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情境创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覃春燕

【机构】 港城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得到应用和推广,成为初中政治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情境创设意义、类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初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情境创设;好奇心;求知欲
   初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就是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营造一种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受政治知识的氛围。在实际政治教学情境创设实践中证明,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情境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心,让学生在求知欲的推动下主动学习,其实这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过程。在初中政治情境教学的课堂上,老师通过对教材知识情境的创设带领学生进入相关政治知识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的背景,从而发现其中的奥秘,唤起学生寻求答案的动机,并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探索,获得满足感。良好的情境可以带动学生探求的情绪和意志,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学习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不进行思考而单纯的对政治知识进行复制记忆,那么学习的效率肯定不高。情境创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蕴含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启发中思考,推理相关知识问题,分析得到答案,这不仅是学生加深政治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3、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
  新课标对政治教学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要求,即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的体会与感悟。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领悟知识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4、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工程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内容。而情境创设则要求老师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创设新鲜有趣的课堂内容,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简单趣味化,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及老师的课程。
  二、政治课堂情境创设的基本类型
  1、生活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必然会触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政治课堂情境创设一般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取材,选择学生普遍了解或者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创设,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将知识用于生活。
  2、故事情境
  单纯的知识讲课未免枯燥和乏味,政治老师若是将具体的知识内容借助某些相关的故事牵引出来,则更容易让学生感觉轻松和愉快。
  3、动画情境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推广,其超强的视频和音频功能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初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应用建议
  1、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
  政治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虽然很密切,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还不广泛,对教材内容难免会觉得生疏,加上每个人对问题的认识会有不同的倾向,教材上的内容可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政治老师如果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进行授课,这样就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关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贴近生活的政治授课对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内容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学习的主体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因此情境创设的参与者不应该仅仅是老师,更应该有学生的加入。学生比老师更能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情境创设的工作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进去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情境创设,还能够加强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合作能力,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在教学中,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老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给学生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3、老师在情境教学中保持中立情感
  新课标提倡学生在启发中发现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初中政治情境的创设应该是对教材知识问题的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假设老师在情境创设中添加大量的倾向性见解,学生就很容易照搬老师的思想,从而失去了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加上一些老师对问题倾向的不同可能造成学生片面的思考问题,思想受到禁锢。如果老师可以客观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由的回答问题,最后借助课本知识寻求正确答案,那么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知识点的理解也得到了巩固,一举多得。
  4、保持教学情境形式的多样性
  单一的教学情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的创新教学情境形式,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新鲜感,那么教学效率肯定能够得到保证。在这个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中,情境创设可以借助的媒体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老师可以广泛挑选学生能够普遍接受的媒体进行情境创设,避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
  5、精选材料,精心设计情境内容
  初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在政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材料。出于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要求,材料的选择不应该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问题,最好是选择学生还不太了解的内容。并且挑选的材料还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组织知识框架,得到学习的目的。
  新课标要求下,情境创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初中政治老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加强老师及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完善情境创设中的不足,更好的发挥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文勤.初中思品课中情境创设策略新探[J].新课程(上). 2011(04). 
  [2]禹宗臣.浅议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8).
  [3]邹利章.《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原则》《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2期.