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有效倾听——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

【作者】 杨金林

【机构】 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有效倾听是一种真诚、积极、自主的态度,也是学生实现自主构建知识的一条捷径。有效倾听,应该成为口语交际的必然追求;也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
  关键词: 课堂教学、口语交际、有效、倾听
  新学期伊始,学校组织观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我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明显变活了。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小手林立,竞相发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了展现自我,好不热闹。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我隐隐地觉得这样的课堂似乎缺失了什么?
  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光有表达还不够,应注重有效倾听。有效倾听是一种真诚、积极、自主的态度,也是学生实现自主构建知识的一条捷径。有效倾听,应该成为口语交际的必然追求;也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
  一、在研读文本中用心“倾听”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文本之间对话质量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对话的前提是倾听!教师在发掘文本,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之后,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文本,引导他们学会用心“倾听”文本。
  教师在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文本时,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创造性的见解也由此孕育。其次用心“倾听”的要求应该明确,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我认为至少应引导学生弄清楚三点:
  ①“倾听”文本,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
  ②“倾听”文本,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
  ③“倾听”文本,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创新性的要求。
  如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节:传说张志和垂钓是不用鱼饵的,没有鱼饵,鱼怎么会上钩呢?可他却说,他钓到了很多。你认为他钓到了什么?学生立即兴趣大增,纷纷埋下头来细读、揣摩。一阵沉寂之后,丰富多彩的答案便从孩子们的嘴里流泻出来。这样一句启发,便搭起了学生用心倾听文本的桥梁。通过用心倾听文本,学生的思维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撞击,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感悟到了文本的精华。
  二、在课堂教学中感悟“倾听”
  语文课堂上的倾听除了“听”文,还要听“音”。听“音”,教师不必刻意追求,不能为了“倾听”而“倾听”,更不宜随意中断课堂练“倾听”。
  教师要做好听“音”的榜样,在平常的示范中,给学生以指引,要他们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倾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倾听”。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拘于自己的教案,机械地按自己的预设走。
  教师面对学生的“众多声音”,既要听出“杂音”,分辨出对与错;也要听出“高音”,分清认识水平的高与低;还要听出“奇音”,觉察出见解的独特与新颖。并对每种声音都做出适合的评价,同时捕捉闪光之处,赏识、放大,凝聚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凝神倾听,打造精彩课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鼓励和肯定发言的同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忽略或错过许多可以成为亮点的地方,促进课堂生成精彩,还为学生感悟“倾听”、有效倾听做了一个倾听的榜样。
  三、在师生互动中践行“倾听”
  教师要以一个“对话者”的姿态平视学生,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用真诚的心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还要创设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践行“倾听”,提高有效倾听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践行有效“倾听”: 
  ①让学生愿听。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也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为了找出他人的错误,他们愿意倾听,听听别人朗读是否正确流利、口语交际是否合乎规范、回答问题的是否准确完整。这样他们就会静下心来有效倾听了。
  ②使学生想听。当学生愿意听,努力找问题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既要适时适度地开启心扉,也要随时随地接纳对方;既可指点别人的不足,更要学会欣赏,送出自己的掌声,帮助别人建立信心。
  ③令学生会听。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听进去,再融入自己的思考,最后静下心来,想开去,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发生思维碰撞,闪烁智慧火花,达到会听的层次。
  记得郑杰老师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说道:“一个人要学会倾听不容易,听只是生理过程,而倾听才是入耳入心的生命活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更要引导学生“会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给学生创造一切“听”的机会,让学生的倾听意识在期间慢慢流淌——使“有效倾听”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课堂学习的常态,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