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作者】 陈全琼

【机构】 鼓楼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能够写一手好字,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当今的时代,人们的书写能力似乎差了许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还不如一年级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忧!汉字的历史,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汉字的神韵与美,这是让世界惊叹的灿烂文化瑰宝,我们不能在我们现代人的手中一点点的丧失它的光辉。 所有老师都应该重视识字和写字教学,认真地较学生识好字,写好字。新教材在这一方面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与帮助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写好字。课堂上,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写字。
  那么,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如何将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进行下去,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在这里,我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先预习再随文识字
  温故而知新,预习同样也能知新。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生字。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长或姐姐哥哥的帮助下,初读课文。一年级课文内容大多儿歌化,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学生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他们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来有的却不认识。因此,在学生预习完生字后还有些字不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识生字。
  二、掌握识字方法、识字规律
  学生在没有学习拼音的情况下,刚接触一篇新课文,要想认识文中的生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取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熟悉课文,如说,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等,这时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了,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时进行随文识字。如果遇到比较难读、难认的字可以先作一下标记,然后师生一起来学习标记的难字,在学习的同时,告诉学生认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学习生字不仅要记住这个字的音,还要记住它的形。
  三、趣味性识字
  方法一:比一比,想一想
  以往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念学生跟读,学生感到疲倦,学习兴趣不大,而且出错率高。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在平中求奇,推陈出新。例如,教学“目”字时,我问学生:“这个字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相似?”学生很快就说出‘日’字,我又接着问:“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位学生很快地回答:“‘日’字里面只有一横,‘目’字里面有两横。”还有学生回答:“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字里面是一横,而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面有两横。”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出错率就低了。
  方法二:瞧一瞧,摸一摸
  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教学生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教学。例如“笔”字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就得出:一根竹子下面扎了毛,就是“笔”。又学习大(人、一)让一生双手双脚张开,其他同学瞧瞧像什么?学生很快就得出:人把双脚都张开就是“大”字。学习生字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例如学习“头”字,可让学生摸摸自己的脑袋。学习“口”字,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嘴巴。学习“飞”字,可让学生做一做飞的动作。
  方法三:编一编,猜一猜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教学中进行猜字谜、编字谜,不仅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生字。一开始老师先示范出字谜。例如:一扇小窗细又长,两只眼睛明又亮(目);一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口);什么圆圆像盘子(日)?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什么清清哗哗流(水)?等等,当学生从中发现了乐趣时,教师就趁势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谜语。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渗透这种做法后,学生就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编字谜。字谜编得好者,可获得“编谜大王”。于是,一个个精彩的字谜如雨后春笋般地浮现出来:上小下大(尖);两人土上蹲(坐);一人门里躲(闪);一只手放在眼睛上向远处(看);翻过两座山就有(出)路;“弯”字上面是一个人,有头、有肩、两竖是脚,两点是手;“蓝”字就是一盆草,草字头表示一棵草,中间是草的根,下面‘皿’是一个花盆,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想象力……每当这时,我总是喜上眉梢,因为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
  四、在阅读、运用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把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
  五、在活动中识字
  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识字,是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荣誉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比一比谁认字多”、“识字小能手”、评选“识字小专家”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识字其乐无穷,同时教师要不吝啬地表扬鼓励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尽量迎合他们好胜心的心理,使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识字量多、难度大,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会读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