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艺术初探

【作者】 赵增花

【机构】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提问必不可少,也是每个数学教师需要掌握和必备的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性提问的理解,提出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基本原则 方法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教师设置了合理的问题,并在合适的时间对合适的学生提出时,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设置恰当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启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锻炼学生的能力。在这里,我结合课堂中的一些提问现象,谈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以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
  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意义。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否则,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结果只能是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提问要讲究目的性原则
  为什么要问?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目标:或为引入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等。
  2、提问要讲究启发性原则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使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
  3、提问要讲究新颖性原则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点。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
  4、提问要讲究全体性原则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而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位学生发问。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即使提问个别学生,最好是先提问后提名,好让全体学生共同思考,这样带来的效果就不同。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激趣式提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的一块巨石,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提问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非到学生"愤"、"悱"之时,不可轻易提问。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3、新颖式提问
  若所提问题所显示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发生了冲突,在学生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浪花,就会把知识的甘泉注入到他们的心田。  
  4、诱思式提问
  诱思式提问注重诱导、注重思维纵向的延伸,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这种境界,引发学生探索、思考。因此,诱思式提问要加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仅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每位教师必须潜心研读的技能和艺术,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反思和总结,以提高自身对这门艺术的掌握能力和表现能力,要多思考、勤分析,持续优化课堂提问的质量,不仅要问出学生的好奇和激情,更要问出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让问题作为教学课堂的引领者,让数学课堂因为有了提问而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杨飞跃.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01
  [2]薛莺.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研究》,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