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教好应用文写作

【作者】 杨秀芝

【机构】 博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快速发展,应用文写作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现代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应用文写作教学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类文体内容专业务实、格式固定一致、语言平实规范,难免显得单调、枯燥,不易吸引人,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起来更是无趣。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将应用文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先练习后讲解,培养兴趣
        应用文具有固定的格式和规范的语言,程序性较强,若按传统教学:基本格式→写作要求→例文讲析→写作训练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起来枯燥乏味,记忆不长久。针对学易忘,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兴趣,让学生先发现不足,在练习中学习。即教授新知识前,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困惑而产生求知欲望,引发兴趣主动求取知识。
        例如: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撰写个人学习计划、工作计划、入党申请书、年终总结;特种蔬菜市场需求量、新技术推广情况等的调查报告;为自己所制作的产品写广告文、写说明书;向某单位写一封推荐信;与某厂签订粮食购销合同等等。通过让学生自己先动脑动手去写,发现不足之处,有的没写对方单位称呼,有的格式不对,有的表述不清,然后公布范文,自己对照改错,有疑问的教师因势利导,现场解答。
        二、结合实际,由浅入深的掌握
        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直接传授的理论学生很难真正领会,而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或者教训他们的印象更深。如果照搬书本上的原则和理论,学生听着枯燥,理解也费力。所以要“化繁为简”。既然是学以致用就应该贴近生活,所以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要处理好教材。知识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太多的理论知识会凝固头脑,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因此应用文教学要尽量做到化繁为简,把最简单的写作方法教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实践,然后在讲评作品时再进一步明确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在讲授“计划”这一文体时,通过范文让学生知道计划的用途和特点后,告诉学生,只要你的文章有“目标任务”“措施方法”和“具体步骤”的,就合乎要求。于是学生开动脑筋,纷纷开始写“学习计划”“工作计划”“家庭开支年计划”“种粮计划”等。但交上来后才发现好多人的计划存在“目标”与“措施”脱节,或者“步骤太抽象,无法实行”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再提出修改意见。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应用文写作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来开展,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中音、色、图结合,容易引起学生大脑的兴奋。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在一步步的实践中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进而形成能力。在计算机中设置资料库,把学生的习作存入其中,学生可以随意调出某位同学的习作进行阅读,同学间可以进行交流、相互修改,这有利于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也可从中随意调选内容,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的、典型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也可以随意地调出某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讨论、交流。
        四、运用比较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事物特点的一种科学方法,且简便易行。在应用文教学中采用比较异同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比如:应用文的语体有何特点?引导学生将之与文艺作品、议论文等其他文种的语体进行比较,其特点就凸现出来了。两篇同一内容的讲话稿,写法上孰优孰劣,一经比较就能清楚。对同一文种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加以比较,其异同点便显而易见。例如:同是论文,毕业论文与科技论文在特点、写作要求、结构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于相似、相近、写法上大同小异的文种如:报告与请示、通知、通报与通告等,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同中见异,就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掌握这些相关文种的特点和写法,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讲调查报告时,事先精选例文,在出示例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比较异同,把握其共性特征,并自己归纳概括出该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领。从而更深刻的掌握这一文体的写作方法。
        五、加强交流互动,让学生大量实践
        加强学生交流互动,首先必须详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可要求学生每周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写出读书笔记或与阅读的内容类似的文体。然后组织一些交流活动,比如让学生互改作业,有压力就有动力,通过修改他人作业,当一回老师,查阅资料从而掌握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方法。这种主动去学的知识比教师直接灌输的知识记忆长久,深刻。
  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不断地转变观念、研究教法,才能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发挥应用文教学所应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