜜蜂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是靠本身具有超出寻常的本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搜集有关蜜蜂的知识,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交流,既不使作业的显得枯燥,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
最后,充分的发挥学习小组的检查、监督和帮扶能力。对于课后作业的检查先由八个学习小组长来检查。不认真、不完成和作业有问题的作业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检查、订正。然后再由我来检查,这样,学生监督学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同时,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有收获,都有愉悦感,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所寻求的目标,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愉悦课堂
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有效的课前预习。
充分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重要前提,有效的预习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能仅局限于把课文读流利,而要深入文本,由浅入深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时,分别从字、词、句、段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即:1、能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熟读课文;找出与生字有关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并记录下来;2、从课文中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词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通过查找资料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3、对课文中出现的句子你有哪些理解和体会,将自己的理解体会在课文中作出批注;4、课文中你能提出哪些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进行课前预习时,由于所教学生是低段学生,年龄较小,一开始不会预习,因此,我专门利用早读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预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同时,也能使预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学习也有了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而我在整个预习的过程中,也只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
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首先,生字的学习。三年级开始,我对学生生字的学习开始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的这种学习是要在我的引导下进行的。在学习时,让学生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我要学习生字的这些方面的知识。”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自由学习生字,而我的任务是在学生小组学习完后进行检查,检查时,课前我准备导学案,这个导学案,可以是练习册和试卷中找的习题,也可以是自己根据需要进行自编题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也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使生字的学习不仅仅只限于简单的读读认认,使学习变得快乐而富有趣味,而我在这一环节也仅仅起到了导学作用和检查的作用。
其次是课文的学习。学习课文时,由于在课前预习时,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利用课前2分钟的时间,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如果是其他学生可以解答的,就让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如果是不能解答或者是解答存在问题的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汇报交流。不同的课文在教法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教法,其主要的教学环节可以是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检查展示——交流提高——点拨总结——反馈检测。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主要目的,通过教师的“导”来解决问题,教师主导,学生主演,面向全体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
三、愉快的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
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对文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拓展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学习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在作业的布置上,尽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置于对作业的完成仅限于对词句的抄写。因此,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灵活地的作业,如我们学习《蜜蜂》一课,课文中讲到蜜蜂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是靠本身具有超出寻常的本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搜集有关蜜蜂的知识,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交流,既不使作业的显得枯燥,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
最后,充分的发挥学习小组的检查、监督和帮扶能力。对于课后作业的检查先由八个学习小组长来检查。不认真、不完成和作业有问题的作业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检查、订正。然后再由我来检查,这样,学生监督学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同时,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有收获,都有愉悦感,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所寻求的目标,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