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

【作者】 杨 杨

【机构】 滨海县农业园区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英语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向英语课堂要效率要质量的同时,合理地布置英语课外作业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的保证和手段。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布置英语课外作业,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个英语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 
        一、讲究趣味性
        新课标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小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喜欢表演与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动和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和呆板的作业形式。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
        1. 演一演──在牛津教材 6 A 中,有 A football match 这一内容。与其让学生课后听录音磁带去背诵,不如让学生分角色把这场比赛表演出来。从看着课本表演──离开课本表演──模仿课本表演。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交际和创新的能力。 
        2. 找一找──如在学习了 Public signs 后,让学生在周末找一找生活中的警示标语,并记录下来在课上交流。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增加了信息输入。
        3. 画一画──在牛津教材 5 A 中,学生学习了 Shapes 后,可以组织学生用学过的图形画一画,可以是自己喜爱的动物、物品等,然后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来谈谈自己所画的内容,借此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写一写──在学习了 There be 句型后,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写一写自己卧室的布置或者学校教室的分布状况,并进行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作业内容,设计出风格各异的作业,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教五年级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这一课时。我就布置了3个层次的作业:一是认识B部分的图,进行问答。二是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对家庭成员在某个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描述,形成短文。三是把上面的短文不仅能说出来,而且能写出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特意补充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题。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满足了优等生更高的求知欲,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使他们感到学习有了成就感。中等生和后进生减轻了心理压力,有了跳一跳就能有摘到“桃子”的机会,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具有创造性
  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外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力的作业,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作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自信心
        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持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考虑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是否喜欢做和愿意做,学生完成作业后能否体验到成就感,是否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持有自信等。只要教师认真考虑这些问题,调整作业的方式和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主动思维的习惯,让他们大胆实践,提高其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一背、二抄、三练习”的作业方式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和单一的书面练习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使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以扩大学生运用语言的空间。
  四、体现实践性
  语言交际本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完美体现。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注重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语言。如:在学完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Asking the way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外作业:绘制一幅从学校到你家的路线平面图,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如:Go along this street/Road. Turn… at … You can take No. … and get off at the … stop.进行文字和口头语言叙述。因为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乐于去花一定的时间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的自己的语言,效果较好。小学阶段所要学的英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例如水果、学习用品、家庭成员名称、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完这些单词后,布置他们将这些物品归类,贴标签,如book,pen,table等。为了美观,学生们会用心书写单词,贴在各类物品上,布置成一个个美丽的小房间、小文具店、小家具店等等。这样既能帮助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
  五、内容适量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心理学家要求十几个儿童进行画图练习。画了一张,要求再画一张,就这样连续画了10张。结果发现,孩子们越画越马虎,所画的画也是一张不如一张,这就说明练习量多并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质量。过多的练习只会减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开始讨厌上英语课,即使孩子认为画画是一种乐趣,到最后他也会觉得乏味,枯燥。所以我们的作业一定要“少而精”。 
  总之,英语作业布置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变以往的知识传授者为策划者,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选准方法,安排教学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