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踏上“美雅小班”的希望之旅

【作者】 董文林

【机构】 少年艺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班化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校在美雅教育文化的统领下,致力于美雅小班建设,初见成效。本文从美雅小班理念架构、师资建设、校本课程研发、美雅小班课堂打造以及实践中的思考等方面阐述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收获与困惑。
  关键词:美雅小班  实践 思考  
   “美雅小班”的实践
   “美雅小班”是在我校“美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所构建的小班化教育模式,是我校凸显艺术特色的小班化教育新模式,是全体师生追寻最美教育的新载体。
  一、架构美雅教育理念,为小班化教育指明方向
  艺术教育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因此,我们提出以“崇雅尚美”为校训。古人云:仁者美,智者雅;美立德,雅立才;美正人,雅正己。故提炼为“美雅教育”。我们积极倡导“和而不同”的校风,意在“各美其美,各雅其雅,张扬个性”,这与小班化教育所提出的“面向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核心理念是相一致的。美雅教育理念的构建,为我校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起着引领和导航的作用。
  二、建设美雅教师团队,为小班化教育培育高水平师资
  师资是小班化教育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继续深入地对“美雅教师团队”的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营建教师领航团队、开展校本培训和研磨、美雅小班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小班化教育的专业技艺,取得一定成效。几年来,我们先后三次组织15位老师赴南京考察小班化教育,学习先进经验。多次举行学校实施“美雅小班课堂” 座谈会和《美雅教育文化模型及其深度推进研究》培训会,聘请课题顾问县教科所庄传开所长莅临指导,特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杨四耕教授来校讲学。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小班化教育业务能力和水平。2012年11月,温州市举行首届小班化课堂教学技艺评优活动,我校有三位教师参加评比,成绩斐然。其中,曾林虹老师获得一等奖。目前,我校一支“既敬业又专业”能适应小班化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三、开发美雅校本课程,为小班化教育拓展载体
  艺术教育使我们主动选择小班化,这也是艺校办学的客观需求。我们在原有文化课程基础上,每周开设了四至六节的艺术课,分别设置声乐、舞蹈、美术、书法等科目。但艺术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开设的声乐、舞蹈、书画等艺术课程是没有教材的。该教些什么内容?没有范本。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后,今年我们编制了独属于我校的艺术校本大纲和课程。它涵盖了每个年段,并且每个年段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每一节艺术课有目标寻、有任务做,使每一个孩子有坡度走、有高度跳,使每一位艺术老师有方法教、有手段评。美雅课程,拓展了小班化教育的载体,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四、打造美雅小班课堂,为小班化教育奠定基石
  小班化教育实施课堂教学是核心。我们以“打造美雅小班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小班化课堂教学为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合作学习”、“个别辅导,关注差异”、“智慧备课,激活课堂”以及“建立评价机制”等小班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施,转变教学模式,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成长的快乐,让因材施教在美雅小班中得以体现。课堂上,师亦生,生亦师,师生同成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小班课堂,播撒阳光,激扬生命。2012年11月,学校承办了温州市首届小班化课堂教学技艺评优活动(语文学科),本次评比的主题是“打造有效课堂,聚焦合作教学”,在整个评比过程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得到参评教师、专家、评委,以及观摩教师的好评。
  五、创设美雅文化环境,为小班化教育提供精神文化氛围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环境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在校园环境和班级的布置上,力求凸显“儿童本位”的特质,从“成人视角”改变为“儿童视角”。本着突出“美雅”“阳光”“家园”的理念,创设富有小班化和艺术特色的育人环境,突显小班化教育环境的独特魅力,让校园成为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幸福乐园。2012年11月13日《温州日报》这样报道:在苍南县少艺校的校园内,记者看到,几乎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创意的灵动。从教学楼走廊到各个教室里摆放着不同形式的学生自制作品,墙壁上是同学们随性却独特的创意涂鸦,校园内各处顺手拈来的创意成品让人深深感受到这里是个创意洋溢的场所,校园充满阳光、家园、童趣。
  美雅小班撬动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教学质量检测名列全县前茅,师生在省、市、县艺术节的比赛中屡获佳绩,舞蹈《鱼儿》喜获省一等奖后应邀进京献艺全国“和谐春晚”,影响广泛,备受关注。目前,学校已获得“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小班化教学联盟学校、温州市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实践中的思考
  短短的四年多时间,小班化教育已为学校教育品牌,但收获中有困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众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需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小班化教育理论体系
  我校是一所以文化与艺术教育双轨并行的艺术特色学校。“美雅小班”是在“美雅教育”核心理念引领下实施的,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寻找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显然成为美雅小班建设的核心价值。目前,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切实架构和完善在“美雅教育”核心理念引领下的“美雅小班”的理论体系,指导教师在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能体现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尤其要进一步研究在艺术学科里开展“美雅小班”的理论体系,我们更需要专家的进一步引领与指导。否则,小班化教育很难做到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二、需要优化课程编排,编写对应教材
  艺术教育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也使我们主动选择小班化。国家在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的领域是一个空白,对作为以艺术为特色的少艺校来说,艺术课程是学校的根本。经过近三年多的摸索后,我们已初步编制了艺术校本大纲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课程内容不适合小班化教育。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下大力气去摸索,不断完善适合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艺术校本课程,提升小班化教育的品质。
  三、需得到行政的支持
  1.加大小班化教育的投入
  优美良好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小班化教育不不可少的条件。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以目前的生均公用经费,小班化教育推进可谓举步维艰。
  2.师资需要关注
  小班化教育需要有一批具有小班化教育理念和掌握小班化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师。目前,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是小班化教育发展的瓶颈,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对给在小班教学老师的一定比例的参评名额,提高他们研究小班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小班化学校的师资配置比例要按照班师比,确保编制人数,否则,小班化教育的实施也是寸步难行。
  “没有小班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虽然小班化教育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但我们还是执着地行进在小班化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建设着美雅小班,放飞着美好希望。且思且行——我们踏上“美雅小班”的希望之旅!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国小班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戴玉琴《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