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略谈初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

【作者】 王志梅

【机构】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是初中课程学习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强调学习的严谨性。初中生由于精力旺盛,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乏味的数学理论兴趣不高,容易发生课堂走神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设提问环节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提出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技巧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课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得以施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即,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充当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创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而努力。
  一、转变传统关系,师生变为朋友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是学生的上位,学生只能完全按照老师的“旨意”进行学习,而这种师生关系并不利用高效课堂的实现。在现代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只有成为了朋友,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而不是以往近乎“敌对”的关系。要想学生能够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不良情绪,尊重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其次,老师必须做到对待所有的学生都公平、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不仅有利于自己树立在学生中一视同仁、值得信任的形象,还有利于学生客观地面对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准切入点去完善自我。再次要利用课后时间充分了解学生,课后是于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在课后向学生指出并建议改正,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们更乐于接受[4]。
  二、营造数学课堂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的艺术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旦开启,教师就要因势利导,使其在不断的激励中得到陶冶和升华。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新教材的兴趣。”很多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我们可运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信息技术等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利用数学小故事、现实生活实例、趣味题(或衔接题)、动手操作(活动)、小实验等阐释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数学知识。要创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数学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较轻松地学到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息息相关,有效解决部分学生认为数学与生活脱钩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缺少必要的训练。适度的课后练习能让学生巩固知识点,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提高数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询问学生是否在作业上遇到困难,尽量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懵懵懂懂地学习。同时,教师要积极地督促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让知识点在记忆中还未淡化的时候加以巩固,并熟练解题技巧,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抓紧机会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对经典例题的解析、课堂的随机抽查、课后习题的练习、每个章节的检测等,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有效地掌握知识点,使数学成绩得到提高。在课堂的练习中,因为有教师在场并加以辅导,因此学生不会过分地纠结于题目太难或会不会做,而是将课堂练习的重点放在教师所出的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还有练习题所应用到的解题方法,这样,可极大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学生因为做不出题目而产生的心理恐慌感。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适量的练习中不断提高自我。
  四、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手段也越来越普及的被应用到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做板书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这种学习方式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由于数学课程有的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只通过老师的讲解恐怕难以进行思维扩展,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讲立体几何图形这一类题目的时候,通过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这些内容展示出来,方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看见各种图形的构造,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也能够大大的节省老师的时间,让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学习难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讲解更多的内容,而且对于一些不能讲解清楚的数学知识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听得更明白。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创設教学情境,使用情境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加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五、重视课堂检测,及时获得评价反馈 
  评价是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此,我们应从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以及学习的水平等方面,来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兴趣以及态度,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正确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状况,发扬自身优点,及时弥补习惯及思维上的不足。在学习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及时填补知识遗漏之处,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采取多鼓励,不轻易否定的策略,适时适当地予以学生引导。譬如,在二次函数复习时,让学生从哪方面入手描述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性质与特点,从抛物线形状到两者的异同等,学生应尽可能详细地作出解答,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只予以适当的引导与评价。从学生的解答过程,我们可以获得非常多的信息,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帮助学生及时弥补不足的部分。与此同时,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有着重大的作用。从学生对知识的汲取程度,我们可以很好地判断课堂的效率,为教师进行课改时提供有效的依据。所以说,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初中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要想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构建高效课程,通过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教学思路的优化以及精心备课等方法来增强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以及教师的科学布置,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孝诚.初中数学教师视域下高效课堂的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苏德梅.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现代交际,2013(09).
  [3]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