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作者】 吴安能

【机构】 三穗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那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又从何谈起呢?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教学探讨;体育知识技能 
  体育理论课教学是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以来青少年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二十年下降。如何让学生真正从事到体育课的锻炼中来,我们不仅要从实践中反思,也要在理论教学中反思。
  一、提高中学体育教师体育理论素质的重要性 
  1、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有助于改变重智育轻体育的现状。许多中学生不参与体育,其原因就是不了解体育,不懂得体育的作用,认为体育只是玩玩,可有可无。作为教师来说,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转变对体育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倘若教师本身都不重视体育理论,那么就无法从事对学生体育的教育引导,因此,中学教师需要用体育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 
  2、提高体育理论素质。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而且也必须身体力行,一方面为学生作出榜样,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健康的需要。
  3、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教师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体育理论的积累和应用,并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体育煅练,那孩子从小就能对体育煅练有正确的认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学生在观念上对健身逐步加深认识,进而才能有效开展起学生感兴趣、能发展的运动项目,久而久之,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学生能有针对性的锻练,何愁学校体育运动开展不起来。
  二、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现状 
  1、体育课虽然是各中学的必开课,但对体育理论教学重视不够。大多数体育老师偏重于室外体育课,对室内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本身这样的想法,出现了只要将室外实践课上好,室内课上不上无所谓的局面。致使学生接受不到全面、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对体育进行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淡化了体育参与的动机与愿望。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重视体育、参与体育,必须从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入手。
  2、体育室内课教学质量低下。上好体育室内课,教师除了需要具有扎实、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理论教学的能力。许多教师上实践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上室内理论课力不从心、费劲吃力;上课就是照本宣科,自己也不知所云,学生迷迷糊糊、一知半解。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学习,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体育参与态度和能力,也直接影响他们对中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3、体育室内课教材较少,缺乏新事物。目前,学生已不发体育课教材,教师所采用的教材已有若干年,显然和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不相配套,需要体育教师不断的推陈出新,学生无法以教师那里学到新的体育理论知识,怎能掌握最新的体育理论和技术?加强中学体育理论知识的教材课本是当前国家体育教育的重点问题。
  三、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 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 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 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 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 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五、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 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 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 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六、定期进行考核,引起学生重视
  学校应支持体育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配合。考核并非只局限于教师出一套题,让学生定时笔答。而可 以把这种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熔于平常的一些体育技术课中。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影响到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责无旁贷地做好一名中学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改革和实施的实践者、探索者、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