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倪 悦

【机构】 五汛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课程,如何在教育的起始阶段,让学生生活得轻松自在,让学生面对学习不再厌倦。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笼统的概念性学科,面对这种符号式、实践性的科目,学生往往会失去兴趣,如何在小学的起始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缓和学习压力,预防学生的心理失常,使学生学得轻松,玩得开心,将数学教育更好得生活化。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注重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
  小学阶段,思品教育与语文教育都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挖掘学生的心理健康资源。而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比如第六册中的《移多补少使两数同样多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又如不少应用题中大量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原煤产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在上完《圆的周长》这一课后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课也能上成像语文课那样具有感召力,像思品课那样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上课之前,我充分考虑了教材中有关祖冲之的这一知识,查阅了不少资料,并将它打印在了投影片上。当上到圆的周长计算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时,并揭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打出了投影片,告诉学生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发现居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发现一致,有一种“我其实也能成为数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发现比国外的数学家的发现要早1000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发表议论,此时我并不急于将数学知识一古脑儿往下讲,而是放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痛快淋漓地发挥了一下豪气,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尽管占用了一部分课堂时间,但学习效果却没打一点折扣。课后,还有学生意犹未竟,自己到处找资料,互相交流,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
  小小的一个课后注释,引起了学生如此大的反响,那么,课本中还有许多的小知识,新信息,只要处理得当,相信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创设数学课堂良好氛围,打好心理健康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创设其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一起玩积木,让学生在玩积木的活动中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的形状及其特征。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而且还兴趣怏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三、化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困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段的递进,数学学习也在不断的加深。由于年龄偏小,加之生活实践的不足,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不行,所以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时,信心不足,兴趣不高。如何在疏导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明白生活即数学,只要留心,开开心心的就能明白数学知识。教学时给学生讲了生活中的小故事。如:搬到新房子以后,妈妈说:“家里的开销真大啊!每个月水电煤气还有物业费要不少钱呢,要节约一点了,还是先去开通分时电表吧!”你能帮妈妈算算开通分时电表节约了多少钱吗?2012年1月到6月,我们家一共用了2724度电,其中峰时用电量是2060千瓦时,谷时用电量是664千瓦时,峰谷用电量比例是75:25。到底节约了多少钱呢?我拿出笔来一算,如果没有分时电表,我们家应该支付1439元,开通后,只要支付1388元。把生活中的问题,转为数学问题,学生更加有热情!
  四、确定评价导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的价值判断。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实质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许多孩子厌学、逃学,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有学生被老师批评,跳楼身亡。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可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核心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每个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挖掘学生的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