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初探
【作者】 张 辉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崇文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英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面对不同学生层次组成的班级,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从而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方法技巧
英语这一对学生本来极富有吸引力的趣味语言,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部分学生却因学习能力欠缺,而感到畏惧,有的甚至选择放弃。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分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即"分层教学"。本文就英语分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
现实告诉我们: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传统班级授课活动中,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1)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东西,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3)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二、英语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措施
1、英语课中如何分层。
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缩小差距、避免以往教学"一锅端"的现象,综合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然后再根据学生性格、座次等因素按异质同组原则(每组成员必须包括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设组长一人,负责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及全组同学尤其是差生的学习帮助工作。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英语课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备课的层次化。
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授课的层次化。
根据教学大钢、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依照教学目标,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分类指导既面向全体,在教学内容、要求、方法、手段等方面都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他们的不同起点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各层次学生学习潜力,以牛津英语8B Unit3 Wild animals 为例,我围绕本文中心思想,有层次地设计了如下11个问题。
Ⅰ、What is the name of the CD-ROM?
Ⅱ、What can this CD-ROM help you?
Ⅲ、Who designed the CD-ROM?
Ⅳ、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game?
Ⅴ、What is his hobby?
Ⅵ、Where was he when he had the dream?
Ⅶ、When will a cloud come down?
Ⅷ、When you reach London, what will you learn?
Ⅸ、What color are the places you have visited marked in?
Ⅹ、How is the game on the market?
Ⅺ、Do you think the game is easy now?
前3道题的提问范围不超过句子的字面意思,其正确答案一般仅有一个,并且可以从阅读课文中直接找到,由C层学生解答,做对了就给予表扬,使其得到成功的激励。B 层学生如果做出前6道题,给予鼓励,增进其递进意识。但对于A 层学生则要求11道题都要做,而且要争取全对,提高其竞争意识。并在这基础上要求他们达到能口头讲述课文主要内容,最后能达到带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的水平。这样一来,既唤起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3)练习、反馈检测的层次化。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类三层"的原则。"两类"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分层教学中,由于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充分的训练机会, 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发展了思维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邓永能.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J].《中学生英语》,2012.07
[2]段莹.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施教[J].《中学课程辅导》,2017.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方法技巧
英语这一对学生本来极富有吸引力的趣味语言,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部分学生却因学习能力欠缺,而感到畏惧,有的甚至选择放弃。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分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即"分层教学"。本文就英语分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
现实告诉我们: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传统班级授课活动中,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1)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东西,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3)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二、英语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措施
1、英语课中如何分层。
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缩小差距、避免以往教学"一锅端"的现象,综合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然后再根据学生性格、座次等因素按异质同组原则(每组成员必须包括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设组长一人,负责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及全组同学尤其是差生的学习帮助工作。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英语课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备课的层次化。
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授课的层次化。
根据教学大钢、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依照教学目标,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分类指导既面向全体,在教学内容、要求、方法、手段等方面都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他们的不同起点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各层次学生学习潜力,以牛津英语8B Unit3 Wild animals 为例,我围绕本文中心思想,有层次地设计了如下11个问题。
Ⅰ、What is the name of the CD-ROM?
Ⅱ、What can this CD-ROM help you?
Ⅲ、Who designed the CD-ROM?
Ⅳ、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game?
Ⅴ、What is his hobby?
Ⅵ、Where was he when he had the dream?
Ⅶ、When will a cloud come down?
Ⅷ、When you reach London, what will you learn?
Ⅸ、What color are the places you have visited marked in?
Ⅹ、How is the game on the market?
Ⅺ、Do you think the game is easy now?
前3道题的提问范围不超过句子的字面意思,其正确答案一般仅有一个,并且可以从阅读课文中直接找到,由C层学生解答,做对了就给予表扬,使其得到成功的激励。B 层学生如果做出前6道题,给予鼓励,增进其递进意识。但对于A 层学生则要求11道题都要做,而且要争取全对,提高其竞争意识。并在这基础上要求他们达到能口头讲述课文主要内容,最后能达到带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的水平。这样一来,既唤起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3)练习、反馈检测的层次化。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类三层"的原则。"两类"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分层教学中,由于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充分的训练机会, 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发展了思维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邓永能.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J].《中学生英语》,2012.07
[2]段莹.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施教[J].《中学课程辅导》,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