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自信的天空——浅谈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作者】 江红丽

【机构】 新华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那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的心理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呢?本文将从了解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出发,寻找科学的教育方法来促进幼儿的自信心,使单亲家庭幼儿的自信心重新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关键词:单亲家庭  幼儿  自信心培养
  近年来,随着婚姻理念的更新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意外,造成了许多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残缺的家庭,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单亲家庭的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的创伤带来的精神压力大,有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常常处于孤独状态,缺乏自信心。
  一、单亲家庭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缺乏自信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心灵受到创伤,长大后缺乏自信心,感到自卑。如:我班的彤彤小朋友父母离异之后一直跟着妈妈生活,平时妈妈工作比较忙,家里没有其他人照顾她,和家人的交流很少,在幼儿园也很少和其他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导致彤彤不管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她都是沉默寡言,经常呆呆地坐在角落,不管班上组织什么活动都不积极参加,老师上课叫她回答问题也是支支吾吾的,表现得很不自信。
  (二)不合群
  由于父母离异,导致孩子对成人的不信任,他们的心里话不愿意向成人倾诉,从而导致幼儿自卑、抑郁、孤独的心理,自信心严重受损。例如:我们班彤彤的父母离异早,每次游戏活动,彤彤都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位置上。有时候,小朋友主动和她玩耍,她不仅不友好的相处,甚至还用语言、行动伤害小朋友。
  (三)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离异家庭的孩子情绪上很不稳定,遇到事情就喜欢哭闹。比如,课上有的孩子回答问题后,得到老师奖励的五角星。但是彤彤一看见别的小朋友得到老师的奖励,就大声哭,而且哭得很伤心,还会一边哭一边说:“江老师不喜欢我了,呜呜呜……”。
  (四)缺乏安全感
  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有可能会缺少来自母亲或父亲的那份的爱。孩子缺少这份爱,心里就会感到缺失了些什么似的,爱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填补不了孩子心灵的空白,这样对孩子的情感和智力发展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彤彤经常会在午睡时惊醒过来,哭着喊着要妈妈,平常上课也是东张西望寻找妈妈的身影。
        二、培养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的方法
  针对孩子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从中得出结论:幼儿缺乏自信心,过分自卑,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幼儿园和家庭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帮助幼儿逐步走向自信。
为了实现目标,我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尝试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方面:
  1.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孩子的模仿性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孩子面前,做父母的要表现出自信,特别是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候,决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畏难情绪。因为孩子像是父母身边的一面镜子,学习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最初的自信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2.要相信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1)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要是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幼儿园的孩子要自己学会洗手、吃饭、大小便、穿衣服、系鞋带等等。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千万不要嫌孩子这干得不好,那干得不对,甚至干脆不让孩子插手,否则,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发展的机会,从而导致孩子丧失信心,甚至造成孩子处处依赖别人的不良心理。 
  (2)让孩子分担适当的家务。
  孩子虽小,但也应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帮妈妈擦擦桌子、摆摆碗筷、洗洗菜等等。不要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更不要怕孩子不会做或做不好而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家长认为他行,相信他行,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信并主动去尝试,从而建立信心。
  3.善于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和成功,并及时表扬鼓励
  幼儿的自信意识还未发展起来,缺乏自我评判的能力,所以,他们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他们每完成一件事,就很想知道成人的态度,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例如: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很有礼貌的向客人问好,给客人倒水、拿水果,这时候客人表扬他:“这孩子真懂事!”虽是极平常的几句话,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无比高兴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知道别人是喜欢他的,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表扬以及推动幼儿继续进步。
  幼儿园教师方面:
  1.为幼儿营造出“家庭式”的教育氛围
  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缺少母爱,他们有时把母爱寄托在幼儿园老师的身上,这就反映出幼儿渴求母爱,因此,幼师应努力创造“家庭式”的教育氛围,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做到无条件地接纳每一名幼儿。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真挚的情感。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如有一天午睡时,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把小便拉到身上了,孩子因为担心同伴的嘲笑和老师责备,想哭却不敢出声。这时老师发现后,微笑着走过去,先拍拍孩子表示安慰,继而轻轻地帮孩子脱下裤子,用一条干净的被子盖好,最后,悄悄地对孩子说:“ 没事的,老师帮你把裤子洗一下,很快就晒干了。你放心,好好睡觉吧!”我们可以想象,这件事,孩子情感上经历了一个由紧张害怕继而转为轻松感激的心理变化,将会在其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他能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从而亲近老师,乐意听老师的教诲。
  其次,要尊重孩子。一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暴力、轻视和不公平,都是对幼儿可怕的打击。有的老师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或做错了什么事,就采取惩罚的教育方法,如说:“不许你和小朋友坐一起,一边去!”、“真笨,你都成傻瓜了。”这种话语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增加心理困难,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有时会表现在幼儿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上,此时必须通过教师的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不论哪种情况,教师都应尊重幼儿,通过有益的方式,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最后,要热情的对待幼儿。这种热情是教师热爱、关心、尊重幼儿的外在表现,它具体表现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如与个别幼儿交谈时,注意弯下身来靠近幼儿,增加亲切感和谈话效果。善于运用愉悦欢快的语言讲话,以免幼儿出现紧张不安情绪。重视正面的赞扬和鼓励,以利于增强幼儿的自我价值感,跟幼儿谈话时要神情专注,表情和蔼,使幼儿感到支持和温暖等。
  2. 为孩子提供机会体验成功
  单亲家庭的孩子长期处于自卑状态,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而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要善于抓住孩子身上的长处来带动孩子克服自身不足的地方,让她们都有足够的机会获得成功和满足,从而产生自信心。集体生活是锻炼幼儿能力发展的好时机,我们可以让她们在班集体或全园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可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多肯定、鼓励和赏识幼儿
  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对幼儿产生自信心的发展至关重要。单亲家庭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缺乏自我评判的能力,必须从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中才能认识自己。同时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希望在完成每一件事以后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在愉悦中建立自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多肯定、鼓励和赏识孩子,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孩子获得成功感,促使他努力进取,争当好孩子。当然肯定、鼓励和赏识孩子,也要把握好赏识教育的时机,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当孩子遇上失败时,当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孩子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应该给予鼓励,给他们一个拥抱,给他们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行,我相信你!”。这样孩子做什么事都将会充满自信。
  4.接纳孩子的失败和不足
  单亲家庭的孩子胆小,害怕失败,害怕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所以在活动中,若她们出现了错误或失败,教师切记不要批评和嘲笑,以免让幼儿更加胆怯、焦虑,要尽量帮助他从失败中找出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进取感。例如,有的孩子在折纸活动中,一直没能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多示范几遍,让孩子多尝试,并鼓励他,找到他每一次的进步,增加孩子自信心。
  5.学习交往技能,在交往中培养自信
  单亲家庭的幼儿在陌生环境下常常会感到不安和恐惧。为儿童创设适宜的交往环境和条件,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有助于儿童消除自卑感,树立信心。教师首先要与儿童建立一种和谐、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这对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极为重要。其次,孩子是生活在群体中的,我深知要想让孩子拥有自信,仅靠个人的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同伴的友爱。我在培养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交往,教育儿童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通过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集体中找回自信,学会交往。如:安排一些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起玩耍,这样当单亲家庭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伙伴就会主动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总之,单亲家庭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由孩子和幼儿园共同合作解决。单亲家庭的孩子,如同一棵幼苗,我们老师、家长要多给他们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适度的肥料,让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世军《单亲家庭对于子女成长的影响》 2002年04期 83-87
  2.代绞霞《单亲家庭幼儿的教育策略》中国教育网,2004
  3.郭谊《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发展[J]》幼教博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