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特校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万春红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经过几年的课改探索,在普通小学的课堂中,学生正在享受着作为学习的主人的乐趣,自主、合作、探究正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而在我们特校的课堂教学中,特殊教育工作者们也在积极探索着。随着时代的进步,聋生的素质也在提高,特别是特校高年级的学生,他们也强烈的需要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也渴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下面就我在特校高年级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法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我们最好不要简单地直接出示,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来。
在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生动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等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内在需要。这就保证学生在接触新知时,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提出探究性问题,诱发学生自主探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根据特校学生生活经验少,对新鲜事物很敏感,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课前谈话创设问题情景,用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引进“小小商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小小商店”中自由自在地买东西、卖东西。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老师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聋校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与正常学生相比,完成一个问题的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另外,有些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后,(探究问题:六(1)班的体育课上,张老师把28个实心球分配给男、女同学分两组练习,男、女同学人数之比是4∶3。男、女同学各分到实心球多少个?)我没有急于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得出了多种解法:①从“份数”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28÷(4+3)×4=16(个),28-16=12(个);②从“分数乘法的意义”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4+3=7,28×4/7 =16(个),28-16=12(个);③从“用正比例解应用题”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设男同学分到实心球X个, X/28 = 4/(4+3) ,X=16,28-16=12(个);④从“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28÷(1+3/4 )=16(个),28-16=12(个)……
四、参与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占有知识和较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学生已感觉出圆柱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怎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大家相互讨论,终于有学生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推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于是,学生—起动手,找来—个圆柱体的白萝卜,合作操作,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喜悦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程度高,自身潜能得以发挥,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探究式教学法符合高年级聋生的认识规律,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它更强调了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来掌握概念和规律。探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探究的方法,学会学习,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符合现代社会对探究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情绪饱满,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我们最好不要简单地直接出示,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来。
在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生动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等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内在需要。这就保证学生在接触新知时,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提出探究性问题,诱发学生自主探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根据特校学生生活经验少,对新鲜事物很敏感,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课前谈话创设问题情景,用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引进“小小商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小小商店”中自由自在地买东西、卖东西。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老师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聋校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与正常学生相比,完成一个问题的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另外,有些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后,(探究问题:六(1)班的体育课上,张老师把28个实心球分配给男、女同学分两组练习,男、女同学人数之比是4∶3。男、女同学各分到实心球多少个?)我没有急于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得出了多种解法:①从“份数”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28÷(4+3)×4=16(个),28-16=12(个);②从“分数乘法的意义”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4+3=7,28×4/7 =16(个),28-16=12(个);③从“用正比例解应用题”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设男同学分到实心球X个, X/28 = 4/(4+3) ,X=16,28-16=12(个);④从“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角度来思考的解法是:28÷(1+3/4 )=16(个),28-16=12(个)……
四、参与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占有知识和较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学生已感觉出圆柱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怎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大家相互讨论,终于有学生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推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于是,学生—起动手,找来—个圆柱体的白萝卜,合作操作,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喜悦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程度高,自身潜能得以发挥,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探究式教学法符合高年级聋生的认识规律,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它更强调了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来掌握概念和规律。探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探究的方法,学会学习,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符合现代社会对探究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情绪饱满,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