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 梁艳荣
【机构】 鄯善县火车站镇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世纪以来,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初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外,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来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创造力,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造力;培养策略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数学知识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创造力、思维能力开始成形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一、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逐渐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保持平等对话,共同发展,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而且还能够依靠自己来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前对《正数和负数》的相关概念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不管学生课堂讲解的效果如何,教师都需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鼓励和评价,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主动学习意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可以进行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培养初中学生创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其思想自由奔放,迸发出创造力的火花。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条件。例如,在进行“正方形面积被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这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设置提问: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被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划分为两个部分,那么这两部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两部分的面积是相等的。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对其进行提问:如果把一个正方形的蛋糕平均分割给四个小朋友,请大家想象如何对其进行分割才合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三、激活学生对数学的创造兴趣
大部分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他们还无法对数学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好认识,只能机械性的进行课堂学习,更不用说鼓励他们进行创造了,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来激活学生对数学的创造兴趣,使他们把数学学习过程演变为数学创造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少有难度的一元不等式来开展教学,并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来独立进行解答,并列出与解题相关的不等式,这样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对数学的创造兴趣,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
四、教师要做好学法的指导工作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他们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只有初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才可以更好的从教学过程中获取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还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自立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整体效果,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例如,在进行“三视图”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用硬纸来折叠成正方体盒子,并把它们垒成不同的形状,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在观察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提高其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拉多.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11(5):58-59.
[2]曹维.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新课程?中学,2016,8(2):174-175.
[3]张梦清.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23):93-9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造力;培养策略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数学知识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创造力、思维能力开始成形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一、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逐渐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保持平等对话,共同发展,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而且还能够依靠自己来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前对《正数和负数》的相关概念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不管学生课堂讲解的效果如何,教师都需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鼓励和评价,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主动学习意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可以进行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培养初中学生创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其思想自由奔放,迸发出创造力的火花。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条件。例如,在进行“正方形面积被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这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设置提问: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被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划分为两个部分,那么这两部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两部分的面积是相等的。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对其进行提问:如果把一个正方形的蛋糕平均分割给四个小朋友,请大家想象如何对其进行分割才合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三、激活学生对数学的创造兴趣
大部分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他们还无法对数学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好认识,只能机械性的进行课堂学习,更不用说鼓励他们进行创造了,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来激活学生对数学的创造兴趣,使他们把数学学习过程演变为数学创造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少有难度的一元不等式来开展教学,并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来独立进行解答,并列出与解题相关的不等式,这样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对数学的创造兴趣,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
四、教师要做好学法的指导工作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他们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只有初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才可以更好的从教学过程中获取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还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自立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整体效果,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例如,在进行“三视图”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用硬纸来折叠成正方体盒子,并把它们垒成不同的形状,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在观察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提高其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拉多.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11(5):58-59.
[2]曹维.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新课程?中学,2016,8(2):174-175.
[3]张梦清.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