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从备课的角度谈课程资源的开发

【作者】 陈万林

【机构】 旧治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备课一般要达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板书、备教具、备资源、备习题等。就备教材和备资源两点,感想如下:备教材  梳理结构,整体把握;研究教材特点。备资源  资源很多,教师要精心取舍,找到与本课知识的联结点和切入点,适时适度拓展,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知识,会起到一定的“放大”作用。
  关键词:备课  课程  资源  开发
  根据教育专家学者对长期以来对教学备课环节的经验总结,已经形成了有关备课的一些要求。在自己日常教育教学的尝试中,认为备课一般要达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板书、备教具、备资源、备习题等。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有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环节,以增加教学效果为目的,还需要备教学语言。就备教材和备资源两点,感想如下:
  一、备教材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掌握教材内容,确保知识传授正确;掌握所教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要求中,知识结构所占的位置,以便在传授知识时,准确把握其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程度;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疑点)。而教材并不是只是教科书,还有相应的教辅材料如教师参考用书、教学挂图、教学仪器设备、学生练习册、练习本等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所以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而研究教材内容的同时,教师就要将材内容与教辅材料“通吃”,然后内化整合系统的、适合学生实际、在现有条件下可利用的学案。
  1、梳理结构,整体把握
  在备课中,教师应通读整套的教材,建立整套教材知识结构模型,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统观全局,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联系,梳理所教内容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教学才有针对性;把握单元或或章节的内在联系,即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同时把握教材编排的纵向关系教材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哪些程度上的差别,适度掌握,合理安排重点、分散难点、解释疑点,为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训练内化才会大有裨益。
  例如:小学四年级语文在第一学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1)在阅读过程中正确理解常用汉字的意思。积累、增加词汇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在运用中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教材中的常用句式,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部分句式能学习运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学习顿号、冒号、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一般用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部分疑问。(4)能复述课文大意,分清课文主次,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见,要求不同于其它年级,不同于其他学期。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要求时,对不同单元,不同篇目还要有所侧重。
  2、研究教材特点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内容和体系都发生了改变。如语文教材从课文选编、导语和学习活动安排都按照一定的专题进行组织和安排,课文选编体现时代意识,教材的呈现方式富有亲和力,导学特色明显。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历史教材强调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某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进行整体的把握。把握了教材的特色,教师才能与教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准确理解编写者的意图,进人教材的内在天地。诸如此类,教师要仔细研究,在教学中,更能够得心应手。
  二、备资源
  教师了解了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了编者的意图,将教科书与教辅重组,为确立教学目标、制定学案作好铺垫。教学资料的学习吸收、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给教材加加减减,敢于取舍,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将教材内容置于具体情境之中;动化静态知识;利用媒体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可观赏、可操作;找准知识间的融合点,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加工重组教材,注重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跨越学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不能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也不能落入无视或否定教科书。要发挥教科书的作用,以教科书为依据进一步开发教材资源。在新课程指引下的备教材,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能力、情意等系统引发开去,向其他学科、其他时空开放和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突破传统教学的有限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30公里。是由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搜集关于避暑山庄的有关内容,为学生拓展学习提供了空间,既贴近现实,又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进而珍惜祖国“世界遗产”,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资源很多,教师要精心取舍,找到与本课知识的联结点和切入点,适时适度拓展,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知识,会起到一定的“放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 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