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项目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麻慧芳
【机构】 天水市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论述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绍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设计过程,提出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仪器分析; 项目教学法; 教学改革
仪器课程不仅是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本课程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根据调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多是与物质含量测定相关的工作,因此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目标的要求,最近几年来,我院在仪器分析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并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已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并得到结论,然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课程内容掌握得更扎实,而且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已难以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职教教育目标的需要。我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发现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较好地实现该教育目标。这是因为在项目教学法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主要起到帮助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所学课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以一个师生共同实施的完整项目为对象,教学过程以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来组织,传统的知识点被分解、融合到项目的各个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成员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这样既可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又体现了小组的集体智慧。
2.2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一门课程是否适用项目教学法, 关键是看该课程是否具备四要素:课程内容可归结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轮廓清晰的项目任务;项目能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目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相同或相似;项目完成后能产生明确的成果,最好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仪器分析本身就是依据被检测物质这样一个具体的项目来展开,同时这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因此,作为一个项目,它既是一个学习任务,也是一个模拟的生产任务;而检测分析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也与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实施主体的方式相吻合, 在学生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还可以将项目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 以提高他们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因此,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非常必要, 而且切实可行。
3、项目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①针对企业的需要,根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分析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及相应的职业能力。
②根据职业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教学目标。要说明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能用哪些知识、设备、工具、仪器、程序等完成何种具体的职业工作,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提高或培养哪些基础能力及素质。
③按照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设计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摩案例,查阅资料,按照职业工作程序进行训练,实物教学、模拟场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工作现场教学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④以完成项目的过程及成果为主要考核依据,设计考核方案,力求全面考核、全面评价。要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多种考核评价形式相结合,如卷面考试、操作考核、仿真智能化考试、项目成果测评、口头答辩、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终结考核、训练场地考核、职业现场考核、模拟实际工作考核等。
4、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注意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把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操作性较强、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来完成,使用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机械地、教条地采用此法,就会事与愿违,同样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4.2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学习的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此,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以下方法。第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第二,合理划分实施小组的成员。分组应把握好原则:自愿的原则与均衡的原则。第三,及时而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客观公正、明确及时的评价信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正面行为、表现,抑制负面行为、表现,从而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5、结语
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采用“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实训项目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该方法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宝仁,王新.利用项目导向法上好化学分析技术课[J].教学园地,2010,(06)
关键词: 仪器分析; 项目教学法; 教学改革
仪器课程不仅是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本课程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根据调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多是与物质含量测定相关的工作,因此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目标的要求,最近几年来,我院在仪器分析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并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已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并得到结论,然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课程内容掌握得更扎实,而且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已难以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职教教育目标的需要。我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发现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较好地实现该教育目标。这是因为在项目教学法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主要起到帮助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所学课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以一个师生共同实施的完整项目为对象,教学过程以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来组织,传统的知识点被分解、融合到项目的各个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成员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这样既可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又体现了小组的集体智慧。
2.2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一门课程是否适用项目教学法, 关键是看该课程是否具备四要素:课程内容可归结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轮廓清晰的项目任务;项目能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目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相同或相似;项目完成后能产生明确的成果,最好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仪器分析本身就是依据被检测物质这样一个具体的项目来展开,同时这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因此,作为一个项目,它既是一个学习任务,也是一个模拟的生产任务;而检测分析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也与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实施主体的方式相吻合, 在学生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还可以将项目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 以提高他们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因此,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非常必要, 而且切实可行。
3、项目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①针对企业的需要,根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分析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及相应的职业能力。
②根据职业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教学目标。要说明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能用哪些知识、设备、工具、仪器、程序等完成何种具体的职业工作,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提高或培养哪些基础能力及素质。
③按照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设计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摩案例,查阅资料,按照职业工作程序进行训练,实物教学、模拟场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工作现场教学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④以完成项目的过程及成果为主要考核依据,设计考核方案,力求全面考核、全面评价。要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多种考核评价形式相结合,如卷面考试、操作考核、仿真智能化考试、项目成果测评、口头答辩、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终结考核、训练场地考核、职业现场考核、模拟实际工作考核等。
4、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注意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把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操作性较强、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来完成,使用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机械地、教条地采用此法,就会事与愿违,同样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4.2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学习的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此,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以下方法。第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第二,合理划分实施小组的成员。分组应把握好原则:自愿的原则与均衡的原则。第三,及时而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客观公正、明确及时的评价信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正面行为、表现,抑制负面行为、表现,从而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5、结语
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采用“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实训项目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该方法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宝仁,王新.利用项目导向法上好化学分析技术课[J].教学园地,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