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数学前置作业如何设计
【作者】 张述芳
【机构】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前置性作业,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丰富前置性作业的策略,让前置性作业更加完善。这样一来,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就会多一些。从设计前置性作业方面着手,将作业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打好数学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探析
“前置性作业”是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我们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让学生走到愿意自学、会自学,愿意展示、会展示,愿意交流、会交流,愿意置疑、会质疑的道路上来。我们通过尝试研究,一致认为前置性作业的使用更重要。
一、设计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
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安排规划,对教学方式也有策略性的计划。教师在前置性作业展开时,不要过多地限制学生思维,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因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相关数学问题。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且逐渐认识到数学的本质,从而对其今后的数学学习起到良好地促进导向作用。例如,在学习“一位数乘法”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立一定的教学问题,将问题的答案写在卡片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分发给学生,然后在活动中进行提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与答案相符的卡片数字持有者,进行举手示意,如果超出规定时间,则让违规者准备相关的数学小故事,让其在下堂课程中进行讲解。这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不仅达到了“一位数乘法”的学习要求,也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通过乘法措施让小学生搜集有关数学性的资料,也完善了小学生的数学课外知识。
二、前置作业的设计要有导向性
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从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具有导向性的前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前置作业,就可以大概了解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前置作业本身就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手段,是为课堂教学进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一定要体现前置作业的探究性和导向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和感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和思考获得一定的感悟,在新课的学习中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前置作业一定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牵引出来,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指明重点和方向,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进入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怎样确定物体的方向”这样的一个前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前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讨,对物体的方向确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就更具有目的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知识,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就可以很快掌握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和思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人文性”
人文性的小学数学作业是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和数学作业的本质属性应用而生的。教师在人文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可以从作业内容、形式、批改评价等几方面落实:首先在内容上进行人文修饰,包括题目、回答的形式等,如题目的改变:将连线题改为“手拉手”“找朋友”等、计算题改为“比比谁最棒”“我是计算小能手”等;回答形式上可以采用陈述、对话、辩论的形式,将一些人文知识渗透其中,如判断题可以设计成“小小辩论赛”,说对错,说原因,与传统相比内容一样,所呈现出的方式却新颖独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次在形式上进行人文修饰,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可合作完成也可独立完成。如学完乘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乘法知识的应用,并独立设计一项作业。最后在批改评价上进行人文修饰,批改和评价是老师与孩子们沟通的直接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是最能体现人文意识的,如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从心灵上给孩子们触动;也可以和孩子们换角色交流沟通等。
四、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
教师合情合理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动力,在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后,老师需要在课堂上针对前置性作业的内容组织大家一起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老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和同学互相评价,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起到对学生的督促作用。及时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的鼓励。例如,当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今天某某同学作业完成情况不错,书写工整漂亮,在作业的自查中能够找到错误,在核实知识点后,纠正错误,并反复记忆,表现很好,值得表扬。”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前置性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激情,所以,教师在课堂的初始阶段要有意识地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将前置性作业和课堂的教学相结合,使其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设计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将老师自己从传统的备课方式中解脱出来,将备课的重点放在备学生上,争取在正式授课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对知识进行适当延伸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实践能力进行显著培养。所以教师对前置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延伸与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发散。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使其智力得到良好发展。例如:对因数和倍数进行学习时,可以对因数的前置作业进行设计:请找出10的所有因数,应用什么方法找到的?然后再写几个数,并找出他们的所有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以根据教学材料,自主的对某个数的因数进行找寻,并对其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其本身,并且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然后按照规律就会发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其本身,没有最大倍数,而且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拥有充足得发展空间,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加强前置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方式,是实现从被动、机械、封闭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发现、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充分运用数学这个平台,加强策略探寻,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学得方法,习得能力,形成良了的学习习惯,为其以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莲君.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与实施[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5(10).
[2] 刘志全.如何解决前置性作业执行中出现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5(27).
[3] 边登清.小学数学生本教育中的“前置性学习”[J].青海教育,2015(12).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探析
“前置性作业”是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我们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让学生走到愿意自学、会自学,愿意展示、会展示,愿意交流、会交流,愿意置疑、会质疑的道路上来。我们通过尝试研究,一致认为前置性作业的使用更重要。
一、设计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
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安排规划,对教学方式也有策略性的计划。教师在前置性作业展开时,不要过多地限制学生思维,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因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相关数学问题。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且逐渐认识到数学的本质,从而对其今后的数学学习起到良好地促进导向作用。例如,在学习“一位数乘法”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立一定的教学问题,将问题的答案写在卡片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分发给学生,然后在活动中进行提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与答案相符的卡片数字持有者,进行举手示意,如果超出规定时间,则让违规者准备相关的数学小故事,让其在下堂课程中进行讲解。这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不仅达到了“一位数乘法”的学习要求,也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通过乘法措施让小学生搜集有关数学性的资料,也完善了小学生的数学课外知识。
二、前置作业的设计要有导向性
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从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具有导向性的前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前置作业,就可以大概了解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前置作业本身就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手段,是为课堂教学进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一定要体现前置作业的探究性和导向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和感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和思考获得一定的感悟,在新课的学习中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前置作业一定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牵引出来,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指明重点和方向,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进入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怎样确定物体的方向”这样的一个前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前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讨,对物体的方向确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就更具有目的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知识,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就可以很快掌握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和思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人文性”
人文性的小学数学作业是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和数学作业的本质属性应用而生的。教师在人文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可以从作业内容、形式、批改评价等几方面落实:首先在内容上进行人文修饰,包括题目、回答的形式等,如题目的改变:将连线题改为“手拉手”“找朋友”等、计算题改为“比比谁最棒”“我是计算小能手”等;回答形式上可以采用陈述、对话、辩论的形式,将一些人文知识渗透其中,如判断题可以设计成“小小辩论赛”,说对错,说原因,与传统相比内容一样,所呈现出的方式却新颖独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次在形式上进行人文修饰,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可合作完成也可独立完成。如学完乘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乘法知识的应用,并独立设计一项作业。最后在批改评价上进行人文修饰,批改和评价是老师与孩子们沟通的直接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是最能体现人文意识的,如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从心灵上给孩子们触动;也可以和孩子们换角色交流沟通等。
四、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
教师合情合理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动力,在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后,老师需要在课堂上针对前置性作业的内容组织大家一起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老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和同学互相评价,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起到对学生的督促作用。及时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的鼓励。例如,当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今天某某同学作业完成情况不错,书写工整漂亮,在作业的自查中能够找到错误,在核实知识点后,纠正错误,并反复记忆,表现很好,值得表扬。”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前置性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激情,所以,教师在课堂的初始阶段要有意识地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将前置性作业和课堂的教学相结合,使其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设计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将老师自己从传统的备课方式中解脱出来,将备课的重点放在备学生上,争取在正式授课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对知识进行适当延伸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实践能力进行显著培养。所以教师对前置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延伸与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发散。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使其智力得到良好发展。例如:对因数和倍数进行学习时,可以对因数的前置作业进行设计:请找出10的所有因数,应用什么方法找到的?然后再写几个数,并找出他们的所有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以根据教学材料,自主的对某个数的因数进行找寻,并对其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其本身,并且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然后按照规律就会发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其本身,没有最大倍数,而且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拥有充足得发展空间,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加强前置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方式,是实现从被动、机械、封闭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发现、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充分运用数学这个平台,加强策略探寻,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学得方法,习得能力,形成良了的学习习惯,为其以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莲君.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与实施[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5(10).
[2] 刘志全.如何解决前置性作业执行中出现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5(27).
[3] 边登清.小学数学生本教育中的“前置性学习”[J].青海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